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news.sina.com.cn提供.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东京时间12日下午2时(北京时间下午1时)许在首相官邸会见记者,正式表示辞职。 安倍于2006年9月26日上任。今年7月30日,由于受养老金案、安倍内阁成员出言不慎及日本农相财务丑闻影响,安倍领导的自民党在议会选举中失利,民主党成日本参议院最大党。
家族政治遗传基因
安倍出生在日本山口县的一个政治世家。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外叔祖父佐藤荣作都是战后日本的保守派首相。现在安倍所属的自民党森派,就是当年岸信介创立的。他的父亲安倍晋太郎在中曾根内阁时期出任外相,也是当年自民党内的实力人物,差一点成为首相。如此显赫的家庭背景使安倍被日本媒体称为“纯种的政治家”。安倍的妻子昭惠是日本最大的糖果公司“森永制果”社长的女儿,44岁的昭惠是日本社交界的名媛。[详细内容]
继承小泉时尚衣钵
善于利用个人魅力获取政治资本,可以说安倍是得到了“导师”小泉纯一郎的真传。安倍一表人才,谈吐温和,出道后很快就成为日本妇女杂志及电视观众喜爱的专访对象。2002年,安倍获得了由日本男人时装协会颁发的第31届最潇洒着装奖。而且安倍晋三说话语调温和,爱用敬语、谦语,一副谦谦君子、礼贤下士的模样,因此深受选民喜爱。[详细内容]
战后最年轻的首相
安倍生于1954年9月21日,不到52岁的他在日本政坛可谓彻头彻尾的“小字辈”。安倍1993年才当选为日本众议员,此后一帆风顺,短短13年时间,就一跃登上日本政权的巅峰。9月21日,是安倍晋三的52岁生日,在51岁的最后一天成为自民党总裁,意味着日本战后最年轻的首相即将产生。[详细内容]
强政:创造条件展开强势外交
安倍晋三曾表示,日本未来将采取更加强势的外交政策。安倍晋三14日在东京发表的一次讲话中说,日本未来应该是世界上制定规则的国家之一,并将继续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安倍晋三在讲话中说日本的外交政策应该有所改变。“过去日本经常在外国设立的摔跤圈中讨好外国,遵守它们制定的规则来争取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 “作为世界领先国家,日本应该加入制定规则国家的行列,创造条件展开日本自己更为强势的外交。”[详细内容]
强军:变自卫队为国防军队
在小泉任内,日本在战后首次把自卫队部队派往战争尚未结束的伊拉克。而安倍晋三则想走得更远,他把修改美国人撰写的日本宪法作为上任后的头等大事,要把自卫队变成自卫军,能与美国并肩作战安倍晋三的一名顾问说:“他是新保守主义事业的拥护者。”他对朝鲜采取强硬立场,声称将在朝鲜可能攻击日本前向朝鲜导弹基地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在选民中博得一阵“喝彩”。[详细内容]
强盟:发展与美国同盟关系
美国对安倍晋三要把自卫队变成自卫军、再造日本军队的计划却暗自高兴。 日美关系专家理查德·哈洛伦认为,日本的安全政策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驻日美军最高指挥官布鲁斯·赖特中将对哈洛伦说,日本的态度已经发生了“里程碑”的变化,同意与美军建立联合司令部,并且增强了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的力量。[详细内容]
 鹰派新首相上任趋势分析
  • ·【忧心派】:日本右翼化的新阶段
       作为“小泉继承人”的安倍晋三披着“小泉路线”这件外套,被人称为是日本所谓的“新右翼代表”。他不会公然发表旧式右翼那种好战的顽强言论。对诸如“参拜靖国神社”等敏感话题也会模糊闪过,但却会在政策上往“右翼建构”这个方向加速移动。就以最近神社的分祀问题为例,他就一味回避至今。由“缄默即同意”这种道理,已可看出他在靖国神社问题上与小泉相同。详细>>
  • ·【期待派】:日本需要出个勃兰特
       安倍现已淡化处理参拜问题,决不会在竞选首相时承诺参拜靖国神社,重蹈小泉覆辙。迹象表明,靖国神社问题,新一届日本政府会高度重视,可能会寻找到安邻安内的解决之道,卸掉日本背负的越来越沉重的历史包袱、国际孤立包袱、社会分裂包袱。倘使安倍能够鼓起承认中国已然崛起,并且探索到与这个新崛起大国展开全方位合作的政治智慧。详细>>
选举关
明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将成为日本后小泉时代的一场“重大政治战役”。目前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已经宣布,他届时要组成一个反对党联盟。有专家认为,年轻的安倍政治经验不够丰富,党内也缺乏足够的人脉,老谋深算的小泽一郎极有可能在选举中给安倍一个“下马威”。[详细内容]
修宪关
修改目前的和平宪法一直是安倍晋三的“政治理想”。在宣布参选之后,安倍又公开表示,希望能在5年内修改和平宪法。但要想修宪,安倍至少要获得国会三分之二的多数支持,而目前他不仅要面对主要反对党民主党的猛烈抨击,连与其结盟的公明党也持反对意见。[详细内容]
改革关
小泉留下了一个规模惊人的经济改革计划,安倍必须把改革进行下去。从目前形势看,小泉把能给自己加分的改革都启动了,留给安倍晋三的都是些艰巨任务:提高消费税、财政重建、教育改正法、国民投票法等。[详细内容]
内斗关
安倍上任后,他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将来自自民党内部。目前的形势已经使安倍陷入两难境地,因为要备战明年选举,就不得不团结各方力量;而要团结被小泉赶出去的“反改革者”,就会与安倍宣传的“改革”背道而驰。[详细内容]
 安倍鹰派言论
  • ·“如果他们(朝方)这次不真诚回应,我们必须考虑各种措施。”
  • ·“只管叫我鹰派好了,我毫不介意!”
  • ·“我认为甲级战犯不能被称为战争罪人。”
  • ·“使用核武器不违背宪法”、“原子弹在宪法上不成为问题”、“使用远程弹道导弹在宪法上也不是问题。”
  • ·“我无法想像首相去参拜靖国神社,和支持或颂扬60年前的战争有何关系。”
  • ·“过去日本经常在外国设立的摔跤圈中讨好外国,遵守它们制定的规则来争取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
  • ·“作为世界领先国家,日本应该加入制定规则国家的行列,创造条件展开日本自己更为强势的外交。”
如何摆脱“战后体制”
为“国家”正名,是“安倍新政”的基础理念。近来,安倍偏好使用“美丽的祖国”一词。其7月20日出版的新著即以《致美丽的祖国》为名,其9月1日发表的“政策构想”又以“美丽的祖国——日本”为题。安倍在新著中写道:“战后日本人把60年前战争的原因和战败的理由归结于国家主义,使‘国家=恶’的观念在其心目中固定下来。[详细内容]
能否走出“福泽困境”
近年来,日本外交更深地陷于“福泽困境”,即把日美、日亚关系视为“非此即彼”的对立结构,坚持“身在亚洲心在美”。安倍正为克服“福泽困境”做出一些尝试,他在“政策构想”中提出“为了世界和亚洲的日美同盟”,同时又提出“在开放的亚洲中确立强韧的合作关系”、加强与中韩两国的信赖关系[详细内容]
能否解开“参拜僵局”
在日本与中、韩间的最大悬案——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上,安倍至今尚未就自己如当选首相是否会参拜明确表态。从其一贯言行、特别是其近著《致美丽的祖国》一书的内容看,安倍显然属于不甚了解、而且不情愿承认日本侵略历史的“战后出生”的年轻政治家。安倍一直支持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东京审判”的正当性、以“国内法”否认“甲级战犯”的存在。安倍本人在2004年和2005年相继担任自民党干事长和代理干事长时,都在“8·15”这个敏感日子参拜了靖国神社。[详细内容]
 背景资料
  • ·安倍晋三简历
       安倍晋三出生于1954年9月21日,籍贯山口县。父亲安倍晋太郎曾担任日本外相,外祖父岸信介是甲级战犯,后来重新回归日本政坛,并出任首相。1977年,安倍晋三毕业于成蹊大学法学系政治学专业,随后前往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1993年,安倍晋太郎病故后,安倍晋三继承父亲的选举地盘,首次当选国会众议员,前后共当选4次。2000年,安倍就任森喜朗内阁官房副长官。2005年10月,出任小泉内阁官房长官。详细>>
  • ·自民党选举不是首相选举
       日本宪法规定,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和惟一立法机关。首相由议会提名,由天皇任命。选民虽可直接选举国会议员,但对首相的产生无权参与,首相由何人出任,完全由议会中的政党势力及政党中的派系势力决定。政党势力的分化组合,派系势力的消长变化,都会影响首相的产生及去留。 详细>>
网友评论
匿名发表 会员代号: 密码:
评论: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About Sina|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网站律师| SINA English| 会员注册|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