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大自然是最好的学校
王人平原创2020-12-24 已编辑投诉编辑记录
阅读数:11万+

​​


     大自然是生命的摇篮,孕育和滋养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的形式,其自身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要远胜于人类实践和思考所能总结出的有限经验和知识。而孩子就犹如一粒种子,从诞生起就携带了整个自然系统的全部智慧和逻辑,拥有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以及自己独特的心智、天赋和潜能,具备了成就自己的所有可能,所以对于孩子而言,最好的成长方式就是在大自然中自然的成长。带着孩子们走进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一起去看山间的明月,听林中的鸟鸣,拂江上的清风,触溪涧的流水,望浩瀚的星空,感受物种之丰富、自然之奥秘、生命之灵动,都是对孩子智慧、灵性和生命力的滋养。而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孩子与自然对话、与生命对话、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是孩子认识自己、构建自己、成长自己的过程。经历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孩子心中埋下希望、光明和美好的种子,这样未来即使遭遇人生低谷,孩子那颗被大自然滋养过的心灵,依然会有一种免于崩溃的力量,对生活有眷恋,对生命有敬畏,对人生有期待,确信人间值得,岁月可期。


     大自然不仅可以给孩子们以滋养,还能给孩子们以启示。通过走进热带雨林,观察和学习自然界中物种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相关性,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与大自然里的万物息息相关,与其他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生活在系统之内,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关联,孩子们自身的成长除了受自己家庭影响外,也受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受大自然和生态的影响。所以,每个孩子都需要与自然万物建立更广泛的连接,感同身受地去理解每一个生命体,尊重不同生命体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存在和绽放。在与大自然的连接和对话中,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探寻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大自然作为孕育了世间万物的摇篮,父母也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启示。我们看到太阳从来不会因为树木没有好好生长而发火,大地也不会因为你的高大或低矮而拒绝接纳你。一片热带雨林中,高大的乔木下是低矮的灌木,灌木之下多是草本植物,不同层次分布着不同的植物,各安其所。我们从中不仅可以学习到什么是无条件的接纳和爱,还能学习到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正如诗人卢梅坡在《雪梅》所写:“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自然界中的万物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美,它们从来就不争第一,只是立足做自己,成为唯一。生态文明最重要的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多样性,然而看看我们的教育,一百多年几乎没有变化,依然再用一套制式的标准化的知识体系,把人改造成人力资本。原本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原创、孤品,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能,遗憾的是,我们用过度单一和狭隘的成功、成才的评价标准,让孩子们在比较与盲从中失去自我,成为山寨、赝品,既远离了生命的那份从容和优雅,也扼杀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丧失了差异化的核心能力。


     大自然给父母们的另一个重要的启示是要尊重自然万物的内在生命秩序和成长规律。今天对孩子的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源于拿成年人,甚至圣人的要求和标准把年幼的孩子早早塑造成懂事的小大人,结果是催熟的心智、透支的童年,无法发展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幸福而有后劲的人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有其内在的秩序、节奏和规律,就像洋葱一样,每一层都是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其需要面对的问题、学习的内容、经历的体验。让孩子活得像个孩子,是童年的价值所在,也会为孩子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


     无论对于孩子的滋养,还是对于父母的成长,大自然都是最好的学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我选择了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做为寒假人平亲子营的目的地。做为拥有全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和占全国1/4的动物、1/6的植物、1/5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的西双版纳,无疑是大自然这所学校的代表。让我们陪着孩子一起开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之旅吧,给孩子创造一个在大自然中自然的成长机会,也让我们自己向大自然中汲取智慧,学做更好的父母,成就更好的自己。诚如《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逊所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而大思想家爱默生说的更贴切:“培养好人的最大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推荐阅读

快速开通微博你可以查看更多内容,还可以评论、转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