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知兵斋

知兵斋

历史博主
置顶#公告#
国庆节有事去下上海,想问问上海有啥好吃的,本地特色之类的[喵喵]​​​ ​​​​
置顶#公告#
新开了一个小号,O知兵斋映像馆驻微博办公点,主要用来存放一些视频和资料,以现代军事,载具,工程器械和与之相关的美术设计为主,此外鉴于B站关于视频发布的规则有所改进,因此B站的同名账号 更新重开,可以访问以下链接 O网页链接​​​​
知兵斋映像馆驻微博办公点

@知兵斋映像馆驻微博办公点

个人简介:专注于现代武器,军用/民用载具以及工程机械
转发微博
#冷兵器##刀剑#
一柄锡曼卡斯刀(Simancas knife),现代复原品,全长25cm,刃长15cm,刃宽4.5cm,原物见图6。此类器物因西班牙的地区“锡曼卡斯"而得名,是一种小型的随身刃具,除了作为工具刀以外也有防身功能,因此有时候也被称为匕首。它产生于伊比利亚半岛,多见于杜罗河谷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 ​​​​...展开全文c
转发微博
#.冷兵器##刀剑#
一柄锡曼卡斯刀,出土于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省的佩罗堡垒遗址(Castrelo de Pelou),刃长约14cm,时代为罗马时代晚期到中世纪早期,约公元4世纪到5世纪,现藏于阿斯图里亚斯考古博物馆。
此类器物因西班牙的地区“锡曼卡斯"(Simancas)而得名,是一种小型的随身刃具 ​​​​...展开全文c
转发微博
#冷兵器##刀剑#
一柄锡曼卡斯刀,付铜质剑鞘(壳体), 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出土于西班牙锡曼卡斯地区(Simancas)的罗马时代墓地,现藏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博物馆(Valladolid museum).
此类器物因其发现地而得名,是一种小型的随身刃具,除了作为工具刀(猎刀)以外也有防身功能, ​​​​...展开全文c
转发微博
#冷兵器##刀剑#
铁剑,传世品,出自东欧地区,通长83.8cm,刃长71cm,极宽处4.6cm,极厚处4mm,剑格宽9.7cm,全重0.61kg,时代为萨尔马提亚时代末期到大迁徙时代初期,约公元4世纪到公元5世纪。这件器物的剑身轻薄,一字型剑格为银质空心结构,侧面(佩戴时朝外的一面)嵌有金质镂空纹饰,内嵌红色珐 ​​​​...展开全文c
  • 长图
转发微博
#冷兵器##刀剑#
铜质剑柄,出处不详,不过应是北欧地区,此类剑柄多见于日耳曼铁器时代前期的挪威和丹麦,是一柄长剑(Spatha)的配件,时代约为公元4世纪到5世纪,是日耳曼式长剑独特剑柄形制中较早出现的一种。 ​​​​
转发微博
#甲胄##胄#
铁胄,现代复原,制作者为白俄罗斯复原匠人Dmitry Khramtsov,其原型出自俄罗斯乌拉尔地区Tarasovsky 墓地的6号墓,其主人可能是匈人的贵族武士阶层,时代约为公元4世纪到公元5世纪。以下链接复原图中匈人武士的头盔即采用了这件头盔的造型.O知兵斋​​ ​​​​...展开全文c
#冷兵器##盾牌##饰物#
俄罗斯库尔斯克考古博物馆陈列的大迁徙时代初期遗物,包括武备和饰物,时代为公元4世纪到公元5世纪。 ​​​​
#重演##装束#
一位东部日耳曼男性的装束和器用,属于切尔尼亚霍夫文化人群中的贵族阶层或至少是富裕者,由俄罗斯重演者扮演,相应的时代为公元4世纪到公元5世纪。切尔尼亚霍夫文化(Chernyakhov culture)是东欧地区一个铁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乌克兰,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以及白俄罗斯的部 ​​​​...展开全文c
#墓葬#
墓葬,被发现于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的Dalny 墓地,墓主为35-40岁的男性,属于切尔尼亚霍夫文化人群,随葬品丰富,包括铁质武器,陶容器和玻璃容器以及铜质饰物等,应属于贵族武士阶层,时代为公元4世纪末期到公元5世纪初期。
切尔尼亚霍夫文化(Chernyakhov culture)是东欧地区一个铁器时代的 ​​​​...展开全文c
#冷兵器##刀剑#
铁剑,出自俄罗斯北部斯摩棱斯克地区,原为私人收藏品,2024年8月间由Readovka媒体控股公司收购并捐赠给斯摩棱斯克历史博物馆,时代为公元4世纪到公元5世纪。 ​​​ ​​​​
#冷兵器##刀剑#
铁剑,付剑首,1884年出土于扎波罗热地区的新格里戈里耶夫卡墓地
,剑首的主体为琥珀制成,鎏金银饰并嵌有石榴石等半宝石,是大迁徙时代的典型风格,时代为公元4世纪末到公元5世纪初,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
转发微博
中华博物馆探宝超话
蝉形金珰
东晋 1998年江苏南京仙鹤观m6高悝夫妇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南京市博物馆##约会博物馆#
桃形金饰,金镂正面蝉纹,边饰三角联纹,焊缀金粟,青铜背板已朽。珰者,当也,当冠之前,犹瓦当之当瓦之前矣。, ​​​​
转发微博
#1600年前的砚滴运用了气压原理#】鎏金异兽衔杯铜砚滴,诞生于1600多年前的东晋,现藏于南京博物馆。它是贮水文具,用于研墨时向砚台内滴水。先从砚滴背部的圆管注水,再将砚滴稍稍倾斜,水就会从“小怪兽”腹中流入耳杯;水量足够时,轻按背部顶口,兽口的水流会立即停止。这说明古人已领会了气压原 ​​​​...展开全文c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