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 2024年07月15日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5篇

      【#个人工作总结#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5篇#】乡镇畜牧兽医站,是国家在基层专门设立的乡镇一级畜牧兽医站管理机构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接受县畜牧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兽医站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5篇),欢迎阅读参考!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1

      为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三农”工作决策部署,xx乡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改革等有新成效,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现将20xx年“三农”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乡幅员面积xx平方公里,位于县城北部,辖十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全乡总户数xx户,总人口xx人。辖区内地形以小丘为主,气候温和宜人,平均气温在15℃以上,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xx毫米,植被葱郁,草木覆盖面积广。xx乡是纯农业乡,系县水稻主产区,有"小乌克兰"、"天全米仓"之称,水稻珍品"香谷米"相传为古代贡品。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蔬菜等,主要畜产品有生猪、长毛兔、羊、家禽等。逢农历二、五、八赶集。

      20xx年底全乡人均纯收入xx元,截至20xx年xx月底全乡人均纯收入约为xx元,预计12月底全乡人均收入能达到xx元,增加额xx元,增幅xx%。

      二、产业发展规划及目前现状

      (一)产业发展规划

      按照“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坚持走“生态立乡、产业富乡、文化兴乡”的道路,围绕“一带两翼”产业布局,着力做大规模主导产业,“一带”即天老路农旅融合产业带,重点发展山药、金银花、七彩林、藤椒等产业;“两翼”即云顶、岩峰茶产业示范片,岩峰在管护好现有茶苗,云顶茶产业基地辐射带动大田、桐林发展。

      (二)发展现状

      1、传统产业持续巩固。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持续健康发展,油菜等粮油作物增产增收;生猪、长毛兔、禽类等传统畜禽养殖较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2、主导产业不断壮大。xx村建成三个山药种植示范基地,引导大户流转土地,完成山药种植面积达xx余亩,其中xx村xx亩;xx村等村打造林竹种植示范片,种植、管护笋用竹xx亩;建立xx村两个茶叶产业基地,规划种植面积xx余亩,完成种植面积达xx亩茶叶。

      3、小微产业竞相发展。以xx为核心基地的羊肚菌产业不断壮大,乡域内种植面积达xx亩,成功举办羊肚菌采摘节。在xx村种植藤椒xx余亩。在xx村栽种金银花近xx亩。今年在xx村新发展羊肚菌xx亩,正在建设之中。

      三、农业基础不断夯实

      整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涉农“一事一议”、基本口粮田建设、水土保持、革命老区建设、土地汇编等项目xx个,总投资xx余万元,已完成和正在实施xx村道路建设3条5公里,新建xx村便桥1座,启动xx村安全饮水工程。

      四、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发展

      通过流转土地、盘活国有、集体资产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零突破,4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人均达xx。

      五、住户抽样调查工作有序进行

      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报表工作,每月按时上报红军村10户记账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台账。定期进行记账户培训,提高记账质量,做到日清月结、不重不漏,严格按照“六有六无”标准记账。今年记账工作电子化,我乡圆满完成目标任务,截至11月电子记账户已达到80%。

      六、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红军村打造情况

      xx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方针,以产业为基础、以民居为关键、以生态为依托、以乡风为灵魂、以富民为根本,实施“11332”战略,对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红军村进行整村打造,弘扬红军精神、传承农耕文明、发扬山歌文化,彰显本地特色,稳步推进红色旅游与农旅融合发展,建设功能设施完善、生态环境友好、运行管理通畅的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努力建成具有特色的“五美乡村”。

      1、聚焦一个主题基地建设,凸显田园综合体核心要素。红军村拥有人文、历史、文物等红色资源,我们在红军总部旧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周围方圆1公里范围内建设红色主题教育基地,通过实施红军村改造一期工程,修复了红军总部旧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红色文物,修建了荷塘、改造了红军广场、新建了练兵场等。通过整体风貌塑造和基础设施完善,使红军村教育基地向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等多功能教育基地延伸。近来,已接待各类考察学习、参观旅游、开展主题活动等团队100余场次。

      2、聚焦一条环线建设,拓展田园综合体纵深载荷。以红色教育基地为中心,修建集观光步游、便利产业发展的环形道路4.6公里。现观光旅游环形道路正在进行道路黑化,适当位置设置观景平台,一览或拍摄xx梯田、xx村、特色规模产业等美景,为整村推进创造条件。红军村二期工程已启动,将对环线内180余户房屋及庭院进行个性化改造,使民居具有本地特色,并将红军村按照4A级景区标准进行打造。同时,大力改善了村内道路、饮水、电力等基础设施,配置和建设旅游接待要素,新建了1个旅游接待点、1家特色民宿、1家农家乐、4家红军食堂、多个土特产购物点等,真正让游客吃得好、耍得好、愿再来。

      3、聚焦三大产业发展,增强田园综合体经济收益。坚持“有机、绿色、优质”的产业发展定位,通过召开院坝会、组织外出参观、大户示范带动等方式,转变群众传统观念,引导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到示范基地务工、土地入股等形式,大力发展山药、七彩林、油茶等特色产业,不断延伸和拓宽增收渠道,带动群众致富奔康。目前,已建立370亩山药、120余亩油茶苗圃种植基地各1个,正在建设700亩七彩林种植基地。

      4、聚焦三大特色文化弘扬,提升田园综合体底蕴内涵。红军村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地方,漫长的岁月和长期的发展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山歌文化、红色文化,我们将十八道水农民艺术团挂牌在红军村,吸纳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人才,开展文艺演出活动,让农民群众在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5、聚焦两大机制模式完善,保障田园综合体健康运行。以“绿美xx”为切入点,实施“143”即:“组建1个机构、健全4支队伍、构建3大机制”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坚持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婚丧嫁娶文明新风,不断强化自治管理;结合“七五”普法教育,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在红军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引入“法治教育长廊”,不断强化法治教育;同时,通过农民夜校,增设德孝课堂,以文化传承xx道德,通过评选“敬老孝老好人”“最美家庭”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七、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农村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1、组织各村经常性对辖区内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清理,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2、加强对养殖户面源污染处理的宣传,采取强硬措施关闭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内适度规模及以上养殖场,对全乡适度规模及以上养殖场进行了全面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3、全面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大巡查、宣传和处罚力度,积极引导农户采取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措施,采用科学施肥、施药等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4、全面推进河长制,细化工作举措,加强了河道管护治理。

      5、加强场镇环境卫生整治,规范店铺店招行为。营造了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创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八、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依然十分薄弱,群众普遍关心的.发展难等道路配套基础设施仍然滞后,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二是产业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不高,主导产业规模不大,示范带动效应还不够明显,农民增收乏力。

      三是无专业营销推广人员,销售信息不畅等现象。

      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时,市场意识、商品意识和品牌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九、工作打算

      明年我乡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完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步伐,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2、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和绿色农产品发展,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3、加快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依托农业项目资金完善农村农业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4、强化脱贫攻坚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小额贷款等措施,确实做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5、抓好农业技术推广,积极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栽培,无公害蔬菜及绿色农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新技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粮增产钱增收。

      6、抓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等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7、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倡导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8、认真落实各项助农增收措施,推动农村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2

      武冈位于湘西南部,是个传统农业大市。全市辖17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49平方公里,耕地74.24万亩,总人口8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万。20xx年,全市播种粮食112.1千万亩,总产51.5万吨,出栏肉猪155万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372元。20xx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xx】30号)、(湘政发【20xx】15号)、(湘政发【20xx】7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职能的原则,按照成熟一个、改革一个思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在全省内率先完成改革任务,体现了公平公正、用心稳妥的原则,无一人上访,得到了上级领导充分肯定,在全省大会上作经验介绍,并理解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专访,现将乡镇农技站改革完成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武冈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启动于20xx年8月,根据(国发[20xx]30号)、(湘政发[20xx]15号)文件精神,为加快对乡镇农技站体制改革工作的进程,结合武冈市乡镇农技站具体状况,于20xx年9月16日下发了《武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武政发[20xx]12号)文件。20xx年8月28日,武冈市委、市政府主持召开了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协调会,下发了《中共武冈市委、武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武冈市乡镇农技站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武办字[20xx]96号)文件,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人民政府副调研员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下设编制核定综合组,财政测算组,考试考核组、社会保障测算组等组织机构,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高度健全,从而保障了武冈市乡镇农技站体制改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随后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20xx年12月10日下发了《关于武冈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武农改发{20xx}01号)文件和《关于招聘武冈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公益性岗位人员考试考核实施办法》(武农改发[20xx]02号)文件,武冈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分别于20xx年10月30日下发《关于核定乡镇街道办事处事业单位编制的通知》(武编办发[20xx]2号)和20xx年12月10日下发了《关于增加乡镇农技站纯公益性事业编制的批复》(武编办发[20xx]77号)文件等一系列文件,确定武冈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共定编121名,并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由于市领导挂帅,各行政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统一了思想认识,组织上得到了保障,使武冈市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工作于20xx年3月已全面完成,公共服务职能全面履行。

      二、机构设置,定性定位及管理职责状况

      改革前,武冈市设乡镇农技站21个,有农技人员225人,其中在职在岗人员204人,退休人员21人;乡镇农技站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人均1300元/年。农技人员除养老保险得到市财政解决外,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作经费、生活津贴等均未落实。农技人员一部分人的工资靠经营化肥、农药、农作物种子,还有30%以上的农技人员到沿海地区打工挣钱来维持生活,农技推广工作基本上是一种应付,半停顿式状态,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农技人员的知识得不到培训提升,因此,农技人员推广技术相对滞后,推广办法相对落后。

      改革后,全市21个乡镇、办事处农技站共定公共服务事业编制121名(20xx年带编安排退伍军人1名),每个乡镇、办事处农技站设站长1名,副站长1—2名。乡镇、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共服务正股级事业单位,其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地方性津贴全部落实为财政拨款解决,并按每年2200/人下拨工作经费到站。乡镇、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人、财、物以市农业局管理为主,工作上理解市农技推广中心和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从而理顺了管理体制,健全了公共服务职能。落聘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同样由财政拨款解决,并按每年2400元/人发放基本生活费,实行三年一招聘竞争上岗机制。从而实现了武冈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改革工作全面稳妥、顺利地完成。

      三、人员编制核定及人员竞争上岗状况

      武冈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严格执行《武冈市乡镇农技站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武冈市乡镇农技站公益性岗位人员考试考核实施办法》等文件的基础上,武冈市农业局党委针对乡镇农技站体制改革工作专门制订了《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站改革工作的纪律规定》,杜绝串门、送礼等不良风气,从而确保了乡镇农技站体制改革工作公平、公正、有序地开展。在公共服务人员的招聘上:

      一是精心组织招聘考试,充分体现民主考核。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的编写,采取基础理论、现代农业与法律法规和政策相结合,注重农技推广的适用性和操作性;考试试卷的命题由市纪检监察、编办、人事等部门领导进行异地抽签命题,保证了试卷命题的保密性;考场监考人员组织是以市委组织部、编办、人事局的领导为主监考员,聘请技工学校教师为监考员,考场纪律严明规范;考核办法切实可行,乡镇、办事处农技站站长的工作表现考核由市农业局党委进行量化打分,站员由抓农业的副乡镇长、站长和站员根据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量化打分,充分体现民主意愿。

      二是采取阳光录聘。由市乡镇农技站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考试考核成绩进行公示一周后,再将以聘人员从高分录取到低分进行公示一周时间,全体乡镇农技人员对录聘的公共服务人员无一人异议,从而顺利的完成了全市乡镇公共服务岗位招聘工作。

      于20xx年3月21个乡镇、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121名公共服务人员全部到岗到位,工作热心用心,人心相当稳定。

      武冈市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成功,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农业工作的开展,得到省农业厅领导的高度赞誉。20xx年6月在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湖南日报》于20xx年7月18日题为《农技推广再“织网”》和《人民日报》于20xx年8月7日题为《湖南:农技推广再强身》分别进行了大篇幅的专题报道。是年6―8月期间,衡东县、湘潭县、沅江市、衡南县等十多个兄弟县市来武冈考察学习。

      四、经费保障状况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完成后,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切实落实和保障了公共服务农技推广人员的经费预算,保障了工资待遇及时定额到位;妥善做好了落聘人员的分流和安置工作,落实了有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同时发放每月200元/人的生活费,鼓励他们用心参加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社会化服务。

      五、建章建制状况

      在推进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体制改革中,武冈市注重创新乡镇农技站的管理机制。

      一是制订了农技人员聘用制度。凡纳入乡镇公共服务农技人员,务必与市农业局签订聘用合同,聘期为三年,聘用期满后,合格的续聘,不合格的不聘,按照“缺一补一”的原则重新招聘。

      二是制订了培训制度。所有的农技人员要用心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项培训,加强政治理论、实用技术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要用心搞好农民培训,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到千家万户。

      三是制订了工作考评制度。每年对乡镇农技人员的工作进行考评,主要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实行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同时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

      四是制订了推广职责制度。加强岗位职责制,务必明确任务,职责到人,工作有目标,奖罚有依据。实行工资挂钩机制。

      五是制订了多元推广制度。推广农业技术,与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

      六是建立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台帐。将所有资料全部整理归档管理。

      六、服务潜力增强及其他创新性状况

      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同时,武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镇农技站的条件建设,于20xx年3月26日专题召开了市人民政府20xx年第3次市长办公会议,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乡镇农技站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决定:

      (1)由市财政解决140万元,完成司马冲、文坪、龙田、秦桥、水浸坪、迎春亭、辕门口等7个乡镇站的站房建设;

      (2)继续加强对邓元泰、湾头桥等12个乡镇站的建设;

      (3)简化审批程序,尽快办理手续,农办、财政、国土、建设、规划、地税等部门要用心支持配合,服务性按照最低标准的30%收取,其他行政性收费只收取工本费。为加快乡镇农技站条件建设步伐,20xx年市农业局争取了市财政支持20万元,从机关事业费中挤出20万元,共计40万元,完成了司马冲镇农技站站房建设,并添置了必要的办公设施。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20xx年武冈市农业局利用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项目资金25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50万元,用于建设秦桥乡、龙田乡、水浸坪乡、司马冲镇、安乐乡、文坪镇、邓元泰镇、马坪乡、邓家铺镇、双牌乡等10个乡镇农技站站房建设。司马冲镇、秦桥乡、水浸坪乡、双牌乡、龙田乡等5个乡镇农技站建设已峻工验收,并已投入使用;其余5个乡镇农技站站房建设均已破土动工,预计20xx年7月峻工后可交付使用。

      全面维修乡镇农技站站房,武冈市农业局利用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项目资金9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54万元。对稠树塘、龙溪、大甸、湾头桥、荆竹、头堂等6个乡镇农技站站房进行了整体维修。

      改善工作条件,提升服务水平,购置配备仪器设备,武冈市农业局利用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项目资金17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70万元,全覆盖对21个乡镇农技站的办公设施、农技推广仪器设备、交通工具实行配置。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后,武冈市注重了典型宣传,加强了合作推广机制,个性是提升了观念,重树了形象。

      一是提高了农技人员的求知欲望,业务素质提高了。项目的.实施促使农技人员更新各项农技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岗位,通过各种途经参加各类农技方面的后续教育,认识提高了,知识更新了,视野开拓了,“位子”找准了。

      二是增强了服务意识,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通过项目的实施,农技人员经常活跃在农户和田间地头,成了农民致富的贴心人,紧密干群关系的催化剂,在经济待遇提高的同时,社会和政治待遇也有了提高。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3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xx镇立足区域特色,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发展宗旨。

      一、乡村环境整治

      (一)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

      xx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人。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xx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治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治工作地图、一个曝光台、一封信、一评比)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据统计,“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期间,全镇共投入资金25万元,清理村庄垃圾206吨、清理乱堆乱放1931处、清除池塘淤泥等149处91吨、拆除乱搭乱盖370处2701、拆除广告招牌34个、拆除农村危旧房37栋1246、拆除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厕100处、废弃建筑残垣断壁3处。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安排,我镇列入基本整治型村庄数量为13个屯,分别是xx村xx屯、那腾村塘江屯、那腾村那耀屯、宝达村那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xx村子贡屯、南立村那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作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截止目前13个都已经开工建设,开工率为100%。13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11个屯已经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剩xx村xx屯、南立村那朝屯2个村庄规划也已经上报住建规划部门。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乡村自治建设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会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地实施开展并抓出成效,镇村分别建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落实各项工作职责。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开会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三)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的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求公开的.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档案齐全。

      三、乡村法治建设

      (一)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和提升群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的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监督各村落实党建制度,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子成员加强对联系村党建和法治工作的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开”。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工作实绩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的依法办事的执行力。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治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实效。同时优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警民联调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解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广“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民主法治村”全覆盖。

      三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入企,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一是调处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相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协同配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排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处会议制度常态化,定期召开调处工作例会、培训会和推进会,对排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梳理、上报。

      三是完善逐级调处制度。从村级开始逐级调处,层层上报。对依法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是完善调处排查制度。排查方式采取拉网式、排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排查效果以查得准、排得快、上报及时为标准,真正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保证了矛盾纠纷信息准,情况明,底数清。

      四、乡村德治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乡风文明,留住乡愁记忆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淳朴民风。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先后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嘹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类表演的指导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问题。

      xx镇是我县较为偏远的山区乡镇,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薄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群众环卫、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存在不少封建陋习。

      六、下步工作方向

      1、着力推进产业发展。

      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扶持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不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岸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4

      自参加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技术指导员工作以来,我感到无比荣耀的同时,也深知肩上职责重大。两年多来,我始终把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增效作为检测我工作成绩的标准,把推动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让农民尽快致富奔小康作为工作的目标,在师宗县农业局的正确指导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用心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提升农民学种田水平,做好农村科技培训和公益性技术指导工作,负责竹基镇上补召村10户示范户的玉米产业指导工作。

      通过近一年来的工作,我深深的体会到技术推广人员是改变农民生产行为的促进者,是农业技术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只有将新政策、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及时运用于农业生产中,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彻底的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地提高。解决农民最需要的技术问题,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较圆满地完成了技术指导工作。现谈几点工作体会。

      一、全面了解科技示范户基本状况,明了示范户需求,为今后更好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项目的实施是党中央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对示范户进行物化补贴和技术培训,密切了政府农业部门与农民朋友的关系,农业技术指导员深入农户田间指导农民运用新技术,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代表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作用,融洽了干群关系,党群面貌焕然一新。

      一是切实摸清10个科技示范户的基本状况,和示范户全应对接工作,掌握科技示范户的人口、劳力、耕地面积、生产状况等,为10个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档案,每户一本《科技示范户手册》。

      二是逐户走访科技示范户,宣传项目资料,了解示范户需求,开展现场技术服务,解决示范户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三是用心主动联系群众,与科技示范户持续联系,及时了解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有效加以解决。如在示范户陈所金带领下玉米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将原种密度提高10%—15%,但是由于充分利用边际效用和改变田间小气候,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玉米长势十分好,产量大幅度提高。

      二、增强了农业技术人员的职责心,农技人员工作作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科技入户工程明确了农技人员工作职责和目标要求,农技人员公益性职能充分得到了发挥,学有所用,增添了农技人员学农、爱农、为农服务的自豪感,强化了广大农技人员立足本职,加强学习,更好地服务农民的意识。同时,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农技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学习制度,强化了监管,有效保证了农技人员入户工作时间和效率,农技人员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心参加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和活动,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条件和机会,抓紧时间进行业务学习,有效地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心系群众,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扎实搞好农村服务工作。本人秉着“用感恩心做人,用职责心做事”的原则,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做到“良种良策”为群众办实事、“技术要领”为群众解难事、“科学运筹”为群众做好事。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被群众说不如主动去听说,就应经常下村走访,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真正做到“人到、心到、职责到”、“问困难、问需求、问发展”、“送信心、送点子、送技术”,用心宣传和教育群众,带领大家科技致富。

      三、是抓好科技培训,及时有效地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提高整体水平。

      作为技术指导员不仅仅要有理论水平和业务专长,还要能说会干,把理论知识和技术转变到农民一听就懂,一看就会的实用技术。在培训中要重点抓住农民在生产中一些不科学的操作环节和粗放管理、陈旧漏习开展针对性讲解,通过举办培训5次、发放技术资料200余份、带给实物图片20份等形式使农民在品种选用、科学施肥、精细管理上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提高种植技术和科技意识。

      四、构建了农业科技成果入户到田的快速渠道,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加大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培养了一批“土专家”。

      特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技示范户成了政策宣传员;农村环境综合环境治理标兵;除陋习树新风带头人;更是运用新技术致富能人,是整个农村生产、生活的中坚力量。本人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深入田间地头查看作物长势,记录详细资料,并作认真科学的分析,有的放矢手把手指导农户,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讲解生产中技术难题,让农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五、建立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让科技示范户真正起到示范辐射带头作用。

      良种良法得到普及,农业科技人员服务观念不断更新。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行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入户过程中,采用“手把手”、“应对面”的技术指导方法,指导示范户应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做到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使示范户心服口服。办好示范样版十分重要,从前期的技术方案的制定到品种的选取,合理配方施肥的应用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的配套管理都严格按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环保”的操作规程,使他们乐于理解新技术,新方法并相互促进相互带动,构成学科学、用科学、用科技、促推广、带全面、增效益的良好氛围。

      为确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工作成效,按照项目要求和省农业厅科教处的部署,落实《农技推广示范县玉米测产方案》,10月12日―20日师宗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对竹基、丹凤镇、彩云镇等几个乡镇的示范户的玉米进行了测产,按标准规程对所抽田块进行测产。于10月19日,在师宗竹基镇上补召村的测产状况:经过2天地实地实际测产统计:对示范户顾永进种植的2.5亩玉米田随机取样3个点,实际收获面积0.5亩进行穗立称重其产量为1260公斤,按50%的水分折扣方式计算亩产达615公斤。

      陈所金家的1.5亩职责地里种植的玉米,采取了宽窄行条播,大行距1米小行0.6米,株距0.6米,密度亩植3860株。施足底肥,中后期加强中耕管理、水肥管理等措施的实施,亩产量在650公斤,同比去年多密植了300株,产量多出170公斤。数据结果证明该示范户今年玉米的产量明显高于去年,为玉米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起到了明显示范带动作用。

      两年来,通过不懈的努力,农民的思想意识得到较大的转变,科技种植水平不断提高,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作为科技指员,不仅仅在实践中得到了煅炼和提高,增强了自己的业务技能,同时能够让农民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之中,让农民能增产增收。作为一名技术指导员,当看到示范户应用技术的标准和示范作用不断提高,会到格外欣慰,我将不断增强自身素质,用心为科技示范户献计献策,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引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为农业技术推广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农民朋友脸上映出丰收的喜悦之情时就是我们科技指导员价值的真正体现,我们辛苦与快乐并存,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做出艰苦努力我无怨无悔,为我们的青春能有这样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而喝彩。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5

      我自今年6月份开始担任xxx村农村技术员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服从领导、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牢记组织和领导的重托,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立足基层、磨炼意志,扎扎实实做事、干干净净为人,勤奋敬业、锐意进取,自身的政治素养、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现将这短时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注重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

      坚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马列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加强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乡政府会议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保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通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自己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更新知识结构,重点加强业务和政策法规知识的学习,努力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使自己更加胜任本职工作。

      二、积极帮助村内村民解决农业困难。

      在我工作的这短时间里,我利用自己所学的农业知识对村内村民进行了帮助。9月份,我乡迎来了强降雨,我村农作物遭到了破坏。

      农民损失巨大,当发现这种情况之后,我迅速与乡农发办联系,经乡农发办批准后,我开始逐家逐户的实地估测受灾面积。虽然一天下来很辛苦,但是当我想到能为村、为村民做事情之后,我就非常高兴。当村民连声谢谢的时候,我心中暗自起誓要多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三、积极参加农业科技培训,成为乡村邮递员。

      这段时间以来,根据乡党委、乡政府的要求,我们积极参加了乡组织的农业科技培训,将村民提出的一些问题及时反馈到乡,同时将乡内的新政策传达到村,切实的成为了乡村的“邮递员”。

      虽然这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自己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离上级和村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在工作上思想不够解放,创新精神不够。二是在发展本村农业的信心不足。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更好的做好今后的工作,为我乡、我村农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铜川市委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市住建局按照全市选派“第一书记”的要求,采用组织选人、自愿报名相结合确定驻村优秀干部人选。市住建局扶贫包抓点为广阳镇四兴村,针对该村情况,结合近年帮扶工作实际,专题研究、交换意见,并认真安排部署,确保“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取得实效。

      一是摸清扶贫对象,精准“靶向定位”。

      要求“第一书记”要提前与印台区政府对接,摸清惠民帮扶政策导向,服从政府既定扶贫规划,为创新性开展基层工作做准备。驻村后要与前期包抓工作人员一同与基层干部座谈交心,宣传中央、省、市、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听取村“两委”的村情介绍,并就如何迅速开展扶贫工作交换意见。通过入户调查和上门走访,摸清低保户和困难户情况,与群众多交心、多交流,掌握群众诉求,依靠村级组织,借力使力推动工作,并做好分类建档管理。

      二是制定帮扶规划,确保精准扶贫。

      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第一书记”要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思路,深挖致贫根源,依托村上优势资源,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争资争项,抓好扶贫项目落实,着力推动四兴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

      三是体恤百姓民情,做好组织慰问。

      在特殊的节日期间,对退休老军人、老党员、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残疾人、贫困户等,以各种形式,进行走访慰问,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局工委要主动从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驻村干部全力支持,订阅陕西日报、铜川日报,定期送达局工委重要文件、每天微信推送住建工作动态,足额发放补贴,让驻村干部感受组织的支持,始终与全局保持血脉同频共振。

      四是村企联手共建,引导爱心奉献。

      发挥住建团队人脉资源,举全系统之力,借助电视、报纸、网络媒体影响力,策划公益赞助活动,引导局属企业,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商参与爱心奉献,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村企联手共建互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扶贫,多渠道筹集扶贫资金。

      五是深入基层调研,干出水平创出经验。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市住建局工委对“第一书记”的殷切期望。希望选派同志能恪守“三严三实”、践行群众路线,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丢下面子,吃得苦、耐得劳,做好愚公移山的思想准备,从拉家常起步、从抓基础入手,在村容村貌改变和村民思想观念转变上做文章,找准问题症结,用服务群众的情怀及个人的修养和品德取得百姓支持和认同。边工作、边调研,不断总结工作得失,干出水平,创出经验,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7

      今年以来,镇畜牧服务中心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主管局的大力支持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体制创新,自觉履行职能,圆满完成了市局和镇委、镇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向各级领导和全镇广大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春秋防疫例行化。抓动物防疫,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春秋两季防疫已经成为惯例。每年3月20日至4月25日和9月20日至10月5日左右,历时三个月,从具备畜牧兽医从业资质的人员中选聘业务素质精、服务意识高、责任感和纪律性强的8名同志组成季节性工作专班,不等不靠,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迅速组织疫苗器械和相关物资,对我镇35个村、402个小组、13979个农户的2.4万头牲猪、4052头耕牛,52万只鸡、6.4万只鸭、2.1万只鹅和部分犬分别进行了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牛口蹄疫、鸡新成疫、禽流感和狂犬病的免疫注射,切实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量”,确保了应免动物的免疫密度达到了100%。

      二、动物检疫法定化。为了保证全镇人民吃上放心肉,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建康和我镇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把动物检疫工作作为一项保障民生工程来抓,进一步完善中心屠宰场“十有”建设标准,提升动检科学化水品,切实做到了中心屠宰场检疫室有化验仪器、有规章制度、有应急灯、有消毒记载、有进场登记、有出场登记、有屠宰检疫登记、有无害化处理登记、有法律法规上墙、有检疫取样的刀、钓、剪等工具,全面达到乡镇基层站国家建设标准。二是强化动检队伍建设,提高检疫人员素质,积极参与市组织的业务培训考试和不定期地组织动检人员相互学习交流,提高动检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全体检疫人员做到法律、法规熟,专业知识精,动手能力强。三是抓辖区内的动物及产品经营和大型饲养场的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办证工作,全年办证35个。四是抓屠宰检疫规范,搞好四个登记(进场检疫登记、屠宰检疫登记、定期消毒登记、无害化处理登记)。严把三个关口(进场出证关、验章关、无害化处理关)。五是抓执法程序规范。要求动检人员熟练掌握“二法一办法”以及高委、市政府整治经济环境的相关规定,规范执法程序,严格依法行政。

      三、落实政策覆盖化。为了稳定和繁荣市场,平抑市场物价,保障市场供给,我们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一是切实做好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在做到动物防疫工作的同时,通过对能繁母猪的保险,使养殖户对养殖风险增加了一道保护墙。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结合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深入村组农户和养殖大户调查摸底,摸清能繁母猪的实数。做到能繁母猪应保尽保,全年落实能繁母猪保险968头;二是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争取国家对养殖业的政策扶持,切实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中心的自身发展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我们将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开创畜牧兽医工作新局面。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8

      20xx年文创项目启动之初,屏南有近八成农村人口外出,面对这一全国普遍困境,一方面,屏南县着力于“引进高人、引回亲人、引来新人”,并注重把引来的人“留下来”。为实现“三引”目标,屏南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不拘一格用人才。同时通过修缮古民居、古建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级医疗站点、复办村级小学,为新村民发放《居住证》等方式,吸引了大批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新村民”定居乡村。

      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创新建立“中介式”流转机制,由村委会建立中介平台,从祖居户中流转旧民居,再按一定标准租赁给“新村民”,该模式既有效避免流转中出现哄抬租金、权益纠纷等无序现象,也解决了传统村落古建筑“保”与“用”的难题,改变过去农村资源流转自发、无序、混乱状态。在此基础上,创新古村修缮模式,注重活化利用古村落元素,建立“新村民”出资、驻创艺术团队设计、村委会代为建设的运作模式,按照“修旧如故”“一屋一特色”的修缮理念,以较低成本实现技艺传承、老屋保护、就业增收、舒适宜居“四赢”局面。

      这些做法不仅带动了人气、盘活了村庄、兴旺了产业,还破解了一度作为经济滞后县的“空心村”难题。比如,该县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龙潭村转变为小康明星村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庄常住人口从180多人恢复到600多人,还吸引了来自香港、北京、上海、江西、深圳等地20多户新村民定居,他们将租赁房进行改造,发展创作、研学、图书、展览、手工等各种业态,同时还让“外流”的原村民300多人返乡,仅20xx年就吸引了20多万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效果,一是屏南实践“用文化唤醒乡土,以创意激活乡村,让宜居重归乡村”,通过提升乡村价值,改变长期以来对乡村“落后、衰败”的偏见,同时努力激发新老村民的内在潜能,使之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园、发现乡土和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升乡土社会的凝聚力和价值自信。

      二是在此过程中,积极倡导乡村的新价值与新生活方式。随着生态文明和城乡融合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资源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没有多少价值可言的山、水、林、田、湖、草、沙资源,逐渐被重新赋予新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屏南的空间生态资源被引进的艺术家们充分发掘,乡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重价值正逐步得以显现,并带动出人的审美和精神追求,以形成更为丰富的创意题材,同时促进乡村振兴要求的产业发展。

      当前,人们对于优质生活的定义也在发生着微妙变化,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人们竞相涌入城市,到如今的“逆城市化”相辅相成,乡村正逐渐成为高品质生活的“另一种选择”,成为城里人“向往的生活”。乡村文创一方面应该发挥优势,通过艺术和文化的介入,赋予乡村新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以新手段和新方式加以活化利用,激活乡村闲置资源;另一方面,应加强“文创”与“乡村”的融合与互动,从“下乡”到“回乡”,处理好“外来”与“本土”的关系,以整体性思维将乡村文创、村落活化及城乡融合结合起来,把乡村打造成可以承载新生活方式和新创业方式的优质空间。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9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妇联结合部门实际,组织妇女群众扎实有效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强化措施,扎实工作,挂点村的清洁乡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清洁乡村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一要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由妇联主席誉小娟同志任组长,副主席为副组长,其他干部为成员的清洁乡村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二要大力提高全体干部及村民的环境卫生保护意识,发动村民在清洁乡村中起主力军作用,力求做到齐抓共管,为做好清洁乡村工作。

      (二)加强与挂点乡镇、村屯联系,积极开展好活动。

      9月份,区妇联给予3000元经费支持挂点村五里镇五里社区开展清洁乡村工作。结合五里镇五里社区实际,因地制宜,进村入户宣传,让群众充分了解活动的相关政策措施,调动全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美丽乡村、清洁乡村”工程工作中去。很好的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上下互动、社会共建、人人动手、全民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健全机制,加强管理。

      为进一步发挥好驻五里镇五里社区工作队员在指导、协调和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我会在《xx区妇联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方案》中明确了驻五里镇五里社区清洁乡村工作队员的工作职责,坚持结合乡镇和农村实际情况开展工作。为确保驻乡镇工作队员下得去、待得住、做得实、干得好,我们注重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服务。一是加强日常管理服务。工作队员深入挂点村调研、督查,了解情况。在平时的工作中坚持定期汇报所在乡镇的清洁乡村工作情况,二是加强考核指导服务。工作队队员马春桦同志每月驻村15个工作日以上,并要求工作队员撰写驻村日记或民情日记。

      (四)扎实推进,落实好城区责任区的清扫、保洁工作。

      按照全区“美丽乡村、清洁乡村”工程的总体安排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树立全局观念,共同抓好清洁乡村工作。我会全体干部职工能够按要求、按时效做好城区责任区的清扫、保洁工作。

      二、20xx年工作计划

      1、组织好志愿服务活动。

      2、发挥“老大姐清洁监督队”作用。

      3、加大宣传力度。

      4、加强督查汇报。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10

      20xx年,县乡村振兴局以布局长远、衔接有力的决心、信心,全面对标对表中央、省、市乡村振兴要求,以坚定的决心压紧压实责任,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夯实基础,以创新发展的思维稳固产业发展短板,确保全面、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目前,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正在强有力推进之中。

      一、基本县情

      新晃旧称晃州、晃县。全县总面积xx08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xx7个行政村,1个省级工业集中区。xx56年成立侗族自治县。总人口25.6万,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0.1%。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原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县和革命老区县。新晃区位优,交通畅。位于湖南最西部,南西北三面与贵州接壤,素有“湘黔通衢”之称,是湘黔高铁经济带重要节点,是湖南西大门、中西部对接的前沿窗口,在中西部融合发展与交流合作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湘黔铁路、320国道、242国道贯穿县境,沪昆高速公路、沪昆高铁过境新晃,县城距湖南芷江机场和贵州铜仁凤凰机场分别只有40分钟、50分钟车程。新晃资源特,物产丰。主要有“八个一”(一石、一牛、一树、一米、一药、一蜜、一泉、一镇)。“一石”即重晶石和钾长石,储量分别达4.5亿吨和9亿吨,为全国特大优质矿藏;“一牛”即新晃黄牛,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十大农业品牌之一;“一树”即新晃龙脑樟,属于独有资源,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米”即新晃侗藏红米,入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一药”即新晃黄精,为特色道地中药材;“一蜜”即五倍子蜂蜜,入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一泉”即八江口温泉,水质优良,环境优美;“一镇”即龙溪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晃文化浓,社会安。侗族文化、原始稻作文化、傩文化保存完好,傩戏“咚咚推”入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晃民风淳朴,社会安宁,曾2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连续xx年保持省级平安县。新晃生态美,发展好。水环境、空气环境质量均排全省前列,森林覆盖率69.8%,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正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

      二、科学谋划新晃发展思路

      (一)工作目标。以深入落实“三高四新”和“三城一区”战略、打造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桥头堡为总目标,在湘黔边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塑造发展新优势,将新晃建设成为产业振兴高地、流量经济高地、教育康养高地、人文生态高地、开放创新高地。

      (二)工作路径。以“产业为本、基础先行、金融为器、规划引领、项目为王”为总体思路。产业为本,加快发展精细化工、特质农业、商贸物流、文教康养、休闲旅游等现代产业,打造产业振兴高地。实行“新晃教育2.0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教育康养高地。以“目的地”思维营造高调性休闲旅游产业体系,打造人文生态高地。基础先行,充分挖掘县域资源禀赋优势,推进全域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公园城市更新行动和原味乡村建设行动,畅通县域经济内循环,逐步打通县域经济外循环,打造流量经济高地。金融为器,探索实施“新晃县精准防贫综合保险”3.0版,开展“1+2+3+N”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试点,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打造金融安全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规划引领,构建高质量发展技术底图。项目为王,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以项目成效看班子、看干部、论英雄。

      (三)工作抓手。以“领着学、带着干、逼着办”为主要抓手。领着学,就是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兴学风、正学风,建设“学习型新晃”。带着干,就是坚定坚决地把“领着学”的成果项目化,全力提升项目能力。逼着办,就是以最高规格的大督查大督办,确保“领着学”的成果、“带着干”的效果。

      (四)工作保障。强化开明、全局、协同、底线思维,以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发展。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着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极大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民生活环境明显变好。

      1、提高政治站位,形成工作合力。一是组建工作班子。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为执行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职能单位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城乡环境治理办,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设立了6个工作推进组,分别明确一位牵头县领导和一个牵头单位,旨在通过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城乡环境整体水平,实现“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的大美格局。二是科学制定方案。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清爽”工程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三年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多个行动方案,基本完成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制度设计。三是加强工作调度。组织召开了多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视频会、联席会和调度会。加强实地督促指导,县大督查领导小组扎实开展明察暗访,重点排查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2、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清洁行动。一是加强宣传发动。按照省、市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扶罗镇枫木村农村清爽工程十户一体工作经验”利用每月的“环境卫生清扫日”和“党员主题活动日”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帮助群众实现“扫干净、摆整齐、有精神”。二是开展集中整治。我们利用传统节假日,实施了村庄清洁清爽行动春、夏、秋、冬四场战役。结合新冠疫情防控,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积极开展县、乡、村大评比活动,制定了三级评比和考核办法,按照每月一检,每季度一评比的高压态势,督促各乡镇、村常抓不懈,绝不放松。三是及时总结推介。我们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站、微信、等媒体,宣传推介村庄清洁行动的好典型、好经验。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上,交流推介了波州镇柳寨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典型范例;新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清爽行动”的行动做法,多次在省、市媒体上稿。20xx年全市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现场会、20xx年全市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现场会均在波洲镇柳寨村召开。20xx年5月7日,湖南卫视《鲜厨100》节目在伞寨村开机现场拍摄,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管理和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9月23日在伞寨召开。

      3、严格质量管理,着力推进改厕。坚持质量优先原则,坚持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改造标准,把改厕质量放在第一位,实行首厕过关制,从源头上严格把关,确保改造一个成功一个。按照“县级统筹、部门指导、乡镇主抓、村级落实”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对有改厕任务的乡镇、村,都明确了乡村两级改厕专干,负责对改厕施工现场的指导和监督。采取召开现场会、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开展改厕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对改厕施工队伍、乡村两级改厕专干的培训。20xx年至20xx年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厕所4894户,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02.5%,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87.5%,改厕户满意率达到100%。

      4、聚焦重点任务,坚持集中攻坚。一是着力推进垃圾治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广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3年来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6个,全县xx个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完成整治销号,垃圾收转运体系覆盖的行政村达85%以上。二是着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了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了河长制重点任务,抓好源头治理,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全县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的村有100个,占所有行政村比例的72.99%。三是着力推进农业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化的畜禽养殖企业,开展秸秆直接还田资源化利用,推动种养业协调发展,开展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截至20xx年底,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80.3%。四是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积极推进“多规合―”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有效推进1xx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成功申报3批12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目录。加快村庄绿化工作,国家、省级已认定的绿色村庄达到109个,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80%的行政村达到绿色村庄的标准。五是着力推进管护机制建设。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实践,推广“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机制,全县xx7个行政村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按照强化财政投入、拓展金融投入、激活民间投入的思想,着力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3年来共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3.32亿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93亿元,社会资本投入0.39亿元。积极探索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在全县推行了“十户一体”模式。

      5、立足示范创建,打造美丽乡村。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要求,以农村人均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3年来,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6个,县级美丽乡村25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5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村27个。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波州镇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建设内容,整合安排资金,全力推进实施。县财政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对美丽乡村、环境整治示范创建和农村改厕安排资金支持,20xx年安排两级“清爽”工程经费558万元,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创建村奖补资金39万元。20xx年安排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创建资金101万元。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情况

      今年来,乌兰副书记在全省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推进视频会上的讲话精神,雷绍业书记在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紧迫感,牢牢扛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责任,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的博世康新晃黄精产业加工园入驻“中国新晃黄精城”;向家地村入列怀化市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万寿街、姚家巷子入列湖南省历史文化街区;柳寨村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9月xx日-24日,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管理和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展演展示会议在我县召开,得到参会领导、代表、专家的充分肯定,湖南日报、华声在线、怀化日报等省市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10月5日-6日,邀请国家、省专家到晃召开新晃县黄精产业发展座谈会。11月全省牛羊协会换届会议将在新晃召开,各级专家300人参会。新晃县产业振兴之路走出特色、走出成效,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1、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全面的乡村振兴体系。今年来,召开县委常委会议10次,政府常务会议4次,全县推进会2次,研究和部署有关工作。将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和县委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合并,设立战区指挥部,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任战区指挥长。建立责任下沉体系。继续实行“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包乡,县领导和县直单位包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包组,干部包户”四级联动帮扶责任制。出台《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党建+微网格”结对帮扶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管理考核办法(暂行)》,确保驻村帮扶、结对帮扶体系健全,责任明确。建立统筹权威的调度体系。继续实行“大例会”制度。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总揽,对农业农村等各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施行大督查机制。县委成立大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重点工作与面上工作相结合、日常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以乡村振兴工作为重点开展综合性督查。

      2、坚持规划先行。扎实抓好全县“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科学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按照《湖南省“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怀化市“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征求意见稿)》完成修改。设立20xx-20xx三年滚动项目库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计划储备项目129个,投资总额2973069.38万元。有效推进1xx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12月底前完成规划任务。

      3、加强资金管理。制定《新晃县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继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方案》《新晃县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继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年中调整工作方案》,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资金xx600万元,明确资金整合、资金投向、安排比例、部门职责等。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科学界定资产权属,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

      4、做好政策衔接。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项分类优化调整脱贫攻坚期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20xx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推进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平稳过渡。对各部门过渡期政策进行梳理,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xx年度到户政策告知书》,由结对帮扶人发放和宣传到每户脱贫户和监测户,确保广大脱贫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用好政策。

      5、严防致贫返贫。制定《新晃县侗族自治县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联村后盾单位班子成员等人员作为监测帮扶联系人,提升监测户结对帮扶实效。每月组织民政、教育、医保、残联等部门及时导入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平台数据,开展信息对比,核实处理风险点,消除致贫返贫风险。扎实开展“十看十排查”和脱贫质量集中排查行动,动态摸排符合条件监测对象31户,录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开展监测帮扶。全面推进“精准防贫综合保险”工作,截至10月底,受理23起(经核实不符合理赔政策5起),完成赔付10起29.336万元,正在办理8起。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20xx年监测户产业奖补实施方案》,新增小额信贷540笔2496.91万元,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出台《关于做好20xx年度监测户外出务工人员一次性交通费补贴申报工作的通知》,引导监测对象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0xx年全县外出脱贫人口务工20511人,较去年增长3.58%,监测户278人,较去年增长64.5%。

      6、抓实易搬后扶。调整充实“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队伍,做到力度不减、人员不散。完成《新晃侗族自治县“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规划》编制。制定《20xx年新晃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计划》,落实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规范后扶管理,安置点水电路讯基础设施配套完备,基层组织建设、户籍管理、不动产登记等公共服务运行完善。有产业发展能力、就业意愿的搬迁人口后续帮扶措施落实率100%。

      7、着力提升能力。完成20xx年春季学期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975人146.25万元。按照省乡村振兴局9月28日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致富带头人参训意愿情况摸底,并与湖南省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将按时完成55人培训任务。我县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现科技创新、产业振兴,老蔡公司、永益牧业、蜂窝窝等6家企业与湖南农大签订了定向服务协议,下一步将与怀化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举办了乡村振兴基础知识培训班,实现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负责人的分级培训全覆盖。

      8、改善人居环境。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改厕工作“一月会战”方案》,按照“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及六无一全”要求,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健全“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转运体系,对各乡镇所有垃圾堆放点进行改造,全县农村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7个已完成了6个。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4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60套。改(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700户。压实镇村责任,彻底解决焚烧秸秆、垃圾问题。

      五、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扎实做好中央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考核、省市对县20xx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抓细抓实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持续加大动态监测帮扶排查力度,确保应纳尽纳、应消尽消。运行好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机制,重点防范因病返贫、因疫因灾返贫,推进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

      二是强化衔补资金项目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谋划好20xx年资金使用,提前研究和储备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完善20xx-20xx三年滚动项目库。

      三是规范驻村工作队选派和管理。加强驻村干部管理和保障,确保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全覆盖。

      四是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抓紧编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乡村振兴村庄规划,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五是稳中求进防范各类风险。持续开展“十看十排查”专项行动回头看,突出抓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易地搬迁后扶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事,把各类风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11

      20xx年,xx乡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根据xx生态、绿色、旅游、文化等优势,围绕打造“宜居宜游、山水相依精致小镇”这一中心,紧紧抓住划入“一区两河三带六平台”的大好契机,以“十大”专项行动为主抓手,以“多规合一”建设为牵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20xx年前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产业振兴上,深化改革,加快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全乡土地流转率达到xx%以上,坚持以农业“新六产”为方向,积极培育农业新模式新业态,丰泽农业科技示范园产业融合综合体项目基本完工,全乡xx亩以上种粮大户达到xx家,家庭农场xx个,农民专业合作xx家。蔬菜种植面积xx余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xx余亩。建设防护林xx亩,新发展用材林xx亩。做实做强要素保障工作。完成xx村、xx村、xx三村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xx亩,新增耕地指标xx多亩,整理工矿废弃地xx亩,整合占补平衡用地xx余亩,盘活农村闲散土地指标xx亩。

      二是人才振兴上,将人才开发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立足丰泽农业,与xx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聘请科技顾问x名,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发展新型现代产业。注重本土人才培育,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完成各类人才统计工作,为企业引进本科以上优秀人才x名,举办各类活动、培训xx次。

      三是文化振兴上,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了中学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楼建设。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巩固提升移风易俗工作,按照一村一党建主题广场的要求,新建文化广场x处、文化大院x处、村庄文化墙x个,组织开展了舞动xx广场舞比赛和第二届随手拍活动,农村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位列全市前茅。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xx处,完成了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

      四是生态振兴上,深化“蓝天工程”,推进“碧水行动”,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回头看,实施“绿满乡村”十大工程,完成投资xx亿元,新建道路xx公里,修复道路xx公里,建设防护林xx亩,栽植苗木xx余亩,完成xx亩荒山绿化。高标准打造了xx乡村市级示范点,完善了xx社区、xx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落实环保检查工作,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全方位抓好秸秆禁烧和秸秆清理工作,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扎实推进。加强砂石整治,将砂石治理工作常态化,集中开展了砂石治理专项集中行动,有效保护了xx砂石资源,维护了河道安全和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绿化建设,实施了“绿满乡村”行动,完成泉河、进军渠生态廊道建设,实施了防护林项目、造林补贴项目、森林抚育项目等,汶上大汶河省级湿地公园项目基本完工。

      五是组织振兴上,突出“党建引领”,统领全局助发展成效明显。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xx周年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总要求。20xx年党委书记为基层党员干部上党课xx次,领导班子成员送党课下基层xx人次。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带头”、“佩党徽,重宣誓”、庆七一“优秀党员”评选、“交流面对面,服务零距离”等活动,全乡xx个农村党支部党员开展集中入户走访活动xx次,为民代办事项xx余件。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为目标,确定发展对象xx名,注重流动党员日常管理。实施了党委书记突破项目—“大汶河畔党旗红综合党建示范区建设”,积极打造了“一心四区三线两联建”的综合党建示范区,投资xx余万元,高标准完成了锦秀佳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建示范点建设,开展党性教育xx次,举办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活动xx次。出台了《xx乡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试行办法》,综合“强村十法”,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xx万元。各类网络工作平台运行平稳,“大汶河畔党旗红”公众号收受民事诉求xx余件,全部办结完毕,受理率xx%,群众满意率达xx%。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弱,自身造血不足。村集体所有资源总体不足,缺乏特色支柱产业,受现有政策和农村实际现状的影响,村民自主投资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管理服务跟不上,作用难以发挥。近年来,虽然借助上级有关奖补政策,农村道路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环境整治等政策措施,面貌有了极大地改善,但个别村村级债务缠身,工作任务压力大,除完成应急任务外,处于应付状态;村集体发展思路不够宽,缺乏指向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

      2、人才引进难,长期留村发展不易,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村级工作环境条件相对艰苦,村民有能力且年富力强的人员外出发展,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人才流失大,特别对于xx乡整体位于xx县xx山区,距城较远,又考虑到家庭生活、发展前景、福利待遇等现实原因,难以长留在村里工作,即使暂时能引进一些高层次人才,长此以往很难留住,造成人才流失,农村人才保障与经济转型升级不相适应,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3、旅游开发进入“瓶颈期”。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周期长,投入巨大、收益见效缓慢,缺乏专业高效团队运营;旅游开发辐射范围有限,知名度切需提升;个别旅游服务环节薄弱,农家乐等配套餐饮娱乐服务不到位,“留不下”游客成为阻碍xx乡旅游整体开发的重要因素。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千亿斤粮食项目、高标准农田开发项目等,新建完善高标准农田xx万亩,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种植xx万亩,建设茶叶种植示范基地、设施花卉种养殖基地,高价值作物种植比例达到xx%。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xx处,建设蔬菜专业批发市场xx处。发展分享农场、共享农庄、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大汶河生态旅游休闲小镇,完成大汶河沿岸旅游线路、梅山旅游线路、泉河沿岸旅游线路的打造。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引导扶持丰泽农业、三秋农业、荣茂农业等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xx%以上。

      二是实施美丽乡村提升行动。完善美丽乡村规划体系,实施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突出美丽乡村示范引领,重点打造xx村,开展美丽宜居乡村“精品”工程,打造一批xx村、xx古村、xx村、xx村。

      三是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行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实施“一村一村官”工程,从企业专业人才中聘用一批村官,担任村团委书记或书记助理,聘请部分优秀企业家担任乡经济发展顾问,形成共谋、共商、共建的氛围。

      四是实施农村体制机制创新行动。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乡村与城市的需求互动机制。推动新型产业资源创新与服务产品的创新,以服务产品满足对象的需求,探索公共资源性质的公共产品与具体的产业服务产品相结合,共同为社会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二、20xx年工作打算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弘扬“实干担当、创新争先”的汶上精神,统筹推进xx乡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二)目标任务及措施

      1、产业振兴。一是把农业农村作为关键抓手,不断提高现代农业水平。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大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力度,加快推进道路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新完善高标准农田xx亩,新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x家。二是加快建设“宜居宜游、山水相依”精致小镇,以丰泽农业为龙头,积极打造农业“新六产”融合发展先导区、样板田。三是完善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施“大汶河湿地公园+丰泽现代农业园+梅山古传统村落”xx田园综合体项目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完成大汶河沿岸旅游线路、环山旅游线路、泉河沿岸旅游线路的打造,力争年内引进旅游开发企业x到x家。

      2、人才振兴。立足企业技术人才优势,加强人才创业载体建设,创建人才实训基地。夯实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骨干农民队伍。探索“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互助机制,引导企业开展招院引所、招才引智工作,年内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xx人以上,为xx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3、文化振兴。重视农村教育,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培育富有xx特色和时代精神的x贤文化,完善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实践站效能发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巩固提升移风易俗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多渠道开展就业培训、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养老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实现温馨苑老年公寓市场化运作。

      4、生态振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蓝天工程”,扎实推进污染源头防治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和清洁煤推广工作,推进电代煤工程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水十条”,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回头看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突出生态绿化建设,继续实施造林绿化与退耕还林、森林质量提升等重大工程。继续实行绿色准入和生态环境“一票否决”,把住生态关,坚决做好砂石保护工作,守住生态底线。

      5、组织振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全会精神。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党建工作“三张清单”制度,健全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继续推行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进“党建示范区扩面”工程。做好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继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现有成果,培塑xx万元以上的村x个,培育村集体经济项目x个。同时,引导多元化种植提高农民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12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本着“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市供销社及时行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百里洲镇合心、指南两个帮扶村开展走访调研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我社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了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制定了《枝江市供销社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组建了领导驻村工作专班,明确副主任周从鸣分别为驻合心、指南村工作队队长,抽调中层干部为成员。同时明确了专班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为今年的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进村入户,认真识别贫困对象

      (一)两村基本情况

      指南村位于百里洲镇南部,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村民人数为1554人,耕地面积299.13公顷,水域7公顷,林地面积8公顷。该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棉花、小麦及少量蔬菜、瓜果等,同时发展畜禽养殖,转移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20xx年全村农业生产总值7175万元,人均收入约11600元。有村级卫生室1个,医务人员2人;合心村位于百里洲镇中南部,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村民人数为1303人,耕地面积214.8公顷,水域20公顷,林地面积6.67公顷。该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棉花、小麦、玉米及少量蔬菜、瓜果等,同时发展畜禽养殖,转移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20xx年全村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4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700元。有村级卫生室1个,医务人员2人;

      (二)走访排查贫困户情况

      精准扶贫关键是搞准民情民意。为了摸清村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我社工作队从3月份开始进驻百里洲镇指南、合心村,配合两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召开了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大会,分层次召开了党员、困难群众等座谈会,评议和初选出本村贫困户名单,并对初选贫困户名单进行了村级公示。

      根据初选名单,按照“三四五”精准识别法,由市社领导班子带队,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分批次分别进村入户,对贫困户进行挨户走访,了解家庭情况和个人需求。队员们一边访谈,一边做记录。对不在家的贫困户,详细询问村干部和左邻右舍,了解相关的.情况,并对了解的情况逐个进行登记。对白天外出打工的,工作队员在晚饭后进行走访。有时工作队员还到田间、地头,陪同下田的贫困户一边劳动,一边走访。对全家都不在家的贫困户,采取“发一条短信、打一个电话、寄一份书信、留一张联系卡”的方法,把走访调研目的和内容传达给贫困户,把工作队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告诉贫困户,借助现代通讯工具确保不遗漏、不错误研判每一个贫困户。

      经过认真走访,确定贫困户24户,对每户的详细情况登记在册,建档立卡,并确定每名机关干部与一至两名贫困户结对,把精准扶贫工作责任细化到个人。

      三、为民解忧,统筹协调办实事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民为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帮扶贫户上,努力提升贫困户生活品质。

      一是一把手在关键节点到村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李万江同志先后参加两村春节走访慰问贫困户、春耕送肥到贫困户、村级规划和建设、大数据核查四个活动及办公会,帮助两村搞好村级长远规划,指导两村扶贫工作。

      二是积极筹措资金4万元,解决两村在清洁乡村、农村饮水安全、电子商务扶贫等方面的资金缺口。帮助合心村完善村委会基础设施功能,真正把村委会建设成基层党员的活动基地、村民休息健身的好去处。帮助指南村修建组与组之间的连接公路。

      三是筹措资金2万元,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春节为贫困户送去米、油和慰问金;春耕生产为贫困户送去肥料和秸秆腐蚀剂;儿童节为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品;收割季节帮助贫困户解决收割资金等。此外,为了及时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难题,要求每名机关干部与结对贫困户,保持联系、定期入户走访。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我社现有的精准扶贫工作基础上,结合供销系统的农资、培训等优势,增长贫困户的知识和才干,做到扶贫先扶智,提高贫困户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素质。鼓励村民改变过去传统的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国家惠民政策积极争取产业扶持资金,促使产业向规模化、效益化发展,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早日摆脱贫困。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13

      一、稳妥推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绩溪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于2017年12月经县委、政府研究出台,同时印发到各乡镇和县直单位。今年我社根据《绩溪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着手开展“三会”建设基础工作,完成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代表摸底统计工作,并进行理事会章程、大会议程等文件草拟工作,待市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召开后,启动此项工作。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一是广泛开展调研,谋划工作思路。今年来,我社根据出台的综合改革方案,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深入乡村开展调研,重点了解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产业发展态势及各村级发展意愿等,通过调研,我社决定先在寺后、高杨等五村以村社共建模式组建村级供销合作社,并指派专人指导,落实责任,目前各村在积极推进,待今年村级组织换届后申请登记注册。二是加强部门协调,推进基层社建设。我社积极与组织部、农委、市监局对接协调,探索村社共建模式,争取部门支持,不断推进工作。

      三、“新网工程”建设情况。

      今年新增专业合作社2个,增加经营网点3个,有效拓展了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指导服务力度,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申报“新网工程”项目,争取财政补贴资金55万元用于绩溪县黄高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100吨山茶油生产线项目建设和绩溪县临溪镇设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果蔬基地项目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

      今年我社对社有资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利用法律手段对近几年房租拖欠进行清理,为防止社有资产流失。对部分资产水电线路进行改造,确保安全生产,降低资产经营成本。

      五、着力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今年我社与省社基层网络建设投资公司对接合作,拟建绩溪县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仓储冷链设施。目前就项目积极跟进。今年5月我社到x供销社学习考察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向分管领导提交学习考察报告,积极与县农委、环保局协调对接,强力推广我县实施农药集中配送x模式,力争将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纳入(20xx-20xx)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项目。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14

      2013年,我站全体人员在县畜牧局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业增收致富,在畜牧生产发展和畜禽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畜牧生产发展

      2013年全乡生猪存栏,生猪存栏2391头,牛存栏241头,羊存栏325只,禽存笼16664只,今年全乡草科鸡2000只以上养殖户4户,其中5000只以上3户,500只至1000只以上养殖户6户,全年共发放草科鸡25460余只。发展年出栏100头以上商品猪养殖户1户。发展饲养商品牛100头以上养殖户1户。检疫草科鸡6430只。

      二、重点工作

      1、畜禽疫病防疫工作

      我站始终坚持以“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想方设法搞好全乡畜禽疫病防疫工作。全乡猪、牛、羊、兔的防疫经上级部门检查防疫密度均达到100%,我乡全年无任何大的疫情流行。

      2、草科鸡发展

      抓好草科鸡生产工作,具体措施有:一是各包村干部,包干负责发动指导群众完成草科鸡发展的年初目标;二是领导高度重视,抓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三是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乡兽医站和县畜牧局相互配合,深入到各村,举办草科鸡养殖培训会;四是重点做好了鸡苗到户后的跟踪服务,多次邀请县畜牧局科技特派员和技术干部上门服务,认真指导农户做好前7天的预防用药、消毒和保温等。五是及时同草科鸡保种选育场做好协调,完成了25460余只草科鸡的发放。通过全体乡、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我乡草科鸡2000只以上养殖户4户,其中5000只以上3户,500只至1000只以上养殖户6户,为明年的畜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下一步打算

      1、抓住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畜牧业的大好时机,进一步规范现有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2、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3、预防为主,防检结合。认真搞好全乡畜禽疫病防治工作,保证全年无大的疫病流行;

农牧民夜校个人工作总结 篇15

      一、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

      1、示范创建工作。调整了白沙镇乡村振兴工作领导组,制定了灵丹村20xx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开展示范创建对标补短项目摸排,细化任务分解,落实补短措施。

      2、“厕所革命”项目工作。分解落实1019个化粪池和153个卫生厕所修建,目前项目施工正快速推进,有望11月1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

      3、产业发展工作。扩大花椒种植规模,全镇花椒种植面积达到8500亩。开展花椒种植技术培训,花椒产业取得全面丰收,鲜花椒产量达到600万公斤(折合干椒120万公斤)。花椒产业园新增土地流转2000亩,农业招商引资四川天泽骄农业有限公司入驻花椒产业园。完成9000亩高梁种植任务,集中连片区域完成3900亩病虫害统防统治,高梁种植取得大丰收,发展高梁产业取得明显成效。

      二、2021年工作打算

      1、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再创一个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

      2、新增花椒种植面积2000亩,万亩花椒产业园初步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花椒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基本形成。开拓花椒销售渠道,化解花椒产业增产不增收发展瓶颈。

      3、加快花椒产业园建设,争取项目配套农业观光休闲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争创五星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4、巩固高梁产业发展成果,基本建成万亩高梁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