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黄裕生-HYS

黄裕生-HYS

头条文章作者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富国强兵的国家,却并没有使日本成为文明的现代国家。
二战后在被占领下制定和颁布的“和平宪法”才把日本带上了以尊重、保障国民个体的普遍权利为首要目标的现代性国家。“和平宪法”重构了日本的整个国家权力运作机制,终结了有法上权威的天皇制。
就哲学角度看,哪里有法上权威, ​​​​...展开全文c
许纪霖:不可不知的世界级日本思想家丸山真男

许纪霖:不可不知的世界级日本思想家丸山真男

十多年前,我访学日本,听东京的学界朋友谈论最多的一个名字,就是丸山真男。当时,被翻译成中文的丸山著作,寥寥无几。...
回复@Q小魁:是的!在共和式民主下,左右都是广谱意义上的自由主义。纳粹式极右与否定共和式民主的各种主张(无论左右)都反对自由,反契约论,反开放性社会。//@Q小魁:黄老师,我看法国极右明显不同二战极右,现在还是有底线的,底线高太多。不知道黄老师有没有对比过
全球有近二百个国家,环境、历史、文化与信仰各不相同,相互之间,有的差异大到难以相互理解。但是,无论差异多大,国情多么不同,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开放化、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全球的主流,世界的方向。因此,反民主、反市场、反开放、反多元的行为与努力都是逆世界史潮流而动,实质上是 ​​​​...展开全文c
回复@电影first:什么叫历史终结论呢?历史总是朝向更无相互奴役、更无相互压迫、更无相互歧视的方向迈进,这也就是更文明的方向。而这一方向只能以自由作为坐标才能被确立与勘定下来,所以自由是人类自觉地走向文明的基点,同时也是目标。这与“历史终结论”有什么关系?
全球有近二百个国家,环境、历史、文化与信仰各不相同,相互之间,有的差异大到难以相互理解。但是,无论差异多大,国情多么不同,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开放化、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全球的主流,世界的方向。因此,反民主、反市场、反开放、反多元的行为与努力都是逆世界史潮流而动,实质上是 ​​​​...展开全文c
6月17日 10:24来自 iPhone 12已编辑
全球有近二百个国家,环境、历史、文化与信仰各不相同,相互之间,有的差异大到难以相互理解。但是,无论差异多大,国情多么不同,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开放化、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全球的主流,世界的方向。因此,反民主、反市场、反开放、反多元的行为与努力都是逆世界史潮流而动,实质上是 ​​​​...展开全文c
重申联合国宪章,尊重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未来的国际秩序不是抛弃联合国,而是捍卫与加强联合国的地位,以使所有国家的领土完整与独立、自由得到尊重和维护。

当然,一个国家的独立、自由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是因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个体的自由与尊严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 L黄裕生-HYS的微博视频​​​​
没有快乐,就没有幸福,但是并非有快乐就是幸福。快乐只是幸福的一个要件。作为善本身,幸福还必须是自足的而有自足性。因此,也可以说,幸福就是一种能带来自足快乐的活动。因其自足而不假外求,因而能持久。这样的生活或活动就是灵魂合乎其最高德性也即理智德性的活动。灵魂的这种活动根本上就是理性 ​​​​...展开全文c
由于自由的不可见性与非事实性,众人通常对自由充满误解与不解,甚至对自由满怀恐惧乃至恶意。

在特权越多的社会里,人们对自由越充满误解与恐惧。这是因为在特权流行的社会里,自由从来都被叙述为秩序与面包的对立面。这导致沦为弱势者的众人常常在为使他们沦为弱势者的机制辩护,甚至热爱那种机制。 ​​​​...展开全文c
杨小凯、向松祚、张维迎等都是真正具有现代性理念、普遍性思想能力的经济学家。他们对市场经济、现代国家的理解标识着中国经济学的希望。
国家发展的首要目的不是成为世界领袖,不是成为世界强国,而是各个阶层的国民的体面生活:具体而言,就是所有国民不可让渡的自由,以及有安稳的居所、有必要的医 ​​​​...展开全文c
6月9日 09:56来自 iPhone 12已编辑
国家大剧院2024年夏季演出季:“英雄意气”张昊辰与巴黎室内乐团音乐会。
张昊辰是近年走出来的钢琴新星。他把第四钢协弹得纯净、超然。
来自俄罗斯的指挥叶梅里亚尼切夫集活泼、热情、可爱于一身,他几乎以手舞足蹈的肢体+表情的多态语言指挥整场演出,感染着乐队与现场的听众,以室内乐队把贝三该有 ​​​​...展开全文c
  • +9
如果说现代化就是文明化,那么现代化必定是一种不断强化现代性的现代化;而现代性不是别的,就是把人类成员个体的自由、尊严、权利、责任、友爱及其目的性存在不断带向现场,带向现实,带进各种可能处境的运动。真正朝向更高文明的现代化都必定是基于这种现代性并强化这种现代性的现代化。
​​​​...展开全文c
黄裕生|启蒙的唯一姿态:坚守自由与守望真理 ——关于两类观念的区别

黄裕生|启蒙的唯一姿态:坚守自由与守望真理 ——关于两类观念的区别

有朋友认为,代际间的观念差,是一个自然的演化过程,因此,第一,观念的变化并不需要借助于哲学启蒙,第二,后面的观念...
什么是谎言?1.掩盖事实;2.歪曲事实;3.故意片面凸显事实的一面而遮蔽其他方面;4.不讲逻辑。
无人能全面呈现事实,但是每个人都有责任尽可能真诚地呈现自己所看见的事实的全部,而不应故意掩盖自己能看到的事实的各个方面。 ​​​​
6月4日 14:17来自 iPhone 12已编辑
“理性一点!”
这是人们对情绪即将失控的人发出的劝告,也是对所有试图诉诸暴力的行为者的警告。

是的,只有理性才能保持秩序与正常,只有理性才能走向文明与维持文明。理性越成熟的人越有自制力、判断力与独立能力,理性越成熟的社会则越有秩序,越讲理道,越文明,因而越适合于人生活而越能远来人 ​​​​...展开全文c
前天发了“两个理论型国家的区别”,有朋友私信问:为什么看不到评论?无法一一回复。这里统一回复:我也看不到评论。 ​​​​
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溃败的社会重生的支点,只要你保有爱与坦诚,只要你愿意付出善意和信任。。 ​​​​
5月31日 18:05来自 iPhone 12已编辑
两个理论型国家的本质区别

人类国家的产生要么基于战争,要么基于习俗,要么基于二者。但是,无论战争还是习俗,都已经基于某种伦理关系与伦理社会才是可能的。在这个意义上,国家都产生于伦理社会的基础上。

不过,自国家产生以来,人类就开始试图对之加以改进或改善。人们最初是根据政治实践的经验 ​​​​...展开全文c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