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应用管理心理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应用管理心理学

  应用管理心理学是运用普通心理学的科学原理,研究管理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应用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服务于管理的应用科学,所以,如同管理一样,也具有两重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占有者们重视、扶植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其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对管理中人与人之间规律性的掌握,达到更好的驾驭,最大限度地榨取剥削雇佣者血汗的目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用管理心理学有着与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不同的出发点,因而也体现出根本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应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

  1.个体心理的研究

  个体心理研究的内容包括:个体心理特征的测定及量才为用。

  人的需要动机的产生、激励个人积极性发挥的途径及创造性劳动的心理前提。各种不同年龄层的人的心理特征及其作用发挥。知识分子心理特征及其作用的发挥。个体心理特征的顺应与发展,以及理想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

  2.群体心理的研究

  群体心理研究的内容包括: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及反映这种关系的重要参数:团结、相容、集体主义等等。

  群体的动力原理,群体的规范和压力,群体的士气与风尚,群体的内聚力和群体的决策

  群体之间的冲突,群体之间的沟通,群体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作用与竞争

  3.组织心理的研究

  组织心理的研究内容包括:

  组织内外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及组织结构个体行为的作用。

  最优化组织结构的心理学依据,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以及组织变革与组织的效能。

  组织发展的特点和基础,以及个人和群体方面的组织发展。

  4.领导心理的研究

  领导心理研究的内容包括:

  管理中处于决策层的领导者的功能和作用。

  形成领导者的理论依据。

  领导者行为的心理分析,含:认识心理分析、决策心理分析和组织活动的心理分析。

  领导艺术和实施有效领导的心理学依据。

  关于应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问题,国内外学者从各自不同的出发点,曾提出过不少种有参考价值的见解,如苏联学者鲁巴兴认为;应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七个方面:

  ①组织系统和管理功能结构分析。

  ②在国民经济中建立和使用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工程心理学分析。

  ③管理劳动科学组织的心理学保证。

  ④生产和管理集体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⑤领导心理学研究。

  ⑥领导干部的选拔与使用的心理学研究。

  ⑦领导干部培训教育的心理研究。

应用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

  (一)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艺术、管理效能。劳动者的智慧和积极性,是现代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现代生产的组织与管理过程中,所谓的管理水平,管理艺术,管理效能,集中地体现在劳动者智慧和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上。

  (二)建立与发展新型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需要。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可以说是一个宏观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的管理目标由两个方面所组成;一方面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提高管理工作科学化的程度必须用两个尺度来衡量:既要看它生产发展的水平,又要看它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既要看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又要看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在这一切领域都可以发现应用管理心理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例如,探讨应用管理心理的知识;使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如何依据职工的个性心理特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学会如何依据职工的心理发展规律,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且坚韧不拔地为之拼搏。

应用管理心理学的科学依据[1]

  第一,我国应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遵循“心理的社会制约性原则”。

  我们所要建立的应用管理心理学,是社会主义的应用管理心理学。它的学科建立与发展方向,必将为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社会主义社会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个性崇高品质,以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优越制度,制约着我国应用管理心理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说,我们的应用管理心理学不仅要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服务,同时还要为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服务。

  第二,我国的应用管理心理学必须体现“反映的能动性原则”。

  社会主义应用管理心理学,应当充分体现“反映的能动性原则”,不仅要善于揭示管理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揭示管理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善于驾驭这些规律。不仅要善于适应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与特点去开展工作,更要立足于发展人的健康心理,培养人的优良心理品质,在高水平、高层次上做好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用管理心理学,应当是“发展管理心理学”,而不是“顺应管理心理学”。

  第三,我国的应用管理心理学必须体现我党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

  社会主义应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工作,虽然在我国还处于初创阶段,但是,就实践而言,它在我国早巳有着深厚的根基。众所周知,我们党是靠思想政治工作起家的,所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人的工作。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包括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实现我们奋斗目标而工作。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吸取了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训,我们党逐步积累了一整套丰富的做好人的工作的经验。

与应用管理心理学相关的科目[1]

  (一)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各种无组织的(彼此无关个体的偶然集合、人群等)和有组织的(其最高发展水平是集体)人类共同体中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由于群体中的人们之间发生的相互感知、理解、模仿、暗示、感染、沟通以及冲突等各种社会心理现象都是“交往”的结果,所以,“交往”是社会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交往是有不同水平和层次的,有个人之间的交往、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交往,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等等。社会心理学正是要研究这些不同水平或层次上的交往所产生的不同的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学,具有广泛的运用领域,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它在管理领域中的运用迅速发展,促进了管理心理学的形成,特别是社会心理学运用对集体、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和职工个性进行科学的心理分析的方法武装了广大管理工作者,使他们掌握了提高个体心理品质,激发个体积极性、创造性,并形成优良的群体心理,进而实现管理过程最佳化和管理效果最佳化的方法与途径。可见,应用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尽管目前国内外对它们之间互相关系还存在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它们是普通心理学下面平行分支学科的关系,有的则认为它们是普通心理学下面二级分支学科与三级分支学科的关系(我们倾向于这种见解),但这都不妨碍人们对它们之间密切的相关性的认识。

  (二)工程心理学

  工程心理学形成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它是一门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由于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生产不断自动化,人在劳动中的体力负荷逐步减轻,但心理负荷日益加重。在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中,人不能直接观察机器的运转,在人与机器之间隔着一套显示系统和操纵系统(信号盘、操纵台、中心控制室等),人必须根据信息显示装置了解和判断机器运转的情况,并通过操纵系统向机器发出指令。就是说,在人与机器之间要进行信息传递。人对来自机器的信息要正确地感知(信息接收),作出正确的解释(信息加工),然后才能根据已掌握的规则(信息的储存)作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工程心理学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由此可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机器——环境系统。

  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对现代生产起到了积极推进的作用。但是,单纯的人——机器——环境的研究也暴露出它的缺陷。例如著名的霍桑实验表明;单纯地研究照明对生产效理学家的重视。法国著名的劳动效率专家蒙墨林令人信服地指出:人——机系统的研究必然要过渡到人——人系统的研究。五十年代以研究人——人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心理学的诞生,证明这种趋势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可见,工程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是与现代生产发展休戚相关的姊妹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

  社会主义的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旨在促进人的心理发展,达到提高管理效能作用的应用心理学。在这门学科的建设中,管理与教育是无法分割,也不可能分割的。对我们来说缺乏教育的管理,决不是社会主义的管理。因此,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社会主义管理心理学重要的相关学科。

  (四)行为管理学

  行为管理学在西方国家又称为行为科学,它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尽管至今对它尚无统一的定义,但一般公认的看法是:行为科学是由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一切与研究人的行为有关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千差万别的,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人的行为也象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样,是有其规律性的。例如,勒温提出的行为公式B=f(P,E),就反映了人的行为最一般的规律。研究行为科学,探索并掌握人的行为规律,目的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控制人的行为,使其向着一定的方向发展,为实现—定的政治,经济的目的服务。

  行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决定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在行为科学的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如此,行为科学与应用管理心理学才形成了一种密切相连的关系。特别是在如下一些问题上:

  1.行为管理学和应用管理心理学都很重视“人的因素”,重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它们共同认为搞好对人的管理是搞好管理的核心,从而强调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2.行为管理学和应用管理心理学都很重视对“人的需要”的研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人的动机又是由需要引起的,要激发人的工作动机,就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人的需要。只有把握住人的需要,才能有效地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引起人的自觉行为。所以从“需要”出发去研究人的行为,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3.行为管理学和应用管理心理学都很重视“激励理论”的研究。它们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和达到一定的目标。对一个人来说,目标对调动他的积极性的动力有多大(即激励性有多大),取决于目标效价和期望概率的乘积(激励力量=目标效价x期望概率)。这种激励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规律性。

  4.行为管理学和应用管理心理学都很重视对群体心理现象的研究,如群体的规范、群体的压力和从众行为、士气和群体的凝聚性以及“群体动力学”等,对这些给人们的行为以重要影响的社会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其特点和规律,既推动了行为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5.行为管理学和应用管理心理学都很重视领导心理、领导艺术的研究。例如有关领导的“机变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境遇的函数,世上不存在一种适合于任何情况而又唯一正确的领导方式。因此,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再如“管理方格理论”,从关心工作(任务)和关心人(职工)两个角度来分析领导行为和风格;认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正是那些既高度关心工作又高度关心职工的领导人。这些开始于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后来都成了管理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邓晓春.应用管理心理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03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季锴源,KAER,Dan,林巧玲,Lin,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应用管理心理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