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金店与零售商拼起了低加工费##金饰销售大起大落#面对金价回落,国内多家金店负责人感慨“五一”假期金饰销售相当清淡。多位金饰加工企业人士向记者感慨说,今年以来,金饰销售需求经历“大起大落”。

“2月春节假期前,下游金饰零售商的积极备货,令我们差点应接不暇,但3月金价启动飙涨行情后,来自下游金店与金饰零售商的金饰订单大幅跳水回落。”上述金饰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较大规模的金店每月要备货约10公斤金饰品,但3月以来,他们的备货量仅有2—3公斤,且“五一”假期前的金饰补货热情尤其疲弱。

这位金饰加工企业负责人直言,这也造成不少金店与金饰零售商开始“比拼”加工费。

一位水贝地区金店人士告诉记者,相比其他地区金店即便给出各种金饰品价格优惠,但仍将金饰品加工费努力维持在约百元/克,水贝地区个别中小金店竟然将古法金饰品加工费调降至3—5元/克。

他直言,在国内其他地区金店金饰品销售相对冷清的情况下,水贝地区凭借较低的金饰品单克销售价格(因为金饰品加工费大幅调低),仍能吸引众多消费者前往购买黄金,令当地部分商场调高金店柜台租金,成为当前金饰品销售清单环境下的一大“奇特景象”。

这也引发不少金店好奇——在将古法金加工费降至3—5元/克后,这些金店如何盈利?因为这个加工费意味着他们很可能赔本赚吆喝。

记者多方了解获悉,不排除这些金店背后的金饰加工企业可能此前在黄金价格相对较低时,通过贷款采购了一批黄金原材料,如今他们通过大幅降调加工费(令金饰品单价较低)加快销售力度,迅速回笼资金偿还贷款,而此前较低的黄金原材料采购价格,也让他们有较大的获利空间填补加工费大幅降调的“损失”。

“但是,这类金饰品(加工费仅有数元/克)总量不会很大,很可能是一些中小金饰加工企业为了回笼资金而采取的低价促销措施。”前述金饰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在金价高企环境下寻求新的金饰销售空间(以增加金饰加工费收入),目前越来越多水贝地区金饰加工企业纷纷加大重量较轻、单件价格较低的硬足金饰品生产力度。

所谓硬足金,主要是通过工艺创新增加金饰品硬度,从而令金饰加工企业使用更少的黄金材料,制造更多款式与更加轻量的金饰品,既能满足消费者对金饰的佩戴需求,又能降低金饰品价格以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预算。

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也显示,一季度,国内18K与22K金饰产品的市场份额持续被硬足金产品蚕食,尤其是在当前消费者日益重视金饰投资保值属性的情况下。(21世纪经济报道) #金价跌到5字头消费者不买了#
欢迎新用户

正在加载,请稍候...

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

  • Ü简介: 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报料邮箱:zgxwzkwb@163.com;版权所有:《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T友情链接 中国新闻周刊网
更多 a
2774关注
62242244粉丝
214382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