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南京│这条小小街巷,康王在此饮马,《桃花扇》中也曾“出镜”

南报网 2021年07月10日 10:13:41

朱自清先生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

      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

      长干门脚下,有条不起眼的小巷子,被中山南路切成两段,因南宋康王逃归在此饮马而得名饮马巷。

      小巷不长,故事不少……

      因康王在此饮马得名

饮马巷

      南京地名专家薛光在接受小编采访时介绍,位于中华门城堡西北侧的饮马巷,东起钓鱼台,西穿越中山南路高桥路至谢公祠。长245米,宽3米,相传南宋康王赵构从金营逃归,路过此地,让马在此饮水,故名。

据《故都印记——南京地名文化解读》记载

      相传南宋时候,金兀术攻进了建康府后,带领一支人马直奔内桥旧王府,他要活捉高宗。谁知扑了个空,王府里的人早就跑光了。

      这时候,康王正领着一班臣子避开大道,沿着小路,向南门方向逃去。他们带着马,却不敢骑,怕马蹄声惊动了敌人,只好拉着疆绳,牵马慢慢往前走,巴望一出南门,就可以“插上翅膀飞了”。谁知走到离南门还有半里地的时候,康王的坐骑突然烦躁不安,拉长颈子要叫唤,无论怎样勒紧疆绳也制它不住。这下可急坏了康王。还是一个小臣稍懂一点养马之道,他说:“皇上,想必是马走渴了,要饮水!”“这小巷子里,哪来水呢?”“井倒是有,可没有水桶提呀!”那个小臣走上前来,牵着皇上的坐骑,来到井边,让马在百姓淘米的水缸里喝了个够,它这才老实了。马饮完水后,他们又经历了几次惊吓,终于闯出了城门。这条巷子后来就被称为饮马巷了。

      饮马巷里深藏“裤子裆”

      据《南京市秦淮区地名志》记载,原饮马巷在今巷东段,中段为库司坊,俗名“裤子裆”,西段为小门口,1950年合并称今名。

      据甘熙所著的《白下琐言》记载:“阮大铖宅在城南库司坊,世人秽其名曰‘裤子裆’。”三百多年前,阮大铖故宅有一很大的花园,即石巢园,“咏怀堂”所在地。清朝为孝廉陶湘所得,南京人称之为“陶家花园”。

      阮大铖是由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桃花扇》中的最大反派人物。《桃花扇》是一部经典的历史剧,其中的人物事件大都有真实的历史原型。以男女情事来写国家兴亡,是此剧的一大特色。剧作问世三百余年来长盛不衰,已经被改编成黄梅戏、京剧、话剧多个剧种,频频上演。

      阮大铖过去被南京人称为“裤子裆里的阮胡子”,可见人们对他的鄙视。阮大铖为明末戏曲作家、诗人。字集之,号圆海,又号石巢居士、百子山樵。阮大铖十七岁中举,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阮大铖以进士居官后,先依东林党,后依魏忠贤,崇祯朝以附逆罪去职。明亡后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东阁大学士,对东林、复社人员大加报复,后降于清,病死于随清军攻打仙霞关的石道上。

      在《桃花扇》中,侯方域在南京结识李香君,共订婚约,阮大铖得知候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用以拉拢。李香君识破圈套,阮大铖怀恨。李自成攻占北京,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登基,改元弘光,擅权乱政,排挤东林、复社士子。在南明王朝建立后,阮大铖诬告侯方域暗中勾结左良玉背叛朝廷,迫使其仓皇逃离南京。他们强迫李香君改嫁田仰,李香君誓死不从,血溅她与侯方域的定情诗扇。友人杨龙友将扇上迹点染成折枝桃花,留下了一段传奇。

      小巷深处藏着老味道

      同乡共井、鸣羊街、钓鱼台、磨盘街、殷高巷、孝顺里……饮马巷周边,都是有故事的小巷子。

      同乡共井

      南起陈家牌坊,北至饮马巷的同乡共井。

      这条小巷最远可以追溯到东晋、六朝时期的南京,而且和著名的王、谢家族有着密切关系。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北方一百余万官民南渡江南。

      这口井原是王导所建,他的本意是用以鞭策从北方来的官民,要风雨同舟、同舟共济,才能在江南站住脚跟并巩固政权。之后谢安因“淝水之战”立下大功而成名相。谢安同样鞭策南迁官民要同舟共济,后人就在这口井旁建立了谢公祠。同乡共井的井名和巷名就渐渐流传了下来。

孝顺里

      孝顺里,相传清末这里有一非常不孝的儿子,对待老母亲很差,臭名街坊邻里无人不知。江宁知府李璋煜得知此事,亲自介入,不知李璋煜用了什么巧妙办法,让这个儿子懂得纲常人伦的道理,变得对母亲非常孝顺。周围居民为了纪念这件事,把这条这家人住的小巷命名为孝顺里。

      饮马巷,曲街斜巷,老民居密密匝匝。这里,老老的,旧旧的,藏着专属于老城南的家的味道。

      拐角的小百货店,在老城南的老巷子里是标配。纵使当下的电商再发达,对于生活在像饮马巷里的人而言,迈脚就走到的小商店才最为方便。

      沿着饮马巷往里走,拐角处的小兵发型也还在,老式的理发凳上坐着的客人都是街坊邻居。

      饮马巷有一家名叫华城油鸡卤菜店的小店,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在南京很有名气。虽然位置不好找,但是总有吃货循香而来。

      20年的烧饼摊、30年面条馆、40年的油鸡店……在这条几百米的小巷子藏着南京人舌尖上的老味道。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老街巷慢慢的变成了泛黄的相片和南京人的记忆。时间在走,饮马巷的故事也还在更迭。它是属于南京的、属于老城的,也属于到这里回忆过去的人们。

      紫金山观察记者 朱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