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

新学网

      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 二姜小学 张庆安内容:苏教版数学十一册 115-118页 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的特征和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2、 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和半径。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用圆规按要求画圆学法指导:动手操作,结合观察、分析、推理和验证教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一套;2、 教学圆规。学具准备:长方形纸、圆规、直尺、三角板、剪刀、彩笔设计理念:1、 数学来源于生活,课件中出示的几种生活中的图形都有圆,很自然的就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2、 强化操作,在操作中探究,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圆的特征。3、 运用课件,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动画的效果,让学生建立深刻的印象。4、 将知识还原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起源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活。教学过程:一、 从生活中的事物中找到圆,导入新课:1、 课件演示生活中的物体:硬币、钟表面等,从这些物体中闪动、抽象出圆,指出圆是一个平面图形。2、 师:我们以前还学过那些平面图形?指名口答,并随着学生的回答点击鼠标,出示各种平面图形。3、 对比、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其他则是直线图形。适时板书:圆的认识二、 操作、探究:1、 师:有位数学家说过:“圆是最美丽的图形”。你们想不想画出一个美丽的圆呢?2、 画圆:(1) 认识圆规,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2) 试画一个圆。(3) 交流画法;师适时板书画圆的步骤,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圆。(4) 让学生将自己所画的圆剪下,备用。3、 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1) 师:你们知道圆中的点叫什么名字吗?(板书:圆心)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这个点就是圆心呢?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来动动手、动动脑,证明这个点就是圆心。(2) 交流证明过程。(3) 课件演示证明过程:用红色闪动圆心,显示“圆心”两个字,用字母o表示;再用蓝色闪动一条从圆心到圆上的折痕,显示“半径”两个字,用字母r表示。(4) 师:我们在一个圆中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他们的长度怎样?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半径,并用字母表示。(5) 课件演示:用黄色闪动一条折痕,显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6) 师:在一个圆中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他们的长度怎样?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直径,并用字母表示。(7) 判断哪个是直径:(8)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吗?4、 同一个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1) 小组合作,并写出表示他们关系的等式,看哪个小组写得多。(2) 交流并板书。三、 运用、巩固:1、 完成117页:练一练 1学生操作,再在投影上评讲。2、 根据要求画圆:(1)d=7厘米 (2)r=2厘米学生独立完成,评讲。师:这两个圆谁大谁小?圆的大小是由谁决定的?3、 做118页第2题逐条用手势表示,交流。4、 做118页第3题(1) 尝试操作; (2)明晰道理。四、 联系生活,拓展应用:1、 谁能说说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该装在哪儿?(1) 交流; (2) 课件演示车轮在各种形状下、车轴在不同的位置下汽车开动的效果。2、 学校要重建一座圆形的升旗台,要求底面直径是6米。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怎样画出这个圆呢?(1) 交流; (2)课件演示。五、 小结全课:六、 布置作业:1、 完成练习二十四 第1题2、 画圆:(1)d=4厘米;(2)r=2 . 5厘米 板书设计:圆 的 认 识 画圆步骤: (1) 定点;(2) 定径; (3) 画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