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24-05-14 15:14发布于 浙江 来自 iPhone 14 Pro已编辑
我觉得《歌手》这次舆论的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庶民幽默被宏大叙事抢夺的过程。

我是绝对不赞成去骂那些最早造出各种《歌手》梗、那英梗的网友的,一开始的那些梗比我们大部分国产喜剧片可有意思多了,它们就是奔着讽刺去的,讽刺华语乐坛的青黄不接;讽刺我们的歌手自己跟自己玩太久,落后世界太多;讽刺我们歌手都靠着“中国人多”吃饭,不思进取;讽刺华语乐坛不修音直播都没几个人敢来。

它们和民族主义一点关系都没有,恰恰相反,放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里它是有些“反”的,是灭自家志气。

本身这个舆论方向是很好的,因为它和我们平常嘲讽中国电影、中国男足一样,是怒其不争,怒其不争的本质是希望它好。所以开完玩笑之后,顺势我们都会再借着热点,聊聊这些领域和世界的差距在哪,怎么导致的,怎么追上去,怎么发挥鲶鱼效应。

我不懂音乐,但连我都能听出来,唱法,影响力,开放性,多样性,世界级歌手的数量。这些我们都是落后世界一流很多的。

还有很多话题可以聊,短视频对于大众音乐审美的负面影响; 我们有好歌手,但为啥都红不了?

但这些讨论这次我是没看到的,除了丁太升那个视频之外,也没有任何相关的有规模的声音。幽默的力量被带向了另一个更粗暴,也更奇怪的方向——请战,保家卫国。

一方面是艺人,我发现明星对于庶民幽默的理解不止在这一个事情上体现出了一种很大的误解,韩红那几个真的有实力的就算了,剩下的很多都是听不出网友一开始就是在嘲讽ta们组成的华语乐坛呢,一个一个请战,还觉得自己特光荣。

还有一群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网友,它们最怕的就是发现我们和别人的差距,看到鲶鱼进来了,得想方设法弄死。整天八国联军,却不记得清朝是死在天朝上国的梦里的。

朋友们,没有任何人真的要来侵略我们(人家还是我们邀请来的),你靠中国人自己的投票打赢俩外国人,对整个华语乐坛的发展没有任何助益的。

遮羞布已经掀开一角了,别让有些人再给它盖回去。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