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GREEN NIGHT》韩帅导演专访 翻译by@看你眼熟
绝世美零子2023-02-08 已编辑投诉编辑记录
阅读数:29万+

​​Q:电影《GREEN NIGHT》的情节充满了令人不安的巧合和暗示,就好像这个世界在以某种方式同主角对话。如此复杂的结构下,剧本的创作经过是怎样的?

 

A:从一开始,我就未将《GREEN NIGHT》视为一部华语电影。最初构思的时候,我设想故事是发生在一个位于东亚的外国城市,它可以是这个区域的任何一座城市。这部电影探讨的是所有东亚女性所面临的挑战。

 

诞生《GREEN NIGHT》的灵感,并不是某一情节,而是对以一夜为幕布的电影的渴望。在一夜之内,主角遇到不同的问题并历经动荡,最终选择与同伴逃跑,并感受着内心的驱动,不停地向前跑。夜晚朦胧迷离的感觉,驱动着主角的内心世界和我的心态。所有的遭遇和反应必须是精简的,是象征性的,以一种非现实的方式演变。
 

《GREEN NIGHT》的初稿类似于1991年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导演的《末路狂花》(THELMA& LOUISE)。对两位犯罪逃亡的女性,我想展现一个不同的视角。雷声,我的联合编剧,我长期的写作伙伴,又在故事中增添了一层阻碍,反射出一种想法:女性的力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禁锢着,也许性别平等最终是一场幻想。
 

父权社会之所以容忍着女性为获取自由所采取的斗争和行动,有时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是无用功,迟早会失败。在《GREEN NIGHT》中,两个逃亡中的女人,背后却无人在追赶,这是不是更可怕?你为自由的抗争,不过是场小游戏,一场你被他们允许去玩的逃脱游戏。这有点像如今的父权社会对待女权运动的态度,他并未对此感到愤怒或焦虑,而是对此报以沉默和蔑视。他将女权运动视为一种可以被标价的流行文化。就像一年流行绿色,一年流行粉色,今年明显流行的是“女权主义”。我感受到了侮辱,他将与世界一半的人口息息相关的话题视为一场不过是一时兴起的时尚。

 

我们重写了第三幕,赋予故事更广的社会背景和更具象征性的结局。来到韩国后,我想出了现在的结局,我们的主角,金夏,独自结束了这个故事。

​Q:像系鞋带,喝口香糖等这类细节,都将两位成年女性定位为女孩,《GREEN NIGHT》是否跟您之聚焦于少女经历的电影《汉南夏日》(SUMMER BLUR)有所联系?

 

A:我写了一幕戏,在保龄球馆的浴室里,两个女人踩着对方的赤脚。我给我的两位女性制片人刘子溢和王静(音译)看这幕戏,她们都笑着说我这两个角色像是十几岁的女孩,但这也正是她们料到我会去写的一类戏...我猜她们一直认为我有点孩子气(但是指好的一面,我希望)。
 

《GREEN NIGHT》和我的第一部电影《汉南夏日》有些相似的主题,例如寻找母亲的角色, 面对父权的压迫,推进女性情谊,并克服羞耻和有罪感。不同之处在于,《汉南夏日》中的角色是早熟的孩子,而《GREEN NIGHT》中是还没有为她们必须探索的广阔天地做好准备的成年人。
 

这部电影包含了犯罪故事的元素,角色的反应可能在一些人眼中不太寻常。我和我的联合编剧雷声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男女犯罪的不同。我认为女性犯罪更非理性一些,更易缺乏强烈的目的和逻辑,在黑夜和同伴的呼唤中,被情绪和激动感所驱使——这是我想在电影中传达的感觉。

 

我为两位角色创作了背景故事。绿发女孩拒绝成为男权帮派的棋子,或者说拒绝顺从成人的世界。金夏则是童年背叛母亲的记忆所折磨。其实,她们内心里都是女孩。


 

Q:你来自海滨城市烟台,这座与韩国的仁川隔海相望的城市。范冰冰,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影片《苹果》(2007,导演李玉)和很多其他影片的主演,出生在与烟台相邻的青岛。在相邻的海滨城是的成长经历,是否将你们以某种方式联系到一起?她是怎么加入这个电影项目的?

 

A:我们开始合作是因为我们都想拍一部有两名截然不同的女性出现在同一画面中的电影。范冰冰曾跟我谈起过她看《阿黛尔的生活》(Blue is the WarmestColour)(2013阿布戴-柯西胥执导)时的感受,这部电影让她去展望同另一位女性一起表演的画面,去创造一种独特的荧幕化学反应。她相信这将为她提供一个尝试不同表演技巧的机会。范冰冰以她男性视角下的美丽形象而出名,她之前的荧幕搭档都是男性。当她和李玉一起工作时,她意识到,她在女性导演的镜头下才会更加真实。

 

有意思的是,李玉,范冰冰,和我都是山东人。我来自烟台,烟台也是冰冰的妈妈的家乡,因此冰冰也曾在烟台生活过。在海滨城市烟台长大的我们,经常目睹人们移民到韩国工作,在《GREEN NIGHT》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与这些回忆重新连接在一起。出乎我们所料,在国外拍摄电影让我们离家乡更近了。

 

作为山东女人,我们学会了保持大大咧咧的外在,并压抑内心的情绪。我和冰冰有着共同的家乡,有着相似的经历,这让我们之间很自然地产生了联系。虽然她比我更强大,但作为一名知名的电影明星,她不得不去面对大量的舆论关注和批评。我们共同的背景是使我们的合作变为可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Q:这是你第一次在韩国拍摄电影,你是如何克服语言障碍的?范冰冰和李珠英这两位女主角又各自花了多少时间学习对方的母语?

 

A:这是我第一次在韩国拍电影,所以面对语言问题时很谨慎。我的联合编剧和制片人曾提议通过加入语言障碍以提升戏剧性讽刺,类似于《我心遗忘的节奏》(THE BEAT MY HEART SKIPPED)(2005雅克·欧迪亚执导)中的越南钢琴家和法国主角之间的场景,但我觉得这与《GREEN NIGHT》的整体故事不符。我将绿发女孩变为一个穿梭于中韩两国的走私犯,她还有着一个为贩毒集团工作的中国男友,这样解释了她为何能理解基础中文。这给两个女人的关系增加了一层模糊的成分,因为虽然她们可以用语言交流,但只限于基本的语言。从这里反射出她们对待彼此的谨慎心态。
 

范冰冰曾出演过韩国电影《登陆之日》(MY WAY)(2011 姜帝圭执导),但她在其中的角色只说中文。为了《GREEN NIGHT》,她花两个月的时间学习韩语台词,并把它消化成自己的台词。我的首要关注点是她要用自然的声音。说韩语,而不是让她的发音变得完美。

 

语言障碍最终成为在银幕上塑造金夏内向性格的优势。冰冰之前的角色很多是外放的,符合她自信率直的性格,但语言的限制下,她不得不更依赖于肢体表达。她甚至在片场即兴创作了台词,并咨询我们的副导演的语言执导以确保这些台词有被正确地翻译。这展现了她对通过角色表达自己的渴望,我看到这一点时很激动。

 

李珠英之前学习过中文发音,她的表现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她很细致地对待自己的发音,会在更衣室里反复地听她录好的台词。有别于她最初的担心,她完成得非常好。
 

 

Q:在香港和韩国的合拍项目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最大的挑战是交流,我们团队遇到的困难源自于我们不同的语言背景,文化经历,和电影制作方式,翻译是主要的障碍,特别是在现场时间紧张的环境中。行业标准、工作时间、制作流程、和部门结构都大不相同,因此很难协调预期。新冠又使情况进一步复杂,增加了不确定性和变化。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向彼此解释我们的做法和优先级,尊重并适应彼此的工作方式,并进行高效的沟通。当我们无法相互理解时,我们会变得无助。

 

手持相机的使用增加了另一层复杂性。我的韩国团队并不熟悉这种拍摄风格,她们习惯用更有结构的方式拍摄。我的副导演每天努力地为剧组画分镜,但当她们看到我在片场即兴创作时,她们最终把分镜放到了一边。取而代之的,她们着眼于我的视角和需求,这为更灵活动态的制作提供了土壤。


 

Q:在《汉南夏日》和《GREEN NIGHT》中,你都在探索女性之间的关系。在你眼中,两位女性角色在设计上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A:我总对女性间的情谊很感兴趣,我相信两位女性之间的镜像关系是电影经典且永恒的主题。通常讲,会有一个女主角体现我的视角,她的特点是源自于脆弱和怯懦的情绪压抑。另外一个女性代表欲望,她充满活力的外放和原始的生命力,体现出主人公的内在的自我和真实的欲望。从本质上讲,她们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相比《汉南夏日》,这一主题在《GREEN NIGHT》中展现得更为明显。

 

 

Q:绿发女孩胸口的纹身让我想起了《黑客帝国》(THE MATRIX)和《跟着白兔走》(follow the white rabbit)的纹身。为什么你会选择烟火作为本片视听上的主题?

 

A:绿色的烟花纹身和绿色的海葵都是绿色头发的延伸。当一个人在奔跑时,绿色的波波头在空中蹦跳,这是我在开始创作《GREEN NIGHT》时,最先想到的画面。当我们了解了她在童年目睹的那场事故后,我们也会发现烟花也与金夏的过去相连。负罪感随着第一声“砰”响刻在了她的心头。但她总渴望着改变。绿色本身就代表着对自由的向往。

 

绿发少女过安检时的第二声“砰”响,代表着两人的关系的开始。对我来说,整部电影就像金夏内心中的爆炸的延伸,不论是绿色纹身,或是绿色头发,不论是犯罪还是直面欲望,这些因素都为最终的爆发埋下种子。虽然我没有选择展现在荧幕上,但我希望主角她自己会成为一朵烟花,最终能得到释放和自由。​​​​​​​​​​​​​​​​​​​

发布于 天津
推荐阅读

快速开通微博你可以查看更多内容,还可以评论、转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