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论文“爆单”,坑了谁?|荔枝时评

微博

      来自专栏:荔枝锐评

      共459篇a

      ​​文/胡欣红

      (作者胡欣红,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中学一线名师,媒体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300人的写手群里,不时弹出中介的论文订单。一篇要求写1.2万字,题目定为《xxx消费税改革研究》的本科毕业论文,中介开价450元,在群里被写手“秒抢”。今年4月,一家以“代写论文”为主营业务的工作室,接到了600余单的论文业务,其中包括代写、做程序、画图、修改、降重等。

      学术不端人人深恶痛绝。面对“生意兴隆”的论文买卖,觉得离谱至极的网友们纷纷呼吁加强打击,严惩不贷。

      论文代写买卖问题早已是个“公开的秘密”。针对这个顽疾,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严厉查处。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学位法》规定,学位论文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

      三令五申之下,为何依然有人铤而走险?一言以蔽之,只要存在论文买卖的“刚需”,就很难完全杜绝。

      从某种意义上讲,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然而,囿于诸多因素,许多大学生却视论文为“紧箍咒”,不少学生常常要到无法再拖的地步时上演“绝地反击”,由此催生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等。一些不愿意花费精力或没有能力完成学位论文,投机“捷径”的高校毕业生,成了中介捞钱的“池鱼”。中介发帖宣传、拉客谈价,写手接单,形成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有了AI的助力,一些所谓的“专业”写手们可以用“科技与狠活”轻松拿下,价格也非常“实惠”。据悉,一些文科类专业、万字以上的论文,中介通常开价在300元到500元。一些理科类的专业,需要画图纸、做程序、设计、模型的论文,会开出500元以上的价格。

      花“小钱”办“大事”,看起来是你情我愿的“双赢”之举,实则隐藏着多重风险。中介宣称的“老师代写”和“专业写手”,不过是深谙降重之道的论文剽窃者,或使用AI写作的外行人,甚至有职高毕业的代写博士论文。“不用管质量,用AI写,万字论文一下午就搞定了。”如此“速成”的论文,质量何来?现实中,购买论文出问题的事情时有听闻。几年前就有媒体报道,一名深圳女大学生花费3000元购买毕业论文,最终因质量不过关而无法毕业。三五百元的“廉价论文”,又怎经得起检查?而一旦双方发生纠纷,学生既没有投诉的地方,更不敢到处声张,只能哑巴吃黄连自吞苦果。近几年,多所高校曾通报,在抽检中发现毕业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的行为,并作出撤销毕业生学位和毕业证书的决定。花了钱之后,既怕被坑更怕论文被查,如此担惊受怕,何苦来哉?

      破解论文买卖、代写等问题,大学生们要提升认识,坚守学术诚信的底线,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同时,还要依法严肃打击,切实提高违规成本。

      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毕业论文的把关审查。除了最起码的查重之外,理应与时俱进,检测是否由AI完成。此外,还可以通过追究指导老师责任督促其切实履职。2013年施行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就明确提出,指导教师未履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论文指导和审查把关等职责,其指导的学位论文存在作假情形的,学位授予单位可以给予警告、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降低岗位等级直至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任合同。“学术监护人”切实发挥作用,保持“在场”状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找人代写行为。

      另一方面,对于买卖、代写论文之类的科研失信行为,还必须进一步完善法规。当前,对论文代写的约束大多依靠高校、科研机构的自律性规范和相关行政性法律法规,这些往往属于学术界内部规范,对于外部的经营者,尤其是第三方中介机构缺乏足够的规制手段。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针对通过网商平台招揽代写生意的行为,《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得销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的商品或者服务。市场监管部门理应顺着网线连根揪起论文买卖的灰色利益链。此外,专业人士建议,可参照《刑法》关于组织考试舞弊罪的规定,将包括组织和帮助论文买卖、代写在内的行为纳入刑法规范。倘若如此,或许可以对参与其中的各类主体都起到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