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物博主

查看更多 a
置顶 1933 年出版的「科学的新背景」中竟然提及到了准确的宇宙背景辐射温度数值,这恐怕是再一个重磅的表明明初科技所达到水平的证据,我们目前远未企及....

「就现在说,空间最深处所送出的放射密度,其适合温度尚不到绝对零点上一度,在天河系各星的空间,只有三度或四度」(图一)

西方是什么时候测的这 ​​​​...展开全文c
置顶 一幅地图撬动整个世界历史

此为「郑和与几何」系列文章第二篇
.
.
「郑和与几何」系列文章:
1. 大年初一 与 华夏文明的天文渊源O墨者几何...展开全文c
  • 长图
17分钟前 来自 HUAWEI P30 Pro 已编辑
「世界之秘密结社」中记录的白莲会一篇有许多细节很值得注意:
1. 文中记录三国时期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成为了中国后来秘密结社的主要模式

从文中介绍刘关张三人的方式来看,似乎此文作者没有看过三国演义,不然不应该直呼刘备其名的

2. 按此文介绍,红巾军的前身是白莲会,是韩山童的爷爷所创,而白 ​​​​...展开全文c
  • +3
53分钟前 来自 HUAWEI P30 Pro 已编辑
1924 年出版的「世界之秘密结社」中介绍了一个欧美国家的秘密结社组织,Freemansonry,也就是被现在称为「共济会」

但是其中介绍的信息很有意思,其中介绍这个组织的标志中除了有尺和规之外,还有曲尺,水准仪,铅锤和罗盘仪(图四)

这一套工具很可能不是石匠的,而是木匠的

另外,其中还列出了该组 ​​​​...展开全文c
现在对数学的认识已经完全进入歧途了

实际上这里所讲的在中国古代称为名学,辨学,后来民国时期改名为了逻辑学

如果大家去阅读一下民国期间出版的名学与辨学的书籍,就会知道它们所谈的是如何科学研究的方法,是一种科学认知世界的方法论

数学其实只是一种工具,要知道这个工具究竟是做什么的,建议 ​​​​...展开全文c
有意思,结合之前对中国历史脉络的推断O墨者几何,以及对江南氏族的推断O墨者几何,已经开始要有更大的闭环了
#以色列# 我也觉得奇怪,以色列负责杀人放火的的特种部队军官,为什么会读中文专业?为什么会精通中文?

中国离以色列太远了啊。

对了,还有个问题,如果以色列真如网络上宣传所说——“对中国友好”,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深度参与到2019年的香港黑暴中?为什么还帮分裂分子、反社会暴徒培训什么“勇武 ​​​​...展开全文c
「动的心理学」(1923)中介绍了创造力与天才

其中提到创造力的一种特征是「思想之流」(图一),即在从事创造活动时,会极端沉溺于其思想之中,以至于其他任何事情发生都不会打断他

这个描述就像极了奇克森特米哈伊·米哈伊提出的所谓「心流」理论,该理论是 1975 年才被提出(图二)

而就在此文同页,作 ​​​​...展开全文c
「动的心理学」(1923) 有一段文字写的真的是让我再次感觉与古人神交...

全文摘录如下:
“要成为一个好的思想家,第一,要他过去的经验足以对付当前的材料,换言之,要有可以应用到手头的问题的智识

第二,要有锐利的眼光,以观察面前的情境或问题中的各种要点,还要有一些「聪慧」,以挑出或者抓住最 ​​​​...展开全文c
清华也开始宣传程朱理学了?又开始民国时期的干活了?
【悦读推荐】在清华园中度过了三个18年,身为工科老师,专业之外热衷文言读文与书法。从千百年前的古文典籍中捕捉到算法的灵感,又在数理逻辑中窥见先贤人生的智慧和处世哲学。”本期 #水木开卷·从游悦读# 邀请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邓俊辉,带我们体验不一样的阅读视角。 ​​​​...展开全文c
「动的心理学」(1923) 中还提到了对笑的研究

但是其中竟然提到马克吐温的小说中曾经有德国人评价美国的笑话不是笑话,而是谎言...

这里有三个问题:
1. 马克吐温的作品里应该没有出现过德国人
...展开全文c
「动的心理学」(1923)里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试验

研究者用鲈鱼做实验,把它们养在一个玻璃容器中,然后把鲦鱼作为诱饵,用玻璃和它们隔开

一开始,鲈鱼会冲过去扑食鲦鱼,但是会撞在玻璃上,一个月之后,当你把隔离的玻璃取走时,鲈鱼也不会逾越玻璃原本的界限了,就像那里仿佛还有玻璃阻隔一般

这个 ​​​​...展开全文c
有人问,我们对中国古代科技历史的考察,为何没有考古的证据支持?

我想可能有以下这些原因:
1. 我们的发现本身只是近期几个月内发生的,尤其对民国期间出版的资料的考察,更是近两三个月发生的,绝大多数的人都还停留在过去的历史叙事中

2. 考古,首先要有文献支持,就像夏商周的考古,原因就是因为 ​​​​...展开全文c
「动的心理学」(1923)中有一大篇内容在论述人的兴趣应当指向什么为好

这一篇论述即使放在当下都极富启发性

当然,其中许多概念和观念也与当下盛行的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1. 作者认为人应该摆脱「自我意识」,因为它只会让人关注自身,而缺乏对外界的关注
...展开全文c
美国-中国商会主席 Craig Allen 最近(5月3日)在斯坦福发表了一个演讲,主题是介绍深圳与硅谷不同的创新模式

其中他提到中国是一个 Techno-Utopian 的国家,原因有五点:
1. 中国自五四运动开始就提出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救国思想
2.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极其推崇发展科技,发展生产力
3. 列宁也非常推崇科技 ​​​​...展开全文c
中国古人研究问题的水平实在是太高了

「动的心理学」(1923)中提到古人使用猫做了两种试验

第一种是通过「迷箱试验」研究猫是否有学习能力,研究发现猫可以通过「试误法」学习到适应环境的生存方法,但古人提到了猫并没有「内在的历程」

「内在的历程」是意识的一种重要过程,说明猫应该是没有意识的 ​​​​...展开全文c
「动的心理学」(1923)中提到一个实验,即画眉鸟小的时候如果没有与其他老鸟一起长大,那么它会发展出来自己独特的歌声

这可能说明画眉的歌声应该是代代相传的

这个信息以前从未了解过,就像「创化论」(1920)中所提到的蚌的眼睛构造与人类一样 O墨者几何,这些信息我们从未在西方的科学书 ​​​​...展开全文c
在我们考察古籍之前,有人认为过中国古代有过这些历史么?你觉得考古的人会有我们这些认识么?//@遇熊共舞:再回过头来看这篇,突然有个疑问,如果明初,有这么多的机械装置,为什么中国这么普遍的考古挖掘,一点蛛丝马迹都看不见了?
「现代工业丛谭」中介绍的蒸汽机的发明过程应该才是真正的过程

首先说一下,我之前研究过西方叙事下的蒸汽机发明过程,O墨者几何,其时间与过程与此文全都不一样

真正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1. 在没有汽机之前,人们就在研究使用水力,风力,马力来推动机械,作为原动力,那时已经发明了用 ​​​​...展开全文c
  • +2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