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南郑县名人大全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ren.bytravel.cn提供.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县人物

南郑县名人录

  李郃(生卒年不详),字孟节,汉中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人。其父李颉,精通经学,做过博士。李郃先随父亲学习,后又人太学研习经籍,通晓《五经》,擅长《河图》、《洛书》、风星之术。他为人质朴,不善于显示自己的才学,在当时不为人们所了解。汉和帝即位(88),派出使者到各地察访,到益州去的两位使者,途中投宿到李郃家中,发现他学识渊博。三年后,其中一人做了汉中太守,因赏识他的才能和品德,召为户曹史。当时大将军窦……[详细]
  赵文表(?~580年)北周将领。祖籍天水西(今甘肃天水市),后徙居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其家数代为官,父赵江(或珏)历任巴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御伯中大夫、封昌国县伯。文表自幼喜欢练武,善骑射,好读书。初为宇文泰帐下亲兵,魏恭帝元年(554)随军南征,以功授都督。三年(556)正月,大将军田弘领兵南攻梁之信州(故治在今四川奉节县)赵文表出征有战功,迁为帅都督。后在蜀地行昌城郡(故治即四……[详细]
李固[] (94147)
  • 李固
  李固(94~147年),字子坚,汉中南郑(今陕西汉中)人,司徒李郃之子。他自幼好学,曾多次不远千里投奔名师,终于究览各种古本秘籍,成为名重一时的学者。“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注:见《后汉书·李固传》】州郡官吏多次举荐他做官,他都推辞不就。但他却写信劝告当时的著名隐士黄琼应诏做官,指出:“‘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注:见《后汉书·黄琼传》……[详细]
   李穆姜 本县人。东汉直臣李法(字伯度)的姐姐,安众令程文矩的后妻,生有2子。文矩病故后,其前妻所生4子对继母穆姜既恨且谤。穆姜始终以慈爱为怀,给他们的衣物和零钱,总是多于亲生子。但他们不思悔改,继续与继母闹对立。邻居劝穆姜说:“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她却回答说:“吾方以义相导,使其自迁善也。”后来,前妻的长子程兴患病多时。穆姜日夜守候在旁,为他调药喂饭,端屎倒尿,不厌其烦,终于感动了程……[详细]
王信[] (?~1486)
   王信(?~1486年),字君实,明代大将。陕西南郑(故治在今汉中市)人。父王忠在王信出生半年后战死于征北战场上,全赖其妻岳氏含辛茹苦将王信抚养成人。正统中期(约1442),王信袭宽河卫千总。成化元年(1465),积功升为都指挥佥事,守备荆襄。河南农民刘通(能力举千斤石狮,人称“刘千斤”),于天顺八年(1464)在房县(今湖北房县)大石厂领导流民起义,拥众数十万。次年(1465),刘千斤分兵攻襄(……[详细]
李孟[] (?~1321)
   李孟(?~1321) 字道复,原籍山西上党人。元朝初年,跟随在汉中做官的父亲李唐移居南郑。他7岁时就能作文,后来发愤为学,通晓经史,以“善论古今治乱”之事闻名。遂在家里教授学生,向他求学的人很多。元贞元年(1295),成帝命令各省采访先朝政绩史料时,李孟始应聘参与陕西省采访纲目的编写工作,旋经人举荐,被召进皇官辅导太子武宗、仁宗读书,为他们讲论治国安邦的道理,受到成帝的嘉奖。大德元年(1297)……[详细]
  张羽 字伯翔,本县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进士,初任传谕圣旨的行人官。正德初年,宦官刘瑾(兴平县人)以同乡笼络张羽,羽因不与为伍而受到压制。五年(1510),刘瑾谋反事败被杀,羽才升任考察山东吏治的御史。当时有个县官以权谋私,为害地方,并借故友关系求张羽向上说情,妄图升官。张羽立即奏请皇帝将其革职并问罪。武宗游猎山东时,劳民伤财以尽其乐,他极力劝止,武宗不听,将他贬为广平知府。张羽上任后,……[详细]
李鹤林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 李鹤林
  李鹤林,李鹤林(1937.07.05- )机械工程材料和石油管工程专家。祖籍湖北,生于陕西省南郑县。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石油机械用钢及石油管工程科技工作,是我国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者之一。主持研制10种新材料和几种表面强化工艺,使一批石油机械的质量跃居国际先进水平。提出了“石油管工程”的研究范围及对象,开展大量系统的、有创造性的……[详细]
杜瑜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原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副校长(副兵团职)。杜瑜华同志是陕西省南郑县人,1932年考入杨虎城的宪兵营当学兵,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陕南抗日第一军参谋长、西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十五-卫团组织科科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大队长,副团长,支队长等职,参加了粉碎日寇“扫荡”“-”“蚕食”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旅参谋长、副旅长、师长等职,参……[详细]
  严潘氏(1853~1961) 本县梁山镇人。小时即与父母下地干活,闲暇时常跟祖母学习认草药、疗疮痈、正脱臼等技术,后与一贫农结了婚,夫妇以租种土地为生。在长期的艰苦劳动中,练就了一副结实的身体。严潘氏生活尚俭朴、重规律,平日不嗜酒肉,好粗茶淡饭;衣着不讲华丽,但求宽舒;心胸开阔,乐于助人,凡来求治疮痈、脱臼者无不施以手术,舍以草药,为乡里所称颂。民国38 (1949),她97岁两耳失聪,牙齿脱落。……[详细]
  刘泰姬 东汉时本县人,杨相之妻,生4男2女。相死,她教子不纵小恶。长子元珍外出,带醉归,她怒斥说:“吾在,尚如此。吾死,何以帅群弟乎?”元珍悔,从此不再饮酒。次子仲珍请来数友作客,她见中无一贤,立即指责他的过失。仲珍洗心收面,始与益友相交。后来,4子都成为名士,成就也胜过前人。她的家训,盛传三世不衰。……[详细]
何挺颖井冈山著名军事指挥员 (19051929)
  • 何挺颖
  何挺颖,又名科生,字策庸,1905年出生于陕西省南郑县何家湾。父亲何根山同盟会会员,进步的知识分子。1923年5月,何挺颖在汉中联立中学读书时,就发起组织学生会,联络同学,在汉中古城掀起了震惊陕南的反帝爱国-。1924年5月,何挺颖于汉中联立中学毕业后赴上海,寄读于浦东中学。在这里,他参加了汉中旅沪学生会,结识了同乡刘秉钧等进步同学,广泛阅读《中国青年》《向导》等书刊,受到马列主义思想的熏陶,此后……[详细]
   安汉(1897~1943) 字杰三,本县梁山镇人。民国7年(1918)毕业于陕西省立农业学校。因学绩出众,被北洋政府选送法国留学,考入朗西大学农学系。一些热衷仕途的同学认为学农不吃香,便讥笑他是“笨伯”。他不为所动,后经9年苦学,获得本科硕士学位。民国16年(1927),安汉回国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农务处主任、国民革命军驻陕总司令部参议、陕西省立职业学校校长等职。民国19年(1930)冬,……[详细]
李燮[] (134186)
   李燮(134~186年),字德公,汉中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人。其父李固官至太尉,因得罪了权臣大将军梁冀,受诬陷,下狱被杀。李燮的两个哥哥李基、李兹也被处死。年仅14岁的李燮,在姐姐李文姬谋划下由李固的门生王成带着,乘船沿江东去,在徐州界内住下,隐名埋姓,为酒家作佣人,王成则在集市上算卦,暗中教授李燮学问。在王成的指导下,他勤奋学习,渐渐对经学十分精通。酒店老板发现他绝非一般人物,便把女儿嫁给了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