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榴寄元九好词好段好句 经典语录

新学网

      文章作品:山石榴寄元九

      文章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档案资料:唐代诗人

      山石榴寄元九摘抄山石榴寄元九经典语句 共收录山石榴寄元九的好词好段好句4条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见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山石榴:即杜鹃花。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嫫(mó模)母:古代丑妇,相传为黄帝妻。这两句大意是:在百花之中山石榴(杜鹃花)是花中的美女西施,芙蓉、芍药之辈在山石榴面前都成了丑妇嫫母。在中国十大名花中,杜鹃花排位第六。杜鹃花有映山花、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等许多别名。它种类多,花期长,五颜六色,璀璨夺目。春暮繁花似锦,夏日茂密青翠,秋冬又有色叶,四季可赏,在所有观赏花木中,堪称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的花种,因此赢得人们的喜爱。白居易尤其钟爱杜鹃,说:~”,还说过“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为了突出杜鹃花的鲜美艳丽,作者用比喻、夸张、对比、衬托等手法,产生很强的表达效果。从诗人鲜明的褒贬中,可知杜鹃花之美了。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山石榴寄元九名言语录

      见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这两句大意是:山石榴花绽开,好像太阳映照在血球上,红艳欲滴;摆动摇曳的山榴花,又如风中翻滚的火焰,炽灼烧人。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突出山石榴如血似火的鲜红颜色,形象逼真,且富有动态感。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山石榴:杜鹃花的别名。九江:地名,即今江西省九江市。杜鹃:候鸟名。这两句大意是:九江的阳春三月,有杜鹃鸟飞来,一声声啼鸣催开一枝枝山石榴花(杜鹃花)。阳春三月,杜鹃来,山榴开,此为同时;杜鹃啼血,山榴鲜红,此为同色。作者根据杜鹃啼血染红杜鹃花的古老传说,验证眼前看到的实景,于是说杜鹃鸟一声啼叫“催得”山榴一枝枝开放,艳红如血。白居易此名句和李白的名诗:“蜀国曾闻子规鸟,宜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都是把鹃鸟之鸣和鹃花之开联系起来构思创作的,但却各异其趣。

      泪痕裛损胭脂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裛(yì义):通“浥”,沾湿。损:减损,破坏。红绡(xiāo肖):红纱。这两句大意是:山石榴带着雨露绽裂开来,好像泪痕沾湿并洗掉了女子脸上的胭脂,又如剪刀裁破了红色的纱巾。突出山榴鲜红的颜色,比喻很巧,形象逼真,且富有动态感,可用来描写山榴在雨露中绽开的样子。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经典语句

      《潮》

      《重赋》

      《七夕》

      《轻肥》

      《买花》

      《策林》

      《蚊蟆》

      《村夜》

      《古剑》

      《闻虫》

      《闺妇》

      《宴散》

      《杜陵叟》

      《白云泉》

      《小桥柳》

      《红线毯》

      《李白墓》

      《母别子》

      《东城桂》

      《妇人苦》

      《采诗官》

      《折剑头》

      《暮江吟》

      《花非花》

      《长恨歌》

      《琵琶行》

      《放旅雁》

      《南浦别》

      《牡丹芳》

      《天津桥》

      《卖炭翁》

      《天可度》

      《和松树》

      《乌夜啼》

      《观刈麦》

      《河亭晴望》

      《问刘十九》

      《金针诗格》

      《杨柳枝词》

      《湖亭望水》

      《白孔六帖》

      《放言五首》

      《南潮早春》

      《与元九书》

      《冷泉亭记》

      《新制布袭》

      《慈乌夜啼》

      《池鹤二首》

      《春题湖上》

      《大林寺桃花》

      《钱塘湖春行》

      《有木诗八首》

      《池上竹下作》

      《赋得听边鸿》

      《丘中有一士》

      《禽虫十二章》

      《选将帅之方》

      《效陶潜体诗》

      《夜入瞿塘峡》

      《寓意诗五首》

      《井底引银瓶》

      《题元十八溪居》

      《江楼夕望招客》

      《为人上宰相书》

      《邯郸冬至夜思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请行赏罚以劝举贤》

      《初领郡牧,衙退东楼作》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除李爽简西四川节度使制》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

      《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高及下邦弟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