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中國圖象史》致讀者(彭德)
盾乙2022-04-12 投诉
阅读数:19955

​​书 名

本书取名《中国图象史》而不是《中国美术史》,在于“美术”容易引发歧义。美术是日本学者用汉语翻译fine art杜撰的术语,特指悦目的造形艺术。比如大村西崖在1901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史》,内容涉及书法、绘画、雕塑和工艺四门,侧重悦目的作品。它使得“美术”这个新词在中国广泛采用,对中国视觉艺术研究、出版、创作、评论、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沿袭至今。所有不悦目的对象,在理论上都被排除了,包括其他艺术门类能表现的各类精神现象和物态现象,从而使得造形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变得无比狭隘。在艺术迅猛发展的当代,美术正在变成死词。从大村西崖的《中国美术史》问世到今天,一百二十年过去了,美术这个词应当废止了。

中国的图象一词,不同于中译本西方图像学中的图像。图是二维的,象则包含一维的爻象和三维的物象。在中国,象的所指对象总涉天象、地象、人象、物象。绘画艺术门类即包括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和器物画等。西方图像学缘自圣像学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宗教人物。两相比较,象是属概念,像是种概念。

中国古代职官分六类,第六类的长官是司空。司空掌管营造,包括建筑车船和各种礼器与用具的制造,掌管朝廷礼服制作,管理上百类的宫廷工匠。司空所管对象,几乎都同工艺有关。工艺这个词,本书指的是工匠的手工艺术。中国八大美术学院通用的“工艺美术”,是一个语义重复的合成词,即“工匠手工艺术的美的艺术”,显然需要更正。《考工记》记录的宫廷工匠,作为世袭的国工,是专门为帝王服务的顶级工匠。他们决定着每个朝代的顶级工艺对象的文化内涵和技术水平。

术 语

中国图象志和图象学,必须改变以往“中国美术史”的术语。分述如下。

符号更正为形符或符图。符指图形、图案、纹样等视觉形态;号指言说和歌曲之类的听觉形态。用符号一词剪裁中国图象,容易产生误解。

造型改称造形。造型可用于建筑、工艺和雕塑,用于书画显得别扭。

弃用图腾一词。图腾(图腾柱)一词是英语Totem的音译,相应的古代汉语同义词和近义词,有徽识、族徽、望柱、望表、华表等。本书采用徽识或望表。

色相改称色象。道教典籍中的色象,与佛经汉译的色相同义:色指事物和精神,象或相指形态。它们同现代色彩学的汉译名词“色相”判然有别。从字面上看,“色象”能涵盖色彩和物象、色彩和形象、色彩和意象,能体现中国色彩的实际面貌。古代的颜色词,红订正为赤,蓝订正为青。青、赤、黄、白、黑是中国古代五色系统的正规称呼,贯穿历史时代,从《史记》到《清史》,不曾改变。赤为正色,即大红色;红为间色,即浅赤色。蓝是制作青色的原料。唐代前后,赤与红、青与蓝,两者常常混用,但正规的文献不会混淆。

图 片

相对以往偏重文字描述的“美术”史著作,本书重视图象。选图站在世界图象史的角度,强调独特,也关照传统,不忽视常例。比如三千年一贯制的礼教图象,变化不大却支配着中国人的视觉。本书介绍中国工艺图象,不首推晚于西亚的彩陶艺术和铸铜艺术,绘画不标榜晚于西亚的汉代石刻画像。已往中国图象史图录,受考古学、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民族学以及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降低艺术标准,比如曾经被重点推介的作品,诸如形态平庸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和商代大型铜器,还有制作粗糙的民间艺术,均不予以推介。

图片说明词,作品收藏处通常只标明博物馆所在的城市,不标明所在的国家名。国名很难持久,而城市名称常常会延续千年甚至更长时间。

方 法

在众多学者眼里,中国没有逻辑学。的确,古代中国没有西式形式逻辑和思辨逻辑,却有一套包罗万象的时空逻辑: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宙的中心是人民,人民的中心是帝王,帝王的主宰是宇宙,即无边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由此组成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和宇宙模式。也是中国政治逻辑、社会逻辑、图象逻辑的框架。其模式包括天宇的星宿对应大地的州郡,对应宫廷的布局。易学八卦作为圜宇的解释系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阴阳五行学是时间的操作系统,它以农业文明“春种秋收、夏长冬藏”周而复始的方式为参照,按木火土金水“五德终始”的逻辑循环不已。尽管历代皇帝都渴望并毕生追求永生,但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始终战战兢兢地面对生死和天灾。每当发生日食、地震等巨大灾祸,都被视为天地的警告,诚惶诚恐地向上帝呈报“罪己诏”。因此,中国古代图象都是敬天法地并围绕帝王形成的视觉现象。这也正是本书遴选图象的基本依据。

本书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清代。从远古到清代,中国图象的背景始终是农业文明。周而复始的农业文明造就了几千年一贯制的艺术图象。本书试图将这些图象放在人类图象史的层面,找出其独特之处。因此,本书的重点不在形态与技法分析,而是强调同图象史平行展开的文化史,注重对文化和图象知识的整合,倾向总体的和系统的研究方法。这不是时髦的研究方法,却是研究中国图象贴切的方法。因为古代中国尽管频繁改朝换代,总体的文化背景却不曾根本改变,自上而下组成的社会形态不曾根本改变,以宫廷为样板和以传统为轴心形成的图象面貌和特征一直在强烈地呈现。其文化框架统摄天地人,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秦始皇陵西边随葬坑出土了涂白的铜马车,马为四匹。按五行框架,西方对应五色之白,对应五数之四,对应五时之秋,对应五常之义,对应项可多达上百种。又比如汉景帝阳陵东边随葬坑出土了涂青的陶马,马为八匹一行。按五行框架,东对应五色之青,对应五数之八,对应五时之春,对应五常之仁。这种总体的系统的控制方式,在世界各地同时段的文明史上找不到先例。

 彭德 2021年3月于西安美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