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一

语文网 2023年07月14日 00:29:15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生字,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识字并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书上第二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时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老师的手里会拿着一个垃圾袋呢?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3.找学生读课题,认读“失”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失物招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检测反馈: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价。

      4.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记住了字音,再互相说一说怎样记住字形。

      3.检测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生字。(教师强调读准后鼻音:同、工、请、双;前鼻音:观;翘舌音:失、专、准;平舌音:才)

      (2)巧记字形: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在哪里见过这个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如熟字带生字的方法:失—先观—现工—江准—推,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人—队又—双青—请见—现格—各比较“洞—同请—青各—格”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理解字意:练习用“级、同、工、专、队、才”组词说话。

      (4)再现检测:去掉拼音,练读生字、词语、句子(自由读、开火车读)

      词语:班级同学周围排队请进准备

      句子:①放学了,三年级二班的同学,在操场站好排,准备回家。

      ②刚才同学们还围在老师身边,上课铃声一响,他们就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复习巩固:形近字比较,完成书后练习:读读比比

      认(认真)准(准备)先(先进)各(各自)

      队(少先队)难(难题)失(失去)备(备课)

      四、指导书写,强化记忆

      学习写“同、工、专”

      1.观察思考: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这三个字应注意的问题。

      2.引导学生书空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写。

      五、布置作业

      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激趣读文

      1.出示字词,巩固字音。

      读字词并选择一个字(要求会写的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字词:年级同学专心准备观围工队刚才请双

      2.说出图意,理清线索。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的内容。

      3.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这节课继续学习《失物招领》,请小朋友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学生自由读文)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读文思考:前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3)理解“很大很大、很多很多”,照样子再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

      (4)理解“专心”,用“专心”说一句话。

      (5)感情朗读

      2.学习课文3—6自然段。

      (1)文中“失物”指的是什么?他们的主人是谁?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学生读课文第3和第6自然段。

      学生自主读文,找答案。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结合书上插图(一)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2)听了陈老师的话,一年一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指导朗读4、5自然段,读出陈老师严肃的语气(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读出一年一班小朋友惊奇的样子。

      3.学习课文7、8自然段。

      (1)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引导学生读课文7、8自然段。

      (2)为什么有的同学脸红了?生活中有没有脸红的时候,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第7自然段。(学生练习—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3)理解“会心的微笑”意思,用什么语气、表情读第8自然段。

      (4)为什么老师和张爷爷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引导学生拓展、想象,用因为“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所以,他们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集体出游的活动中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2.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3.教师小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四、指导书写

      学习写“才、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