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壹點文字

壹點文字

读物博主
置顶网传有一位留学新西兰的中国学生,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提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观点,被新西兰教授批评、质疑。教授在他的论文上批注,“吃得苦中苦”是不把自己当人,“方为人上人”是不把别人当人。中国留学生与新西兰教授这一互动反映出的,是深刻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冲突。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 ​​​​...展开全文c
什么样的国家才是最强大的国家,答案简单明了,人权指数最高的国家就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么说的底层逻辑是,人民、领土、文化是国家三要素,但领土是人民开辟的,文化是人民创造的,所以国家其实是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人组成的,人是国家的主体。人为什么要建立国家、组织政府,就是为了保障以及发展人 ​​​​...展开全文c
从网上查到的数据显示,1952年中国GDP为679亿元,约占世界总量的4.5%,到1978年中国GDP为3678亿元,约占世界总量的1.8%,所占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大幅下降,而1978年中国人均GDP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1978年时按联合国标准中国10亿人有8.8亿人处于贫困状态,占全世界贫困人口的46%,其中2.5亿人处 ​​​​...展开全文c
底线是什么,底线是最低限度,是必要条件,是事情在能力范围前的临界值。底线是一个人、一个社会的最后防线,一旦失守,所有的规则都将变得毫无意义。人失去了底线,就不能称之为人;社会失去了底线,则无异于人间地狱。正因如此,失去底线的人,人们会群起而攻之;失去底线的社会,人们会感到一片黑暗 ​​​​...展开全文c
在我们这个社会,有太多的无形枷锁,太多的有形规训,总之就是要你服从与随大流,安于社会对你的定位。这样的氛围中,很多人也会自我设限,给自己戴上“纸手铐”,成为囚禁自己的看守。作为自己看管的囚徒,认同自己不配有梦想,不配痴心妄想去追求自身地位看起来难以企及的东西。(清华大学教授劳东燕 ​​​​...展开全文c
以仁心仁德为立论的出发点,似乎可以引人入胜。人们听到财产公有以后,深信人人都是各人的至亲好友,并为那无边的情谊而欢呼,大家听到现世种种罪恶,比如违反契约而行使欺诈和伪证的财物诉讼,以及谄媚富豪等都被指斥为导源于私产制度,更加感到高兴。实际上,所有这些罪恶都是导源于人类的罪恶本性。 ​​​​...展开全文c
1、我国曾对一项原则作出过深远承诺,那就是,对公共事务的辩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它很可能包含了对政府或官员的激烈、刻薄,甚至尖锐的攻击。在此背景下,我们考虑了本案涉及的问题。本案中的那则广告,抗议的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主要公共议题,它显然有权得到宪法保护。

2、尽管存在滥 ​​​​...展开全文c
乾隆所处的十八世纪,更是人类历史伟大的转折点。正是从这个世纪起,历史开始跑步前进,速度达到了令人头晕目眩的程度。“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在此之前,地球的底层蕴含着庞大的资源和能量,人们一直在探求而少收获。十八世纪,一下子得到了打开宝库的钥匙,新的生 ​​​​...展开全文c
对于人间的种种不幸和苦难,财产权并没有罪过,但是人们却习惯将责任归咎于它。人的生活并非充满了幸福,地球并非天堂。人类的文明是建立在财产权制度基础之上的。那些想批判、否定人类文明的人,都是从批判财产权入手。在他们看来,一切罪恶都是由财产权造成的,就连对财产权的保护不力乃至剥夺财产权 ​​​​...展开全文c
就算在同样的环境里生活,有希望的时候和没希望的时候,快乐与痛苦也完全不同。就算做同样的工作,有目的的时候和不情愿的时候,疲惫的类型也完全不同。人就是有这样的构造。

【(日)小林泰三《看海的人》 ​,丁丁虫 译,译林出版社】 ​​​​
财产权制度的确立,是人类以文明的方式合作的开始。财产权的确立和保障是先进文明的道德内核,只有野蛮时代的人才不知财产权为何物,因而也不会去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在现代社会只有骗子、小偷、强盗、土匪、蟊贼才不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尊重财产权与否不仅是人类的文明状态与动物的蒙昧状态的分水岭,而 ​​​​...展开全文c
他(经济学家沃森,编者注)的意思就是说,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由于是后发国家,所以可以在没有在基础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模仿实现快速发展。为什么说“诅咒”呢,就是说落后国家由于模仿的空 ​​​​...展开全文c
直到今天,大多数人仍然不愿意直面现代历史中那个最令人震惊的教训:我们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笔笔罪孽最为深重的罪行,都是由那些得到了千百万人狂热支持的政府所犯下的——而这么多人之所以狂热支持那些政府,实是道德冲动的驱使所致。如果说希特勒或墨索里尼所诉诸的仅仅是他们统治下的民众的最坏的本 ​​​​...展开全文c
英国刚殖民印度时,得知印度有一个习俗,就是有如果有一个女人的丈夫死了,当地人就会将这个女人连同丈夫的尸体一起烧掉。其时,英国人对印度人说,你们有烧死寡妇的习俗,我们也有我们的习俗,我们的习俗就是谁烧死寡妇,就把谁绞死。你们遵守你们的习俗,我们按照我们的习俗来做。这个传说,至今令人 ​​​​...展开全文c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近2亿农民工没有在城市购房。根据这一统计,有人推导说,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巨大潜力。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有人“推导”,自然也有人“反推导”。于是有评论说,“今日中国至少还有13亿人没有购置劳斯莱斯品牌汽车、私人飞机或游艇,所以中国劳斯莱斯品牌汽车、私人飞机或游艇销售 ​​​​...展开全文c
人性问题,是一切社会理论的起点。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对人性一向持积极态度。先秦时,儒家提出了“人性本善,犹如水之就下“。这一优美的类比,征服了广大国民乃至整个东亚,流传至今。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韩非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但他们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 ​​​​...展开全文c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