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校园跑”找人代跑现象频出 多所高校呼吁学生诚信跑步
北京头条05-21 21:40 投诉
阅读数:25370

​​近日,多所高校通报学生代跑作弊情况,呼吁学生诚信跑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全国很多高校陆续推出校园跑,每学期要完成指定次数的跑步,并记入体育成绩。不过在网上可以看到不少代跑信息,还有人推销所谓代跑“神器”外挂软件。对此现象,专家表示学生应诚信,同时也建议学校系统考虑体育考核,可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高校通报代跑现象 
5月17日,南开大学发布信息称网络上有人发布特色马拉松课程的代跑信息。南开大学体育部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文称,按照学校特色马拉松项目的建设目标,本学期开始,体育部为一年级同学开设了特色马拉松课程,课程开设以来,同学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通过课上学习、课外练习,取得了长足进步,在5月16日八里台校区的测试跑中,同学们表现优异,将近90%的同学得到满分。近日,体育部接到同学反映,有人在网络上发布代跑信息,这种行为已经严重扰乱了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秩序,影响特色马拉松项目的顺利进行。体育部高度重视,并向公安部门做了汇报,寻求帮助。在此呼吁同学们诚信跑步,如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5月15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通报了27名学生的作弊情况。通报称,自2024春季学期起,学校对大学体育公共课的课外锻炼方式进行改革,用“步道乐跑”作为课外锻炼软件平台,目前运行基本正常、效果良好。但通过技术监控,发现有部分学生存在利用外挂软件、骑车代跑、找人替跑等作弊行为。通报称,若再出现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网上有不少“代跑”信息
近年来,全国多地高校陆续推出校园跑活动,但找人代跑,使用外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北青报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代跑”关键字,可以查询到不少代跑信息。代跑价位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按公里数收费。
代跑者小杰是某高校的一名学生,他说自己断断续续接了五六单代跑。他通常通过社交媒体接代跑,但仅限于无需途径规定打卡点的校园跑。小鱼也是某高校的学生,他说自己接的代跑比较多,有时候一天跑三次,一次带4个手机跑,一个月挣几十块钱。
除了真人代跑,网上还有人卖所谓“代跑神器”。北青报记者联系到一名售卖“代跑神器”的博主小高,他自称是某高校大一学生,“神器”是一名学软件的朋友开发的。软件主要功能是通过开通手机虚拟定位权限,实现在家通过手机操作即能生成运动轨迹的目的。
记者购买并下载了“代跑神器”,安装设置完成后会在桌面显示一个悬浮位置图标,图标下有步行、跑步和骑车选项,可以操作实现位移。目前,“代跑神器”一份售价为15元。小高说因为软件兼容性不高,很多设备无法使用,所以也没挣到多少钱。
跑步软件或存在打卡失败情况
娜娜是武汉某高校的一名大二学生。从大一入学开始,学校就实行“校园课外阳光健康跑活动”,要求每学期完成30~40次,女生每次1.6公里,男生每次2公里。校园课外阳光健康跑成绩要求使用软件打卡,必须途经系统随机设定的打卡点,数据直接上传到体育老师处。校园跑占体育课成绩的20%,分别以30次、35次和40次区分及格、良好和优秀分数档。
对于学校校园跑的要求,娜娜通常是在学期开始就早早地完成一学期的任务量,一个星期至少跑五次,在两个月内就能够完成。
娜娜说,因为学校要求必须用软件打卡,有时候就会出现软件运行失常的情况。比如有一次自己途经一个很远的打卡点,结果等回到寝室才发现打卡未成功,此次成绩就不得不作废。有时候,因为自己课业负担比较重,满课的一天下来后并没有多少精力去跑步,有时自己会想通过骑车来“代跑”。但校园跑系统有检测配速的机制,骑车太快会被判作弊,在某一个点停留太久也会被判无效。
问及对校园跑的看法,娜娜认为跑步本身是一个比较健康的运动,可以督促自己强身健体。
咸宁某高校的张同学对校园跑的态度经历了从厌烦到喜欢的转变。张同学说自己大一刚入校的时候只想好好放松,而且天热的时候跑得满身汗,所以当时自己会坐同学的电动车完成跑步任务。但学校后来禁止校内骑电动车,正好自己也想好好锻炼身体,于是就开始认真完成校园跑。张同学告诉北青报记者,一直到现在,自己每次校园跑都是满分,也能够从中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张同学的室友王同学则表示对校园跑的体验并不好。他说因为自己是扁平足所以跑步的时候会不舒服,因为这个自己并不喜欢跑步。但仅扁平足的原因并不能向学校申请“免跑”,因此自己有时会通过卡系统漏洞、请同学代跑的方式完成跑步任务。
有学生网上找代跑被骗
真人代跑有时需要学生跑步软件App的账号和密码,或者校园卡的账号密码。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人分享自己找人代跑被骗的经历,网友“晶晨”称在找人代跑的过程中被骗金额40元。她介绍,该校跑步任务的截止时间是5月12日,她本来是要卡点完成的,但由于有一天忘记跑步,眼看要完不成任务。该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联系了一名声称能代跑的同学,并加了微信。谈完价钱之后网友把校园跑账号、40元代跑费用依次给出,而后对方一直到截止时间都没跑,之后就联系不上了。
多所高校加强诚信教育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一些高校为遏制代跑现象会开展诚信教育。2022年合肥经济学院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乐跑活动诚信教育的通知》,针对此前校园中存在部分学生代跑,使用滑板、骑车等非正常跑步现象,开展专项活动予以查处。学校于学期末依据App后台数据分析对有作弊嫌疑的学生,经查实,按照《合肥经济学院学生违纪处理办法》相关规定,取消乐跑成绩、取消评奖、评优资格并进行全校通报批评。2023年3月,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向全体同学发出号召:用运动作为活力春天的正确打开方式,一起诚信校园跑。为了保障同学们体质健康和安全,提出《课外锻炼诚信打卡倡议》和发起《课外锻炼打卡相互监督实施细则》。
2024年5月,为进一步加强校园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和育人氛围,荆楚理工学院在一号运动场开展校园环跑暨“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2024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弘扬“诚实守信,崇尚运动”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面向全体地大学生开展“爱运动·强体质”诚信校园跑活动。
专家:学生应认真对待跑步同时建议学校丰富体育活动形式
针对上述现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应该全面系统地看待此事。一方面学生应该认真对待跑步,学校出台校园跑是为了对学生锻炼身体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全面系统考虑考核方式。现在学校多用网络方式来监督考核,从管理方面方便记录和监督,但安排是否合理还需进一步考量。比如现在学生时间紧张,一天可能要上五六个小时的课,被动性、强制性的要求过多,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就会不足,就容易出现代跑现象。
储朝晖建议,学校针对体育的考核要适合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时间安排,学校也应该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匡小颖 实习生 韩淼 熊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