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finance.sina.com.cn提供.

私募强化监管 基金业协会发布管理办法

时间:2015年地点:北京

头条新闻

中基协会长洪磊:违规募集成为私募基金乱象之源

中基协会长洪磊:违规募集成为私募基金乱象之源
已登记私募基金 管理人23705家,管理基金23671只,私募基金行业从业人员达43.09万人。与私募业务的蓬勃发展相比,私募监管有所滞后,违规募集成为私募基金乱象之源。
新浪财经| 2015年12月17日12:15

多家私募连夜学习:禁发朋友圈等9条红线不能碰

多家私募连夜学习:禁发朋友圈等9条红线不能碰
在此次管理办法中,“投资冷静期”、“回访确认”这些往常从未出现过的字眼引起了私募人士的议论纷纷,私募人士指出,此管理办法的出台象征着整个证券行业、整个私募行业的监管将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法制化,从前各种打擦边球的行为将不被允许。
新浪财经| 2015年12月18日11:52

盘点2015私募监管那些事:曾经失联 加紧完善

盘点2015私募监管那些事:曾经失联 加紧完善
截至2015年11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共办结143件(次)涉嫌违规的私募案件。涉及的主要违法违规类型表现为公开宣传、虚假宣传、保本保收益、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
中国证券网| 2015年12月18日13:14

私募业走向规范管理 更多监管新办法待出炉

私募业走向规范管理 更多监管新办法待出炉
在多数中大型私募看来,此次新规出台符合市场预期,合格投资者确认、私募宣传推介、基金代销等募集环节规则的细化和明确有利于私募行业未来健康发展。事实上,除新公布的两项规则及指引外,私募基金信息披露等一系列新办法很快也将面世。
证券时报| 2015年12月18日03:46

最新消息

  • 全部
  • 最新报道
  • 相关解读
专题内重要新闻

私募规范力度加强监管前移 行业洗牌在即

第一财经日报| 2015年12月22日 09:27

私募多招应对监管:抓紧备案 急删朋友圈广告

每日经济新闻| 2015年12月22日 01:18

盘点2015私募监管那些事:曾经失联 加紧完善

中国证券网| 2015年12月18日 13:14

私募行业积极自律 规模征信成入会门槛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5年12月18日 01:49

洪磊:违规募集成为私募基金乱象之源

中国网| 2015年12月17日 12:14

专题调查

私募募集行为管理试行办法是否过于严格?
您觉得私募合格投资者净资产100万的标准设定的是否过高?
您觉得有必要设立不少于一天的投资冷静期吗?
必要
没必要
私募基金募集不得通过微信朋友圈推介,您赞成吗?
赞成
不赞成
您还未登录,该调查需要登录参与
提交查看结果
  

意见稿要点

  
  • 合格投资者标准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投资冷静期

    在完成合格投资者确认程序后,募集机构应给予投资者不少于一天的投资冷静期,投资者在冷静期满后方可签署私募基金合同。

    回访确认

    应当在投资者签署基金合同后,指令本机构的非基金推介业务人员以录音电话、电邮等适当方式进行回访,回访过程不得出现诱导性陈述,须客观确认合格投资者的身份及投资决定。

    未经回访确认,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签署基金合同。

    基金合同可以约定,经回访确认程序的合同方可生效。

    禁止推介行为

     (一)公开推介或者变相公开推介;

     (二)推介材料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三)以任何方式承诺投资者资金不受损失,或者以任何方式承诺投资者最低收益;

    (四)夸大或者片面推介基金;

    (五)登载任何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祝贺性、恭维性或推荐性的文字;

    (六)恶意贬低同行;

    (七)允许非本机构雇佣的人员进行推介;

    (八)推介非本机构募集的私募基金;

    (九)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和中国基金业协会禁止的其他行为。[详细]

微博热议

140

    新浪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