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寻找“拼音”──《汉语拼音9 ai ei ui》教学片段及解读

新学网

      师:小朋友看黑板,我们让六位老朋友一个紧挨着一个,空出位置给准备学的韵母,好吗?谁帮助他们?(指名上来挪卡片)

      瞧,他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空出位置给别人,多友好啊!哪个韵母发一个挨着一个的“挨”这个音呢?板书:ai

      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ai是由两个韵母组成的。

      生:ai是由a和i手拉手组成的。

      师:是呀,两个单韵母合在一起就能组成新的韵母,它叫复韵母。(出示“复韵母”三字,注拼音)跟读。

      师:谁已经会读这个复韵母了?(指名读)

      我听清了,还看清了。发ai时口型要变化,由a慢慢地滑向i。下面就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三遍。

      (指名读。纠正。齐读。)

      师:现在,请同桌小朋友合作读读ai 。 (检查)

      师:ai的四声会读吗?自己读读,先按着顺序读,再倒过来读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

      师: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和我一起表演一个动作(师拉过一位同学,微笑着用手抚摸学生的头),请小朋友们用ai的四声中的一个说一句话。

      生:章文紧挨着老师。

      生:老师和章文 紧紧挨在一起。

      生: 老师爱章文 。

      生: 老师高, 章文矮。

      师:你还能用ai的四声来说句话吗?

      (生略)

      师:(取出小白兔)你们看,这是一只——(小白兔),对,她的名字里就藏着ai,是哪个字呢?(白)

      有一首儿歌是唱小白兔的: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学生边唱边表演)

      这首儿歌里可藏着好几个ai呢!你注意到了吗?

      【解读】

      纯粹的拼音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不感兴趣,自然也就不爱学。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过渡到新课的学习过程就非常巧妙:看似无关紧要的挪字母卡片变成了生动的教学资源,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中牢牢记住了ai的读音,并且在这样的情境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去观察ai的特点,复韵母这个新的知识点是学生主动去学习发现的,不是第三者给予的,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看表演说话为孩子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学习充满乐趣。为学生创设“有关ai的四声”的情境场面,学生有感而发,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爱学生,学生爱教师),也让学生在平等、轻松的氛围中巩固了ai的四声的发音。在看表演说话后,教师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联系语言巩固四声。丰富的感性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思维,并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这个片段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同样创设相关情境,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边唱边表演《小白兔》的活动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调动起眼、口、手、脑去完成活动中的要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识字,教师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联系相应的汉字和语言,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孩子边学拼音,边认汉字,边读短小儿歌,学习内容多样化,这就容易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及早尝到学习拼音的成就感,在识字的过程中又巩固了拼音的能力。

      我认为虽然是拼音教学,但是眼睛不能就盯着拼音而应立足这一点去拓展和发散知识内容,丰富词汇,发展语言为提前读写创造条件。所以在读好儿歌的基础上,可以作必要的延伸和补充。如:联系儿歌或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让学生在说话中运用所学的拼音,进一步体会到汉语拼音的广泛用途。事实证明在日常的运用和训练中,学生才能获得运用汉语拼音的能力,达到会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