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一直在路上

微博 2021年12月27日

      2021年,我的年终总结

      ​​

      2021年是疫情发生后的第二年,这一年我有计划的抵达了很多有趣的目的地,也乘坐了很多饶有趣味的火车

      一份简短的年终总结,献给走在路上的自己

      01

      1月的主题是冰雪,而2021年的运转,则始于一场跨年旅行

      在从济南前往威海的旅途中,我特地选择了那趟国内唯一现存的RW25B。冬日的暖阳惬意的洒在橘红色调的车厢里,仿佛置身夏日的午后,而车窗外却是一派雪国风光

      车窗内与车窗外

      而后,我和好雨、心志二人一起前往蒙东地区。蒙东七日,-37°C的极寒、齐腰深的大雪、呼啸而过的雪国列车,构成了那个冬天最难忘的记忆

      这是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东郊的司明义大桥,是经棚展线的一部分,展线坡度很大,货车均采用双机牵引,内燃机的轰鸣声响彻山谷

      从集通铁路前往呼伦贝尔的火车上,窗外的雪国风光

      牙林铁路是这次旅行的重要目的地,这条铁路深入大兴安岭林区,串联起林区的各个乡镇,许多区段都有着西伯利亚的感觉

      岭北站北侧的大弯道是牙林铁路最经典机位,四季之景皆不相同

      海拉尔-哈尔滨 K7095次驶过岭北大弯道

      伊图里河,伫立在雪中的工务人员

      牙林铁路的终点是满归,一个人口只有千人的小镇,4181/2次是大雪封山后唯一的交通工具

      是日,4181次过静岭,朝着林区深处的满归镇驶去

      03

      3月下旬,蒙东春雪,再访集通铁路

      1820次行驶在化德-二道沟区间,几个月后,集通铁路的平原区间大量立杆,这个场景也再也不复存在

      集通铁路大板机务段内的党员初心号,那天有很好看的晚霞

      还顺带探访了更为神秘的霍白铁路,荒凉的宝日格斯台大桥需要从公路边徒步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但竟可以拍出青藏铁路的效果,也许自然的荒凉和苍茫都是共通的吧

      这是真正的草原列车,K2011/2/3/4,从呼和浩特开往乌兰浩特,途径之处尽是无人区和大草原

      04

      四月的太焦铁路,橘子和B改D在太岳山中穿行,那里有着好看的红崖地貌

      回程遇到了北京站的日出,拍到了此后很少开行的Z79/80/1/2次

      05

      五一假期去了福建,鲤城泉州,古朴的开元寺,南派古建

      从泉州到漳平,体验了漳泉铁路上的通勤车,48031/2次,这趟列车从泉州出发时已接近傍晚,无奈大半乘都是黑夜,留下的照片不多,只得另寻乘坐它的机会了

      48032次行驶在感德-福德区间,车厢里唯一的灯光点亮了黑夜的旅程

      三明到来舟段的老鹰厦铁路早已停办客运,这段铁路沿江而行,沿途人口稠密,但我却是通勤车上唯一的乘客。不限高的窗户可以很轻易的探出大半个身子,有缝钢轨的声音哐当哐当,这样的慢火车充满了生活的味道

      ​

      5月末,吉兰泰铁路,检测列车行驶在乌兰布和沙漠中,近处沙丘的纹理有海滩的感觉,或许这里曾经是一座大湖

      进入夏日的贺兰山区寒气不减,这里终年干旱,难以见到一丝绿色。小票车的终点是汝箕沟,一个停满了矿山机械的废弃煤矿,早已变成了无人区

      06

      草原盛夏,沿着霍白铁路更进一步,便是通向中蒙边境的珠珠铁路。三天两夜的旅途,是草原追火车的夏日

      ​08

      暑期最重要的行程是抢救黑龙江省东部的非空绿皮火车,事先我并不知道这些火车会不会升级或者停运,但后来发生的一切,都让这次旅行变得不可或缺

      事先曾了解过那边不少颇具特色的慢火车,但牡丹江开往长汀镇的6285/6/7/8绝对是意外之喜。

      这趟火车的里程只有短短74km,一半以上都是景色平淡的滨绥铁路,不过当火车从敖头站转入火龙沟线行驶时,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

      火龙沟线沿着海浪河溯流而上,时而靠近水面,时而穿越城镇,窗外的每一帧都美如画面

      返程的火车从长汀镇开出,旅客大都携带者土特产去城里赶集。一位中年女士她带的向日葵很特别,吸引我驻足

      佳木斯开往乌伊岭的6271/2/3/4次是一趟“长途”绿皮车,长达410km的旅程要花上差不多9个小时,我们是唯二坐完全程的旅客

      夏日慵懒的午后,6272次在密林中穿行,在天然的阴凉下熟睡的旅客

      南乌线的夏天,绿色很有层次

      返程从南岔下车,特地考察了已经废弃的南岔扇形车库

      这是伪满时期的建筑遗存

      佳木斯扇形车库前并排停靠的火车,像城市雕塑一样高大威武

      ​09

      ​

      9月,率先入秋的是大兴安岭岭西地区。

      这个月,我重访了牙林铁路,看到了金色的秋天

      白阿铁路,检测车行驶在湖畔

      6237/8/9/40次是秋天的第一趟绿皮火车,清晨,列车从海拉尔站驶出,在滨洲铁路上迎接日出

      6240次驶下中国铁路第一坡,这段铁路是詹天佑“人字形”铁路的小兄弟,博林线在这里翻越大兴安岭主脉

      秋天的大兴安岭已十分寒冷,气温常常跌破零度,这也是一年中观赏秋景的最佳时刻

      4193次列车驶过岭北大弯道,正前方的山头便是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几日后,哈局巡检57203次驶过此地,好雨替我记录下了这经典的画面

      列车驶过图里河森林公园,铁路两旁是成捆的草卷和金色的树,宁静祥和

      甘河站内交汇了一列货车,伊加铁路等林区铁路常常开行这样的小编组列车,灵活轻便,但也暗示着林区的人口流失和日益衰落的现状

      吉文站,我们告别了4193次,4193次也在三天后永远的告别了我们

      10

      10月,秋高气爽,停靠在承德站的通勤57041次,

      夕阳西下,Y513次行驶在京承铁路沿河区段

      10月初,传出哈局将要大面积升级非空绿皮车的消息,所以我又第四次前往黑龙江省,送别那些即将停运的慢火车

      暮色时分,牡丹江开往东京城的K7296次列车驶入石头站,明亮的头灯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几天后,东京城小票升级完成,开窗欣赏牡丹江的日子也画上了句号

      K7296次行驶在牡丹江畔,日落后的余辉出现在天边,也倒映在波澜不惊的江面,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火车的鸣笛声从遥远的河谷中传来,不一会儿,一列短小的火车便出现在了画面中,它驶过江边的水坝,在一个叫石头的车站前停了下来,风铃摇晃 清脆响,江边的小村庄 午睡般安详

      而后,我来到了老穆棱镇

      这里曾是中东铁路上的重镇,如今已形成了一座规模很大的机车封存场,但越来越少的年轻面孔和尴尬的地理位置,使得它褪去了往日的风采

      年轻时翻山越岭的它们缓缓停了下来,肩并着肩,分享着走南闯北的故事。尽管还保持着整装待发的模样,它们再也不会轰鸣着向前。奔向远方的工作,就交给年轻的后辈去完成吧。

      这段《航拍中国-吉林篇》有关大安北的解说词,形容这里也同样适用

      这次旅行也完善了此前对扇形库的考察,建于伪满时期的北安扇形车库,几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2021年有关东北的旅行就告一段落了,怀旧与迷茫成为了系列旅行的主基调。一方面,东北地区有很多老铁路老建筑令我着迷;另一方面,我也亲眼目睹了东北地区某些城镇年轻人口稀少,发展活力不足的现状,东北的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1

      11月,北京地铁1、八贯通后,地上段的车型一下子丰富了起来,收下地铁与北京CBD的合影

      11月5日晚北京下了初雪,于是便拍到了人生中第一张青龙桥雪景,颇有雪国列车的感觉

      将于年底开通的北京丰台站,实景图已与渲染图不相上下,是一座兼具功能性和设计感的现代化铁路客站

      北京丰台站前驶过的普速车,这一场景也即将作古

      12

      12月,太焦铁路红崖地貌

      华北的冬日分外苍茫

      孝柳铁路穿行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背景是吕梁山下的焦化厂

      ​

      2021年的运转到此就告一段落了,一年的回忆其实也很难用短短的几千字和几十张照片描述完整,但能够形成文字的记忆,也是其中最值得回味的。

      后疫情时代的旅行更像是在开盲盒,珍稀每一次外出的机会,留下那些不可或缺的决定性瞬间,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