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马尔科夫:人工智能有助于老龄化社会

2016年01月17日 11:39 新浪科技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7日上午消息,《纽约时报》高级记者、普利策奖得主、《与机器人共舞》作者约翰-马尔科夫(John Markoff)在湛庐文化、湛庐文化庐客会主办,新浪科技承办的“12+思想节:科技·阅读·未来”分论坛上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对于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马尔科夫在演讲中介绍,上世纪60年代,人工智能技术从斯坦福大学发端之初就分成了以取代人类为研究方向的人工智能和增强人类能力的智能增强两大阵营。在过去50年中双方一直处在对立阶段,而美国科技媒体在融合两者之间作出了巨大努力。

  但马尔科夫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仍然处在早期阶段,他以谷歌旗下波士顿动力开发的机器人为例,介绍称谷歌的技术仍然需要人工操作。而在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进行的自动机器人行走大赛中,参赛机器人仍然无法做到自主行走。

  在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方面,马尔科夫认为人工智能实际上会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工作。而就中国的情况而言,他认为如果中国在恰当的时间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将会有效解决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周峰)

  以下是马尔科夫演讲全文:

  大家早上,非常高兴能够邀请我来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思想,今天早上天气很好,非常开心能够跟大家在一起。

  今天我将跟大家讨论的话题主要是我作为记者几十年来研究的领域,也是跟《与机器人共舞》这本书息息相关的话题。

  人工智能应该增强人类能力

  我的职业生涯主要是报道过两个领域:一个是关于个人电脑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另外大概在十年之前,我开始转移目标,研究人工智能领域。

  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在30年前个人电脑和网络是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世界,他也相信在30年之后改变世界的将是人工智能,这是我研究人工智能的一个核心原因。

  在电脑时代刚刚临近的时候,斯坦福大学分裂出了两个阵营,一个阵营是由约翰·麦卡锡引导的,他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而斯坦福大学的另一个阵营由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领导,叫做智能增强研究院。道格拉斯是鼠标还有互联网之父,他发明了鼠标。

  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我们在斯坦福大学看到了非常明显两大阵营的队列,一个叫做人工智能(AI)。另外一类叫智能增强(IA)。人工智能的核心理念是有一天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类。而智能增强的核心是通过技术可以延伸人类的能力,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当时这两大阵营,也就是人工智能团队和智能增强团队,在接近50多年的时间里,是不说话的,处于相互敌视或相互仇视的一种状态。我很大一部分努力,就是尝试将这两个阵营往统一的方向带动,我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去增强人们的各个能力。

  其中一位科学家是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的老师,在佩奇还在读大学的时候,他就鼓励佩奇去研究网页排名、算法,这直接导致了谷歌的产生,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智能增强领域对人类历史意义最深刻的一件事情。

  智能机器人研究仍然处于开始阶段

  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出资举办过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大赛,第一次是在2004年加利福尼亚的沙漠当中举行。大赛的宗旨是想要看看各位参赛的选手能否去发明一辆无人驾驶汽车,穿越大概120多英里的沙漠。我们都觉得当时可能有这样的一台车可以做到。

  可是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发现问题是重重的。就像刚才图片上展现的那样,这个无人驾驶的汽车走着走着就迷路了,根本不在路的中央走。所以问题是很多的。这辆车只走了7英里,轮子就陷在了沙子里面,再也出不来,没有办法参加比赛了。

  比赛结束之后,我坐飞机回去的时候,从飞机上看到当时比赛的现场。沙漠上面五光斑斓,全是各种各样无人驾驶的小车。但事实上,这次比赛是一次完全的失败,根本没有任何的车能够实现无人驾驶的技术。

  我一直在报道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我和一个研究人员一起去测试,一起去试驾,看看这个车到底能不能很好地行使。他们的车只是以每小时20英里的速度在缓慢地行使。但不久之后就撞到了路边。当时我觉得非常幸运的是,能够在这辆车撞到路边之前安全地撤离了,要不然很危险。

  可是这位科学家也是比较成功的科学家,因为他赢取了DARPA大赛200万美金的奖金,开启了无人驾驶的技术。这个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也被许多公司在不断地仿制、利用,其实对世界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波士顿动力的Spot,其实很像一个智能的机器人了。它是安卓创始人安迪·鲁宾(Andy Rubin)设计的。鲁宾设计这个机器人的理念,是希望谷歌能够设计出一辆无人驾驶的车,上面有他设计的机器人。这样就省了快递员,通过这个车跟机器人,就把快递扔到你家里,这样就实现了一个完全自动化的过程:没有司机,没有快递员,省了很多事情。

  可是这个机器人在图片里是有问题的,这里也许看不到,但是在画面之外,机器的操控是由人来遥控的,通过一个巨大的遥控器。如果没有这个遥控装置的话,这个机器是没有办法行动的。

  所以这只是一幅愿景,那么现实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DARPA在今年举办的另一场世界机器人大赛里,24个来自于世界各个地方的机器人设计团队参与了大赛,他们这两年也花了几百万美金想要去研制完全自动机器人,可是看一下这些机器人的效果。它连门都不能开。所以这次大会的组织人就说,好像大部分的机器人都不能开开第一个门,如果你害怕终结者的话,把你的大门锁紧就好了。

  人工智能有利于中国解决老龄化问题

  我曾经非常担心人工智能会对我们未来社会,尤其是对我们未来就业产生的影响,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主要关于机器人对于美国就业市场的影响。在五年的时间里,我对人工智能未来的理解产生了一个非常大的改变。机器人的大规模采用,会不会造成大规模的失业?我觉得我有了一个更加乐观的态度。

  就拿《工作的终结》(The End of Work)这本书来说,这是1995年在美国出版的一部书。现在十年已经过去了,如果真的是像之前大家担心的那种大规模地采用机器人,会不会造成很多人的失业?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十年过去了,美国的经济增长得非常快,它创造了几百万个工作岗位,所以并没有出现大家当时非常担心失业的情况。

  我非常关注于这类影响,尤其是关注机器人对于中国就业市场的影响。在几年之前,我与行为主义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进行过探讨。我就问他,如果在中国大规模地采用机器人,会不会使中国的就业率迅速地下降?那位经济学家的回答是,如果中国在恰当的时候采用了很多机器人,那中国是非常幸运的。

  开始听到这个答案,我感到非常震惊。但是后来这位经济学家又给了一次点拨:因为现在中国的人口在迅速地老龄化,于是我就意识到的确是这样子。

  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个趋势,就是人口老龄化。于是这就改变了我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原来人口是要比科技更重要的,不仅仅是因为新生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了,更重要是因为老龄人口越来越多,谁去照顾这些老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于是在我的研究当中就问了很多科学家,到底在什么时候,我们可能会出现那种能够照顾老人的机器人?哪怕只是能够给老人洗个澡的机器人,但现在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现在也已经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这种情况,什么情况呢?65岁以上老人的人数要多于5岁以下婴儿的人数了。而且在本世纪末的时候,80岁老人的人口数量将会翻七番。

  其实很多的大公司也已经意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问题,比如说我们知道丰田公司,他们也花了很多的资金去研究这种自动驾驶车的技术。但是他们的自动驾驶车并不是想要去取代人类,它可以实现自我的驾驶。而是想要在安全方面提高安全系数,能够让人类更简单、更安全地驾驶。而且丰田公司也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公司设计这种能够照顾不便于行走的老人的机器人公司。

  从我们担心开始,究竟有一天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类?问题就出现在我们如何设计机器人的过程里面,究竟是我们更多地采用人工智能的理念,还是去采用智能增强的理念。那么现在的事实就是,我们在创建这些机器人的过程当中,我们是希望这些机器人是去增强人类的能力,扩大人类的能力,而不是完全取代人类的。

  在最后结束的时候,我享用诺博特·维纳(Norbert Wiener)的一句话来结束,他是MIT工程系非常优秀的毕业生,他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涉及到人工机器人领域方面的研究。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选择在机械的帮助下变得更加谦逊,过上更好的生活。或者我们也可以选择就去盲目自大,然后有一天走向灭亡。

  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原创策划

新闻早报

HTC押宝虚拟现实

HTC押宝虚拟现实

去年HTC手机业务表现不佳,并持续陷入亏损,王雪红或以虚拟现实来拯救HTC。 [详细]

风云榜

科技年度风云榜即将启幕!

科技年度风云榜即将启幕!

我们希望寻找过去一年中,那些敢于创新、冲破隔阂、迎难而上的弄潮儿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