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的意思和解释

注益网

      释义

      「背水一战」的「背水」,就是背对着河流,毫无退路的意思。「背水一战」比喻抱着必死的决心,奋战取胜。※语或本《尉缭子.天官》。△「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典源

      ※《尉缭子.天官》梁惠王问尉缭子曰:「黄帝刑德,可以百胜,有之乎?」尉缭子对曰:「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谓天官时日阴阳向背也。黄帝者,人事而已矣。何者?今有城,东西攻不能取,南北攻不能取,四方岂无顺时乘之者邪?然不能取者,城高池深,兵器备具,财谷多积,豪士一谋者也。若城下池浅守弱,则取之矣。由是观之,天官时日,不若人事也。案《天官》1>曰:「背水陈2>为绝纪3>,向阪4>陈为废军5>。」武王伐纣,背济水向山阪而陈,以二万二千五百人,击纣之亿万而灭商,岂纣不得天官之陈哉!
      〔注解〕
      (1) 《天官》:古代泛论阴阳、干支、天文星象之书。
      (2) 陈:音ㄓㄣˋ,同「阵」,军队之阵列、部署。
      (3) 绝纪:或本作「绝地」,毫无生路之地。
      (4) 阪:山坡。
      (5) 废军:无战力之军。

      典故说明

      「背水一战」原作「背水陈」。战国时,梁惠王问尉缭子说:「我听说黄帝有刑德之说,靠它可以百战百胜,有这回事吗?」尉缭子说:「不是这样的,黄帝的刑德之说,是指用武力讨伐敌人,用文德治理天下,和国君所要追求的流年方位无关。假设今天有一座城池,用什么方法都攻不下来,如果按阴阳五行,难道没有任何吉时是适宜攻城的吗?其实这座城会无法攻破,完全是因为它的防护坚固,城内兵器完备,粮食物资充足,又有豪杰之人同心协力的固守。如果不是这样,城就很容易攻下了。这样看来,要找良辰吉日不如多花心思在行动策略上。《天官》中曾说:『背靠着水部阵,等于是把部队置于死地;面对着山坡摆阵,简直是自废兵力。』但想当初武王伐纣时,就是背着济水、面对牧野山坡列阵,以二万多人的兵力,去迎战纣王的数十万大军,那纣王不是得了《天官》书中的阵式之利,必胜无疑吗?但是后来武王仍然打赢这场仗,灭了商朝。所以能百战百胜并不在于选对良辰吉日,而完全是人的努力。」这里提到了「背水陈」,也就是「背水布阵」的意思,可能就是后来「背水一战」这句成语的出处,用来比喻抱着必死的决心,奋战取胜。

      书证

  •       01.宋.谢翱〈文房四友叹〉诗:「荆山风雨朝暮号,璞在吾怀足何罪?恨不雪耻酬诸姬,背水一战汉为池。」
  •       02.宋.秦观〈将帅策〉:「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       03.元.刘埙〈书南居陈君丁亥集后〉:「淮阴,汉大将,以背水一战传;公瑾,江东豪杰,以赤壁一捷传。」
  •       04.明.王翰〈过韩庙〉诗:「西来铁马疾如风,魏豹就虏犹儿童。背水一战赵壁破,飞书才入燕城崩。」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抱着必死的决心,奋战取胜。见背水阵条。如:今天这场比赛一定要赢,大家要背水一战了!

      【背水一战】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比喻抱着必死的决心,奋战取胜。参见「背水阵」条。如:「今天这场比赛一定要赢,大家要背水一战了!」

      【背水一战】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背临河水摆下战阵,原指临敌时后退无路的拚战策略。古书中有「背水阵」的记载,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传》。后引申指陷入绝境中的决死战斗。
          【造句】今天这场决赛,如想晋级,只有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背水一战

      目录

  •       1出处
  •       2故事
    •       2.1解释
  •       3词义
    •       3.1近义词
    •       3.2反义词
  •       4造句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故事

      韩信攻打赵国军队时,在井陉口背水列阵,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激励将士拼死奋战,结果大破赵军。背靠着河流作战,后无退路,只有决一死战才能生存。

解释

      比喻在绝境中为寻求出路,与对方决一死战。

词义近义词

      破釜沈舟、背城借一、背城一战、济河焚舟

反义词

      落荒而逃、不战而败

造句

      事到如今我们只能背水一战,非赢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