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对中国新隐身神秘军舰的推测汇总:连无人机航母都敢猜

微博

      来自专栏:现代军事研究

      共282篇a

      ​​2023年年底,国外发现中国新下水了一艘隐身军舰,不过没有引起重视。

      当时甚至没有国外军迷记入2023年中国海军下水军舰清单里。

      然后有一拨人借机欢呼了一波,美国下水军舰吨位超过中国云云。

      不过,随着这艘军舰海试的画面放出,大家又对这艘军舰来了兴趣,最大的问题在于:

      这艘军舰到底是什么用途?什么性能?反映了何种战术思路?

模糊照片

      首先,海外也认为这艘军舰的实验性质很强,应该是为了验证某种设计思路而建造的。

      这里其实也衍生出美国海军的这些年来的一个巨大教训,

      就是不搞试验,匆忙把新技术直接用在全新海军军舰上,简直就是噩梦。

      最著名的就是濒海战斗舰(LCS),大量看起来很美的新军事技术集于一身,思路是在高科技优势下打非对称的局部战争。

      在其它国家看来,你这濒海战斗舰能做的,常规思路的护卫舰一样能做。

      常规思路的护卫舰能做的,濒海战斗舰做不了。

      从技术上看,濒海战斗舰上的新技术没有经过充分验证和磨合就匆忙组合在一起,导致美国海军不得不承认这种军舰有“结构性缺陷”。

      而且造价5亿以上,一年维护费用7000万美元,和驱逐舰差不多。

      但是美国海军之前下了大量订单,不造的话要支付天量赔偿,于是搞出了边退役边造的笑话。

      后来美军承认现状,改为从欧洲购买成熟方案,另起炉灶开建星座级护卫舰。

      不过星座级护卫舰是另外一则笑话,充分证明制造业和公立教育的崩坏是恶性循环。

      福特级航母也是类似的问题。

      本来美国海军的想法是在尼米兹级上试验了电磁弹射,新式拦阻索和弹药输送机等等新技术之后再安装在福特级上。

      结果直接被做账思维的五角大楼文官高层否决,导致福特级饱受技术问题的困扰。

      你说福特级的问题解决了吗?

      反正美军声称首舰福特号已经具备作战能力。

      但是第二艘都造了十几年了,怎么就造不出来了?

      还不是太多不成熟的新技术造成的磕磕碰碰太多了。

      因此,直接建造一艘试验舰来试验新军事技术,很有必要。

      看起来这艘军舰的吨位并不大,目前给出的推测长度是97米。

      如果属实的话,不仅小于美国正在建造的“星座”级护卫舰(151.2米),也小于俄罗斯海军的“轰鸣”级(20385型)护卫舰的113米。

      所以对于这艘隐身试验舰要验证的技术和思路也有各种猜测:

      一种猜测:

      试验的是隐身护卫舰。

      重点之一是验证隐身外形的设计,为此设计了大倾角的平坦外形,尽量介绍光学、红外线、声学、雷达特征以及主动发射的信号。

      国外看到这样的外形,想到了瑞典海军的维斯比级巡逻舰,不过维斯比级巡逻舰是标准排水量只有550吨的小型军舰。

      而美军恰好也有一种大量小型护卫舰编组执行任务的构想,主要思路是:

      部署许多难以探测而且机动灵活的小型军舰,这些军舰配备比较先进的雷达、火控和通信系统,主要用来猎杀敌舰。

      这些小型军舰既可以与大型驱逐舰编组作战,又可以互相协同作战。

      美军如此的构想,是想让大型驱逐舰和护卫舰专注于防空和对地打击任务。

      而中国研制类似的护卫舰,可能是为了保护航母战斗群。

      另外一种猜测:

      试验的是无人机航母。

      美国空军协会下属的军事智库甚至推测这可能是中国的第四艘航母,全新概念的无人机航母。

      美国人振振有词地推测,这一艘新型隐身试验舰的排水量较小,甲板长度只有福建舰和美国超级航母(排水量8万吨以上就是超级航母)的三分之一,宽度仅有二分之一。

      这种无人机航母类似二战时期那些用大型民用船只改装的护航航母。

      这种推测个人认为有点离谱了。

      现役的这些能起降舰载直升机的军舰足以起降小型无人机。

      而大型无人机同样需要大型起降跑道,而即便按照这一家美国军事智库的分析,这艘隐身试验舰如果真的有飞行加班的话,受限于军舰尺寸,也不会太大,因此恐怕难以起降大型无人机。

      所以,这种排水量的军舰,有成为无人机航母的潜力吗?

瑞典维斯比级

      当然个人认为,如果真的是一艘护卫舰体量的试验军舰,可能主要还是试验的是隐身技术,特别是各种电子设备安装之后的隐身效果。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如果排水量较小,而且电子设备的功率也较小的隐身军舰被探测到的信号也低的话,其隐身设计才有可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