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newxue.com提供.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ai ei ui》教学案例及反思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中心小学 朱琴红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一年级上册 > ai ei ui >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ai ei ui》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登山,(教师出示高山)你只要登上高山,就能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大家准备好,我们出发了。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登山,巩固旧知获得新知

1、复习四声:

师:试试看,你能翻过这几座山吗?出示 ā á ǎ à ē é ě è ū ú ǔ ù

生:(很有自信地大声说)能!

师:你想请谁跟你一起登山,你愿意帮助他吗?

2、创设学习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翻过了这几座山,现在终于登上高山了,我们一起向远处望,你看到了哪些景色?(出示情境图:山坡上种了白菜,山脚下有人正在砍柴,远处是一条小河,河边的草地上几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在做游戏)

学生看图后畅所欲言:

教师引导:在这幅美丽的图中,藏着3个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你能找到它们吗?我们一起去找找好吗?

学生之间展开观察、探讨,进行自主学习。

师:你们找到新朋友了吗?

生1:我找到了。“乌龟”的“龟”里有个新朋友,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ui。

生2:我在 “青菜”的“菜”里找到了另一个新朋友“ai”。

……

师:你们真了不起。(老师板书“ai ei ui”)那你们认识这几个新朋友吗?

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3、学习ai ei ui的发音:

⑴学习ai ei ui的发音:

①生自由读读。

②师:你认识谁呢?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好吗?

③生1:我认识ai,请大家跟我一起读:ai ai ai

……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领读情况作指导。通过对比读a—ai e—ei u—ui 体会ai ei ui的发音要领。

⑵ai ei ui的四声练习:

先按顺序齐读──指名读──打乱顺序读。

过渡:ai ei ui带上了四顶帽子你们还认识,那现在你们还认识-它吗?

4、练习ai ei ui的音节拼读:

⑴出示: c—ài -càim—éi—méig—uī—ɡuī

师:你认识哪一个,请你自己拼一拼,再把它介绍给大家好吗?

学生自由拼读,指名领拼。

师:你认为他拼得对吗?你是怎么拼的,能拼一遍给大家听吗?

生:我觉得他拼得非常好,我也是这么拼的。

……

出示“白菜、梅花、乌龟”的音节,指名拼,齐拼。

⑵老师这里还有好多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课件出示带有韵母ai ei ui的音节。自由拼读,开火车拼。

通过让学生介绍,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原有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学生。在此基础上组织活动,通过反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展现自己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激起自主学习的热情。

5、指导书写:

⑴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新朋友,收获真大,让我们把这几个新朋友留下好吗?

生:好。

⑵师: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写aui的,你能写ai ei ui吗?谁愿意来试试。

指名尝试范写,师生评议。

(让学生大胆进行尝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⑶学生书写:

师:你觉得他写得怎样?你有什么看法?

生:我觉得他写得不是很好。他写得太小了,没有与上下两条线碰起来。

……

师:现在请你们在自己的书写本上写三个,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会写了吗?

⑷布置练习:

写的好的,请再写两个,写得还不够好的,请把这一行写完,争取拿到三颗星。

6、小结:

我们爬上高山,不但看到了优美的景色,还认识了许多朋友,老师希望你们今后能爬上更高的山,看到更优美的景色,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反思】

从哲学的角度上看,教与学的关系是外因与内因的关系。学生要成材,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是其主观能动性;但内因又要通过一定的外因才能起作用。要处理好这个关系,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即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活动中去感受、发现、升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各种能力。

1、把想象的时间还给学生:

想象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特征,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供条件,引导学生勤于猜想、敢于猜想、善于猜想。如在引入新课时,要认识哪几个新朋友?让学生根据图画猜猜看。对于小学生来说,其猜想可能是错的,但重要的是敢想。教师要创设一个相对宽松民主的环境,鼓励学生思考、讨论,让他们自由想象,以拉近师生的关系,激发学习的热情,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课堂教学毕竟是学生学,如果光老师“讲”,学生就始终处于“听”的被动地位。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讲”,老师“听”呢?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况且现在,我们已不能把我们的学生当做“○”来看待。做为教师,我们应当了解他们的了已有知识基础。基于这种思考,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讲的教材内容可采取让学生去讲,让学生探索其究竟。如在教学ai ei ui的读音处、音节的拼读时,我就大胆采用让学生自己讲、拼的方法,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原有的认知水平,通过反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展现自己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激起自主学习的热情。

3、把评的权利推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多由老师来评判学生正误、优劣,信息渠道限于“师”对“生”的单向流动,多数学生思维处于“停止”状态。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进取的主体意识,教学中我常常把评的权利推给学生。积极利用促成评价的诱导模式组织学生讨论。比如在本课中:“你认为他拼得对吗?”“你觉得他写得怎样?你有什么看法?”等问题,把学生推向了评价席,就能促使其在课堂上专心地听、积极地想、大胆地说,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时,我还让学生把老师纳入评价范畴,对教者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评价,一旦发现不妥,可提出异议并陈述理由,以体现师生间的平等,使课堂成为大家直抒胸怀的“自由天地”。

4、把练的选择留给学生:

作业是学生课业负担轻重的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负担过重,往往是由于老师布置的各种各样过多的机械性作业造成的。因此,为了真正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针对班级中学生基础不同的现象,课堂练习时,老师应考虑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安排一些弹性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己选择,以便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参与效果。如在抄写“ai ei ui”时,如果让每个学生都抄得很多,学生势必会产生厌烦情绪。如果选择比较灵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书写情况,有针对性进行练习,他就会用心地去书写。这样既能使学生得到应有的训练,又不使完成作业违规超时。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而且在下次练习时他反而会更细心、认真的。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和个性。而每个学生既是活生生的主体,又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和体现者。因此,作为设计者、组织者的教师,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培养出“会学习、会生存、会创造、会开拓、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