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newxue.com提供.

《积累与运用(一)》教材理解 《积累与运用(一)》教材简析

新学网 > 语文 >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积累与运用(一) >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次“积累与运用”安排了六个方面的内容:“温故知新”引导学生认识“引用”的修辞手法,并学着运用;“语海拾贝”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积累古诗名句,感受古人们丰富细腻的情感;“互动平台”通过朗读交流,了解课文“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的好处;“口语交际”引导学生畅谈旅游见闻,表达独特感受;“习作百花园”结合口语交际,选择旅游中难忘的见闻,写出真情实感;“自主阅读园地”在阅读中,进一步体会“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的好处。

建议本课用3~4课时。

解读与提示

“温故知新”:在写作当中,有意“引用”现成话(语录、诗句、成语、格言、熟语)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引用”。习作时,为了突出主题,“引用”一些名人名句,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语海拾贝”: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可以遮断人们的视线,但却阻拦不了人们对中原沦陷地区的关怀与想念之情。暗示南宋统治集团可以设置重重障碍,把祖国分裂成南北两半,但却无法阻挠人民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选自宋代辛弃疾的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全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也表示: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内心的无奈感受。

选自李商隐《五绝·登乐游原》。全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选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全诗: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词选自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进而想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

“互动平台”:“层次清楚,段落分明”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易于理解。阅读时,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把握文章的条理。习作时,运用这种表达方法,可以使文章思路清晰,表达有序。

“口语交际”:让学生围绕旅游见闻,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作适当提示,要求学生表达要有条理,语调适当。

“习作百花园”:本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让学生选其中的一个内容写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可适当提示:旅游时,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怎么样?旅游中有何惊险的经历等。

“自主阅读园地”:本文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描写了肖邦的小屋,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第1段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这美丽的花园与肖邦的音乐般配。接着每段围绕“这美丽的花园与肖邦的音乐般配”,描写了各个季节的花园景色与音乐结合的景象。第2段写春天,“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第3段写夏天,“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成熟的作品。”第4段写秋天,“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就像奏鸣曲那令人难忘的结尾,招来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第5~7段写冬天,“望着积雪压弯了的光秃秃的树枝、黑洞洞的窗口,你就会感到,你是和肖邦在一起,你是和肖邦促膝谈心。”

本课建议教学时间为3~4课时。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