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第九册:《金色的鱼钩》教案

新学网

      教学要求

      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这个感人的故事。

      二、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神态的描写等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情感,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三、练习速读法,简要复述课文故事。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神态描写等重点语句,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对革命战士产生敬仰之情。

      教学时间:

      建议教学1—2课时

      学习准备:

      一、预习:读通课文,查字典认读生字、新词。

      二、学生搜集长征资料。(长征的诗词、歌曲、故事、图片等资料)

      三、教师准备红军过草地的视频。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935年秋天,老班长接受了————的任务,在被饥饿威胁时,老班长宁可———也要——的故事,表现了老班长_____ _____的崇高品质。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 )、( )的老班长

      4.学生搜集长征和红军过草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你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吗?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今天的新生活是革命战士用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就去《金色的鱼钩》中认识一位可敬的红军战士。(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交流预习。

      1.给划线字拼音。

      颧( )骨 两鬓( )收敛( )

      作( )料 瞻( )仰 严峻( )

      夜色弥( )漫 奄( )奄( )一息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935年秋天,老班长接受了————的任务,在被饥饿威胁时,老班长非常———在河边洗衣服时想到了————的好办法。为了让三个战士走出草地,老班长宁可———也要——的故事,表现了老班长_____ _____的崇高品质。)

      3.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 )( )的老班长。

      (三)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利用文中表现这一顺序词语“一天”“以后”“第二天”“挨了一天又一天”“这天上午”等,把每部分内容用一些小标题似的语句归纳出来,然后练习讲故事。

      ①1935年秋天,红军过草地的路上,老班长接受照顾三位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任务。

      ②他们受到饥饿的威胁,老班长非常着急。

      ③老班长开始给病号们钓鱼,增加营养。

      ④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感动小梁。

      ⑤逼战士喝鱼汤鼓励病号。

      ⑥老班长病倒拒喝鱼汤献生命。

      ⑦“金色鱼钩”代表革命精神。

      4.交流长征资料

      三、速读自悟,感受人物品质。

      老班长在三个病号受到饥饿威胁时的焦急,看见小鱼时的喜悦,秘密被我发现时的支吾,给我们讲革命道理时的严肃、严厉,走到草地边缘时的兴奋,病倒拒喝鱼汤时的坚定,种种不同的表现,表达了共同的主题——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一)关注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情感,感悟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1.速读课文,勾画词语,用关键词批注

      (提示:学生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2.全班交流。

      (二)分角色朗读,指导朗读。

      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刻画了老班长高大的形象。教学时设计学生对话的环节,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对话、品味人物的心理教师及时的指导朗读,用朗读加深情感,感受人物高大的形象。

      预设点:

      1.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注意“猛抬起头”、“支吾”,加强重读)

      2.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搂”与“轻声”体现了什么?)

      3.“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痛苦的读出老班长因缺乏营养而有气无力的悲惨状况。)

      4.“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读出痛苦和愧疚)

      教师伴随(悲壮的音乐)深情朗诵:一位可敬的老班长,这么无私的老班长,就这样走了,苍空为之动容,大地为之震颤,此时一切都显得如此静寂,只留下我们声声的抽噎,很久很久……(放映长征过草地的视频。)这是一枚长满红锈的鱼钩,这是一枚闪着金色光芒的鱼钩。它是革命精神的化身。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搜集长征的故事、书籍,实现阅读的深化和内化。

      长征,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期间涌现出的一个个象老班长一样的平凡的英雄无一不让我们感动。建议学生课后阅读长征的故事、书籍。

      教学时教师讲述自己童年时阅读革命故事、书籍的经历。

      板书

      时间顺序 :(“一天” “以后” “第二天” “挨了一天又一天” “这天上午”)

      老班长——语言、外貌、动作、神态描写——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金色”的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