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坐标表示平移 人教课标七年级下册

新学网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数的角度刻画了第五章平移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内容安排顺序上,先研究点的平移,再研究图形的平移,由简单到复杂,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采取自主探究和总结归纳两种形式,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能用坐标表示平移变换,能根据图形的平移写出点的坐标,反之能根据点的坐标的变化判断图形的平移。

      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

      1.通过研究平移与坐标关系,使学生看到直角坐标系是数与形之间的桥梁,从中感受数与形的相互转换。

      2.通过“探究”、“思考”、“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及探索与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归纳发现平移变换与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一数学活动过程。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式)

      五、教学媒体:投影仪、坐标纸

      六、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在第五章中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平移,本章我们又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知道直角坐标系是研究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研究图形的平移呢?

      板书课题: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授新课

      1、探究点的平移与坐标的变化

      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科书中第100页“探究”栏目的内容,在自主探究和共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填写下面的表格,并回答所提问题(可自己准备坐标纸)。

平移前的点

平移方向与单位长度

平移后的点

A(-2,-3)

5

A1( )

A(-2,-3)

4

A2( )

A(-2,-3)

A3( )

A(-2,-3)

A4( )

      问:你从刚才的探究中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进一步的探究,然后填写下面的表格。

平移前的点

平移方向与单位长度

平移后的点

      问:你上面发现的规律还成立吗?

      2、归纳一般结论

      在前面对特殊情况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启发引导,由学生归纳出一般结论,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平移前的点

平移方向与单位长度

平移后的点

A(x,y)

a

A(x,y)

a

A(x,y)

b

A(x,y)

b

      3、探究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科书中第100页的例题内容,然后,按题目要求在101页图3.2-4(1)中画出图形,并回答所提问题。

      4、变化题目。

      请同学们思考101页“思考”栏目中的(1),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5、归纳一般结论。

      在上面探究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归纳出一般结论,并填写102页“归纳”栏目中的空白处。

      6、继续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书中101页“思考”栏目中的(2),学生在坐标纸上画图,探究结论,然后教师组织讨论、交流,各自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三)课堂练习:102页练习

      七、小结:先由学生谈收获和体会,充分交流,然后由教师补充完整。

      八、作业:习题3.2,复习巩固1-4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