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公域与私域的关联——品牌号的聚和价值

微博 2022年11月24日

      来自专栏:微博品牌号建设与营销价值

      共8篇a

      让公域流量成为私域用户,从找到关系、产生关系及经营关系三大维度提升微博价值。

      ​​ 

      在微博上,众多品牌不断进行着不同场景化内容的创作,他们通过观点表达、行为支持、立场态度等方式参与到热点话题之中,这样就会在微博的公域流量场留下品牌的身影,发出品牌的声音。当用户发现品牌的内容时,一些非粉路人会通过点赞、转发等方式成为品牌的互动非粉。

      从公域流量场里连接并筛选出用户, 这叫 “增量”; 把“增量”装进自己的私域用户池中长期经营,让“增量”变成“存量”,用“存量”再进一步带活“增量”。 在微博品牌号,可以通过定向影响,最终就有可能让这些互动非粉成为品牌的粉丝用户,为后面的私域运营打下流量基础。

      微博舆论场生态的构成

      在微博,首先是分散在各个角落的单个个体舆论,他们是无数个信息来源的首发者,当发布者 在微博发文时 一般会选择关联@求助、话题标签 以及社会超话 等进行提醒扩散,以便提升信息 被舆论领袖及微博广场散点舆论个体 发现的概率。

      当这些散点舆论聚在舆论场形成一定声量时,会吸引大型流量舆论用户的加入,比如明星、KOL等,进而迅速发酵形成社会舆论,最后随着媒体舆论和政务舆论的加入,使话题热度达到顶点。

      微博三域营销方式方法

      微博平台的流量分为公域流量、它域流量和私域私域流量,而要获得公域用户活动参与的可能,就需要在这三个领域进行相应布局。

      在公域流量获取上,品牌可以通过广告投放、热点参与及话题打造等方式进行;在它域流量获取上,可以与明星、KOL、KOC等用户资源进行内容合作,也可以同其它企业用户进行品牌联名营销等。

      总结,就是通过公域话题参与、它域资源借势,来吸引陌生路人转、评、赞的产生,进而对互动非粉进行持续影响,吸引他们成为品牌的账号粉丝,沉淀到品牌的私域池中,进行后续的关系经营和深入互动。

      在公私域流转中,带动所有流程运转的核心动力还是内容。核心要考虑如何让内容的产出更加系统有效,能与用户情绪产生共振的策略思路。

      1)针对情绪研判。常见的七种公众情绪,包括:喜悦、愤怒、感动、悲伤、同情、戏谑、恐惧等,当敲定了公众情绪基调后,品牌可以有意识地聚焦这种情绪,这样有助于跟网民形成情感共振;

      2)挖掘内容。相似体验具有普遍性,人们往往对有过相同经历的事件,更容易形成情感共鸣,我们可以从过往案例、事件现状、事件后果等方面,进行情境的推理塑造,有助于吸引网民的关注;

      3)作为品牌方,应该清楚秉持哪种态度、力挺哪个新闻角色,才能得到用户的身份共识;

      4)形成情绪化的表述,形成品牌独有的语境文本,包括场景描述、观点呈现、修辞润色、语气词运用、品牌行为以及企业道德措施等。

      所有微博营销逻辑还是要落脚到企业的官方微博账号上。品牌的账号是所有内容产出的核心阵地与必要载体,是我们进行私域与公域转换链接的平台。

      而微博品牌号的推出,相当于对品牌的企业账号进行了全面升级,实现功能整体跃升,相较于其他竞品账号,品牌号的资源聚合器作用更加明显,让我们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内容及营销能力的更大扩容。

      同时,将微博营销的整体逻辑上升到用户的关系经营层面,让社交资产不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可以每天都能感知到的现实变量。

      微博品牌号的聚合价值

      找到关系、产生关系及经营关系三大维度。

      找到关系——是指通过公域话题参与以及它域群体覆盖的策略,来吸引用户对我们内容进行关注,尽可能地赢得他们转评赞等接触行为的痕迹,这里的代表产品是品牌号Profile、品牌挚友等。

      产生关系——是通过品牌号产品工具对公域场互动非粉进行定向的场景化传播引导,对我们私域池中的惰性粉丝进行有节奏、有频次的活动刺激,让种子用户与品牌产生活跃的互动关系。代表产品有品牌时刻、品牌号私信功能等等。

      经营关系——是指与我们的粉丝通过群组的长效运行,用高质量的内容不断为粉丝提供专属活动与个性服务,增强用户与品牌之间的关系粘性,提升用户的忠诚度与信任度。代表产品为品牌号粉丝群、品牌号重定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