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发展模式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hn.people.com.cn提供.

找准发展模式,做好产业谋篇布局文章

2024年06月15日18:19 | 来源:新湖南
小字号

随着产业转移的不断拓展和延伸,各地产业园区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对接引进产业资源和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现状来看,各园区产业发展成效不一,小部分园区出现产业发展层次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正常开工率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甚至于烂尾的产业和项目时有报道。

产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产业布局,那么什么样的产业布局最合理?这是一个建园伊始需要慎重考虑,而在园区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在较大时间跨度上进行反思和适当调整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园区产业布局,对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性、模式的构建和评估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产业发展模式才是产业布局的关键和基础

怎么看待产业布局的合理性,我们需要找到支撑产业布局最重要的方面,也就是要深入分析产业布局的关键和基础到底在哪里。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有一个产业“好坏”的评判标准(产业“好坏”是就特定园区而言,实际上是适不适合的问题。本文主要聚焦产业选择与优化调整,不涉及园区产业空间布局等具体问题)。产业评估的标准有很多,为便于分析,我们需要从一个非常现实的角度来设置基础标准。这个标准可以定义为:产业内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骨干企业能否实现年度盈利?如果能实现,可以初步判定为好的产业;如果不能实现,就可以初步判定为不好的产业或者暂不成熟的产业。通过基本的企业财务分析,这个标准可以具体化为:产业内企业年平均收益率>年平均融资成本利率。

简单来看,就是企业的年平均利润是否超过年平均融资利息,如果超过,说明企业利润普遍能支付利息并有盈余,如果没超过,说明企业普遍连偿还利息都存在困难。单个企业的单笔融资成本率一般在0到百分之十几不等(融资成本为0的情形一般是自有资产或者是获得了免息贷款)。这个标准看起来不高,但能否达标却是很多产业尤其是一些盈利能力不强的传统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一个较高的标准是:产业内企业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应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如果考虑产值、税收的约定或者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标准就更高了。

明确了基础标准后,再来看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就有了一项基本任务,那就是能否以及如何想方设法帮助大部分企业通过降本增效来实现达标。通过深入分析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并结合实践经验来看,产业发展模式才是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所谓产业发展模式是指园区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扩大产品销量及效益等方面超前规划,为给企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而建立的系统性、针对性、长期性政策和措施体系。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服务于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产业发展模式对产业布局的重要基础作用通过这一点得到了充分体现。评估产业布局是否合理,关键就在于能否构建和运用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来有效帮助企业提高整体效益,使得大部分企业利润高于资金成本,并最终促进产业整体长期向好发展。如果发展模式正确,产业就可能茁壮成长,发展壮大,发展模式不正确产业就难以壮大,甚至出现烂尾。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对于盈利能力较强的产业,合理的发展模式也有助于巩固和提升产业内企业竞争优势,否则在市场机制下,存在盈利能力不断削弱的隐忧。

二、遵循市场规律构建多样化产业发展模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模式的构建应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从园区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拟发展产业的具体特点,着眼企业生产经营重点环节,构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提出有效措施来帮助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并确保相关措施覆盖产业内大部分企业。从目前实践经验来看,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大致总结为四种。

一是基于资源优势和龙头项目的产业链模式。产业链是指产业各个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时空布局关系而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形态,通常可以从供需链、价值链、企业链和空间链等四个维度予以考察。产业链涵盖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的全过程,包括动力提供、原材料生产、技术研发、中间品制造、终端产品制造乃至流通和消费等环节,是产业组织、生产过程和价值实现的统一。通过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等实现企业抱团入住、集群发展。产业链发展模式的优点在于其能够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一旦形成了从产品的生产、研发、销售和消费等完整环节的产业链,企业之间就可以利用空间的临近性,通过加强分工和合作提高区域生产效率,降低因企业间频繁交易而产生的交通运输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和价值的最大化,达到切实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效果。

二是基于循环化改造的循环链模式。循环化改造是推进园区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原则,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突破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合理延伸产业链并循环链接,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实现园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物“零排放”,不断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如广西贺州市富川县的华润产业示范区,主要是电力、水泥、啤酒产业优势,看似是毫不相关的三个产业,但是通过循环化改造建设了“废物利用产业链”,啤酒厂产生的中水由电厂消纳;电厂产生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由水泥厂回收利用;啤酒厂所需的水、电、蒸汽全部由电厂供给,排出的硅藻土、酵母泥、酒糟等循环交付水泥厂掺烧处理,实现华润电力、华润水泥和华润雪花啤酒三厂之间工业废弃物、污染物的循环利用。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到循环链模式通过统筹空间布局,跨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企业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基于质押监管的供应链模式。对于新落地没有经营数据的企业或者资产抵押物不够,又亟须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通过普通渠道难以融到足够发展资金以支持企业快速发展。质押监管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在为企业解决发展资金、缓解现金流压力、降低资金成本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可抵押资产不够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对生产用料质押监管的配合可以超额获得贷款、产业基金等各类资金用于购买原材料等生产经营活动,这种方式可以确保企业融到足够资金(贷款资金或社会资本),确保资金全部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周转,确保资金安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支持,相当于放大了生产投资,极大提高企业生产效能。

四是基于招商合同的政策补贴模式。企业政策补贴是园区为了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产品竞争力提升而提供的经济支持。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补贴政策,可以鼓励企业投资、创新、培训和环保等方面,包括设备购置补贴、研发投入补贴、培训补贴、技术转移补贴、智能化改造补贴、污染治理补贴、市场开拓补贴、物流成本补贴等。政策补贴具体多样性和可选择性,通过双方的协商,可以量身定制地为企业提供落地和生产发展的精准帮扶措施。由于政策补贴模式基本覆盖了企业签约落地、项目实施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也可以定义为“政策链模式”。

一些扶持产业发展的办法如智能化改造、飞地园区合作、产学研结合、发展直播电商等等,可以视为较单一的专项措施,暂时还不适合作为单独的模式进行总结。

三、“四度分析”综合评估运用产业发展模式

各园区的产业规划和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如何确保引进的产业是个“好产业”并确保发展成一个“好产业”,涉及发展模式的评估运用甚至是多种模式的综合运用。当然,这也和导入产业的整个盈利水平有关。如果产业(如沿海经济带的很多产业)盈利水平高,不面临竞争风险且没有更高期望,可以较少的考虑这一问题。否则,就很有必要深入进行探究。

前面提到了四种发展模式,在运用之前,都需要从适配度、可实现度、贡献度和稳固度等方面进行多重评估,否则就可能导致失误。

适配度是指发展模式与拟引入或发展的产业具体特点相适应和匹配的程度。它是发展模式运用的一个先决条件。从适配度高低来看,通常,产业链模式适配度最高,政策补贴模式次之,循环链模式再次,文中提到的供应链模式较低。产业链模式几乎与所有产业都有很高的适配度,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政策补贴模式灵活多样,与大多数产业适配度很高,但是受行业政策及相关法规调整的制约和影响较大,如环保减碳等方面工作要求、国家支持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行业法规的修订都是重要影响因素。循环链模式的运用一般是跨产业类别、跨生产环节的,要求在园区现有的多个产业中,按循环化改造的理论,构建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并产生较为显著的效益,其适配度跟园区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文中提到的供应链模式涉及一种质押监管融资的方式,目前,主要看到在金属原料(尤其是黄金等高价值金属)加工方面的应用前景,这种模式的运用成效显著,但其适配度与具体行业类别、配套金融模式有很大关系。

可实现度是指根据不同园区现有基础及可支配人力、财力、物力等客观条件的差异,按特定产业发展模式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的程度。产业链模式的可实现度和拟引进或发展产业的链条长度、特定园区的承载能力有很大关系。大园区短链条的可实现度是很高的,但是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集群效应较低,不足以支撑大园区的发展定位;小园区长链条的可实现度是很低的,往往顾首不顾尾,左支右绌,难以实现关键配套企业与足量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政策补贴模式的可实现度与园区的财力、物力直接相关,同时也与政策补贴的预期回报能否实现有很大关系。本文所述供应链模式的可实现度与具体质押监管方式、企业的配合度、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认可度有很大关系,如果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实际就很难行得通,这种模式需要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持和金融创新的大力配合才能发挥出优势。

贡献度是指发展模式能够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发挥作用的程度。贡献度足够大才能对企业盈利水平达标和提高起到真正效果。

稳固度是指发展模式随着时间推移持续发挥重大作用的程度。产业链模式的稳固度受龙头企业成败或迁移、产业核心技术更新换代的影响较大。政策补贴模式的稳固度受政策补贴期的有限性影响较大。

对于单个发展模式的具体运用,应当依次评估适配度、可实现度、贡献度和稳固度,这可以简称为“四度分析”。适配度是基础,适配度低的情况下怎么努力都会收效甚微,难以收到模式匹配的效果。适配度高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可实现度,可实现度涉及客观和主观多个层面的因素,相对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评估。可实现度高,就会事半功倍;可实现度低,如果没有实干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支撑是很难做好的。适配度和可实现度都较高的情况下,要评估该发展模式是否有足够的贡献度。贡献度最低标准:单个或多个适配度高且可同时实现的模式综合运用时可以帮助大部分企业实现盈利。最后,应该仔细评估该发展模式的稳固度,如果稳固度低就要慎重选择,或者采取有力措施克服不利因素来确保该模式长时期持续发挥有效作用。稳固度最低标准:在可预见的稳固期时限内,大部分企业和各类参与主体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对于智能化改造等专项措施,在运用中也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如直播电商的可实现度很高,但是不适配于大部分工业产品的销售。又如飞地园区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扩大园区的面积和体量,可以提高产业链发展模式的可实现度,但是飞地园区合作本身的可实现度、稳固度等容易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和制约。再如以科技孵化器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通过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是形成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其可实现度视不同园区具体情况而异,但贡献度很高,也非常有利于提高稳固度,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

在选择或发展某个具体产业时,往往需要综合评估和运用多种发展模式,并采取多种专项措施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从而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如果产业盈利水平较低,同时通过适配度、可实现度和贡献度等因素的评估,无现有发展模式且难以构建有效新模式来充分支持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话,就意味着并不适合引进这一产业。反之,有合适发展模式(尤其是多个模式综合运用)支持的产业就应该重点考虑引进和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要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园区在产业发展实践中,应当充分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根据特定产业具体特点积极创新,并从园区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多维度综合研判,探索和完善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遵循市场规律找好找准发展模式,做好产业谋篇布局文章,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征程中贡献好园区力量,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作者张登科 系江永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

(责编:黄卓、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