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华

林少华

翻译家,作家,学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翻译家,作家,学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查看更多 a
报告六月日程。六日飞赴杭州,傍晚19:00应孙立春教授邀请做客杭师外院宏学大讲堂。翌日七日下午14:30浙大日本语言文学研究所李文超博士约我前往讲座。八日浙大译学馆冯全功博士安排我在“第二届青年学者翻译论坛暨《中华译学》出版发布会”发表主旨演讲。六月杭州,“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展开全文c
丰子恺《活着本来单纯》:“花瓶放在桌子的正中,太缺乏变化……大约放在桌子的三等分界线左右,恰到好处,即得多样而又统一的状态。同时在实际也是自然而稳妥的位置。这时候花瓶左右所余的桌子的长短,大约是3与5至4与6的比例。这就是美学上所谓‘黄金比例’。” ​​​​
6月1日 09:17 来自 iPhone SE 已编辑
院子里的芍药开花了,满院清香,越近越香。傍晚时分我就搬一把折叠椅在花前喝茶,茶香,花香,发呆,遐想,一缕夕晖斜射过来,一粒青杏从头顶啪嗒落下——人间幸福,莫过于此。城里花店的花、公园的花,除了大朵百合,都不怎么香了,而百合的香又香得让人透不过气。莫非过多的规训干扰基因编排的结果? ​​​​...展开全文c
实时报告:雨后彩虹!正用得上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嗷嗷待哺的大地喜逢甘霖,简直听得见庄稼苗的欢呼声。也许早年当过农民的关系,如今即使人在城里,也对降雨和旱情较为敏感,也因此多了一分喜与忧——文人?不,农人! ​​​​
5月29日 17:02 来自 iPhone SE 已编辑
对我影响最大的古书至少有两本:三国、千家诗。三国让我在精神上成长为男人,长存浩然之气,每怀信义之心。大体不至于畏畏缩缩鬼鬼祟祟蝇营狗苟唧唧歪歪,也不敢背信弃义唯利是图趋炎附势出卖灵魂。尤其感谢关公关云长。云长去矣?不,云长永在!千家诗,则让我最终下定决心:倘有来生且再次生而为人, ​​​​...展开全文c
余光中自称拥有“四度空间”:新诗、散文、批评、翻译,各擅胜场,缤纷璀璨。而这无不得益于其深厚的古文修养。他说他很早就读古文了,如春夜宴桃李园序、陋室铭、吊古战场文、与韩荆州书、滕王阁序、赤壁赋、秋声赋等等。尤其喜欢看旧小说。如三国水浒西游以及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七侠五义、包公案。 ​​​​...展开全文c
作为教书匠,我教的是日本文学;作为翻译匠,我译的是日本文学;作为所谓学者,我研究的大多涉及日本文学。不过说实话,在这一过程中我从未意识到日本文学话题会有多么敏感。让我意识到的,是上了热搜的4·23世界读书日那期B站视频。不到一星期,就被搜了150万次,评论数也过了1万大关。肯定的居多,反 ​​​​...展开全文c
俺是不是淘得一件宝物?昨天去吉林文庙,那里的古玩市场因吉林市开高档会议而休市,遂回头转去旧物市场(跳蚤市场)。规模大得惊人,沿路傍绵延不断,足有一公里之长。以锅碗瓢盆等日常用品为主,偶有古玩,于是淘得此物。在博物馆里见过类似的,仿佛汉代风格。倘是真品,俺也发了一笔小财? ​​​​
前些日子去无锡影视拍摄基地,为山东卫视“超级语文课”总决赛担任评委。同为评委的华东师大名师李强和南京师大郦波是真正的专家。我呢,名为评委,其实是学生——只上到初一的我,点评时只能说自己如果重返中学时代想听怎样的语文课。听的课是:少年中国说、少年闰土、桃花源记、拿来主义、雷雨、离骚 ​​​​...展开全文c
5月23日 18:38 来自 iPhone SE 已编辑
日前接受半岛都市报采访。其实是在黄靖雯记者主持下和青岛作家刘宜庆君对谈。对谈中我谈道:尽管自己身上缺点所在皆是,但优点也至少有一个:不轻易答应别人,而一旦答应,就会尽可能认真对待。平生最看重信义二字,不至于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见利忘义。至少140字微博是一个例子——十几年来差不 ​​​​...展开全文c
去了相距十里地的农民弟弟的屯。弟弟说好些年来,屯里只办白事不办红事(喜事),见到一位姑娘得太阳从北边出来,小伙子当然也是"珍稀动物"。全屯只有一个上学的小孩……。我在屯里走了走,的确人影寥寥,而且不是老翁就是老妪。当年蓝球场上龙腾虎跃的身姿,妇女队长率领的飒爽英姿的“三八红旗手” ​​​​...展开全文c
长春,吉大。前五幅为新校区,花木扶疏,波光潋滟。不过,我的乡愁在老校区:理化楼,鸣放宫,图书馆,柳条路宿舍。遗憾的是,连大门都未能进入,保安员硬是不肯对我这个半个世纪前毕业的老校友高抬贵手,怎么央求都不行,最后叫我找领导去。得得!只好拐去后院,而后院已经成了长春市的牡丹园,热闹非 ​​​​...展开全文c
5月18日 19:56 来自 iPhone SE 已编辑
昨晚和吉大同班同学于长敏教授在外院房颖博士主持下对谈翻译。他谈中译外,我谈外译中。因是为日语专业学生"开小灶",专业性较强,就以为来人不会很多,没想到几乎座无虚席,甚至理工男也有跑来的。互动时有日教用日语以钢琴演奏为例问原作者与译者的关系,长敏兄当即用日语侃侃而谈,观点和我不谋而 ​​​​...展开全文c
5月17日 15:26 来自 iPhone SE 已编辑
昨晚,吉大外院。讲座开场白:“包括北大清华复旦,我去过许多所大学。无论哪所,我用的都是"去",go to,只有吉大、吉林大学,我用的是"回",back to。一个"回"字,触动着多少深切的情感和思绪:回国、回乡、回家……而此刻,最触动我的,是“回吉大”——吉大是我的母校,没有吉大,就没有日后 ​​​​...展开全文c
长春,吉林外国语大学。第一所以大学冠名和有硕士点的非营利性私立大学,若干年后,秦和校长将无偿交给吉林省政府。了不起!学生素质相当过得去,昨天讲文学翻译,偌大会场也满座满员,听得十分投入,不时报以笑声。我就更加得以忘形,超时10分钟之多。离场后参观校园"地球村"……一段愉快的午后时光 ​​​​...展开全文c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