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1年出生的名人...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ren.bytravel.cn提供.

公元1931年出生的名人介绍(4)

  • 46、
    中国科学院院士
      石元春,土壤学家。1931年2月18日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5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和农业化学系研究生毕业。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他提出了黄土高原更新世古土壤地理、分类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演替的系列提出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盐运动理论,揭示了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共存和……
  • 47、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守仪,女,海洋原生动物学家。1931年5月20日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原籍广东中山。1954年毕业于菲律宾东方大学,教育学士。1955年就读于国立菲律宾大学研究生院生物系,1956年回国。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现代有孔虫研究。60年代,合作完成浮游有孔虫分类与生态研究。70年代以来,进行底栖有孔虫研究,已描记1500余种,约占世界已知现代种类1……
  • 48、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国瑜, 地质学家 1931年9月18日生于河北高阳。1952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59年获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研究员。曾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6项目主席。 长期从事新构造、活动构造、地震构造和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在建立我国地震监测、分析预报……
  • 49、
    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江春,地衣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31年11月1日生于陕西咸阳。1955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1962年毕业于苏联科学院研究生院并获苏联生物科学副博士。1995年获俄罗斯生物科学博士。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对中国地衣分类与区系进行了广泛研究。在世界范围石耳科研究中,以多性状综合分析-述的新二属系统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并被收入1993年《世界子囊菌系统大纲》及199……
  • 50、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田波, 学家,1931年12月25日出生,山东桓台人。1954年毕业于原北农大植保系。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2001年兼任武大生科院及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4至79年研究了 与高温对马铃薯花叶型退化的作用,发现 感染后在低温条件下马铃薯产生耐病性而不发生退化。所提出的无 种薯生产方案,在我国广泛应用。1980年开展亚 研究:83年在国际上首次报导……
  • 51、
    中国科学院院士
      邹世昌,材料科学家。原籍江苏太仓,1931年7月27日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冶金工程系。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60年代负责国防重点任务甲种分离膜加工成形部分工作,对技术路线进行优选决策。70年代以后在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以及离子束材料改性、合成、加工和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
  • 52、
    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曼霁,生化药理学家。原籍河南安阳,1931年8月3日生于河南开封。1954年毕业于第五军医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长期从事化学战剂中毒及防治的生化机理研究。揭示梭曼膦酰化AchE老化机制阐明梭曼及其类似物结构与老化间的规律性发现G类毒剂的酶促合成及中毒动物体内游离毒剂的存在研究了V类毒剂对AchE的作用方式发现了需氧及不需氧两类VX……
  • 53、
    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孝威, 原子核物理及高能物理学家 1931年10月1日生于江苏无锡。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浙江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高能实验物理、生物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核医学、脑科学等方面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参加中国 、 的研究、试验,在中子点火实验和核试验物理诊断等方面作出贡献。70年代中进行我国卫星舱内空间辐……
  • 54、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江元生,男,1931年生,江西宜春人,2014年1月10日,因病在江苏南京逝世,享年83岁。1953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同年8月保送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现任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中国化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兼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计算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理论有机化学家联合会特别理事。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高分子物理化学的研究方面。他根据……
  • 55、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鹏大,数学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学家 满族,1931年5月25日生于沈阳,籍贯辽宁清原。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及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系统研究了矿产勘查中数学模型的应用。建立了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体系。在对宁芜、个旧、铜陵及新……
  • 56、
    中国科学院院士
      齐康,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1931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南京。1952年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毕业。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教授,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被评为国家勘探设计大师(建筑)。2000年荣获全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科研、设计和教学工作。最早参与我国发达地区城市化的研究及相关的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研究。二十年来……
  • 57、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母国光,(1931.1.22-2012.4.12) 光学家。1931年1月22日生于辽宁锦西。195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南开大学教授。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长期从事光学和应用光学的研究。在白光光学图象处理、光学模式识别、机器视觉、褪色胶片的彩色恢复、彩色胶片的档案存贮、黑白片作彩色摄影和显示、菲涅尔全息和串码滤波的三维目标的识别、假……
  • 58、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邵象华, (1931.2.22-2012.3.21) 钢铁冶金学家、钢铁工程技术专家。1913年2月22日生于浙江杭州。193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3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冶金硕士学位。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抗日战争期间主持新型平炉炼钢厂的设计、施工和生产。1948年起在鞍钢参与恢复生产、建立我国第一代大型钢厂的生产技术和研究开发体系,参与……
  • 59、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周永茂(1931.5.15- )核反应堆工程专家。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1955年毕业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1958年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能进修班毕业。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在反应堆工程和科技第一线从事设计、研究和建设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交给的许多核科研任务:完成了“双流程堆芯”潜艇核动力堆本体的早期设计方案;主持开展了为生产堆、动力堆、游泳池堆的燃料元件与氚靶元件的首次国产工……
  • 60、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宝珺, 地质学家 1931年9月13日生于天津。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56年该校岩石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曾任四川省科协主席、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 研究沉积地质学、矿床学、油气储层地质学等。致力于泥沙运动力学和沉积构造、岩相古地理和层控矿床学研究,将沉积成岩、岩相、构造的……
上一页
4/11
下一页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