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news.sina.com.cn提供.
 视频新闻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法定节假日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法定节假日
  美国:新年(1月1日)、总统节(2月第3个星期一)、纪念日(5月的最后的星期一)、美国独立节(7月4日)、劳工节(9月的第1个星期一)…[详细]
问卷调查
1、对于将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您的态度是: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2、对于将“五一”国际劳动节调整出的2天和新增加的1天用于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您的态度是: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3、对于保留“十一”国庆节和春节两个黄金周,您的态度是: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4、对于将春节放假的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大年三十),您的态度是: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5、对于调整前后周末形成元旦、清明、国际劳动节、端午、中秋5个连休三天的“小长假”,你的态度是: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6、对于国家全面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您的态度是: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7、您的职业是:
国企员工     外资企业员工
私企员工     公务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其他

背景资料·前世今生
     美国汉学家杨联升在《中国制度史研究》一书中,给人们描绘了古代的节假日及“黄金周”制度。杨联升指出,唐宋时期,除了常规假日外,政府还规定官员在一些传统节日、新型庆祝性节日、宗教节日享受休闲的福利。[详细]
     从1999年黄金周正式走上中国的社会舞台算起,至今已经进入第九个年头。作为一个旅游概念,黄金周是从日本舶来的。[详细]
民俗节日·民族之根
除夕:从东汉开始,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被称为“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详细]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源于古代的祭月迎寒活动。作为节日,西汉时已初具雏形,晋时已有赏月之举,到北宋时正式定名中秋节,至今长盛不衰。[详细]
端午:先秦时期便有了端午节俗。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贴艾虎、悬菖蒲、饮雄黄酒等习俗,而且还流行一些消灾祛病、预防瘟疫的风俗。[详细]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一到清明,人们就拿着祭品到墓地烧纸点烛,祭奠先祖。清明这天,各家门头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环。[详细]
热点聚焦·两大方案事关休假

    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元旦放假1天不变。[详细]

    征求意见稿具体规定了年休假天数: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详细]

九年之痒·存废之争由来已久

    不觉中,黄金周制度已然运行9年,并融化为生活的一部分,国人也习惯了对长假的集体期待。而今黄金周走向了面临抉择的十字路口——黄金周带来的景点爆满、交通拥堵、旅游超负荷等种种弊端,日渐成为媒体口诛笔伐的焦点。[详细]

 利弊之辨
 
 存废之争
 
传统节日·淡忘中的文化复兴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几乎所有的重要传统节日都面临着很大危机。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节日,都打上了太多全球化时代的商业烙印。上世纪90年代,包括法国、丹麦等在内的欧洲国家就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化时代的消费文化的渗透伤透脑筋,并试图以弘扬本土文化价值来加以抵御。[详细]

中西节日文化内涵被抽空 消费大潮冲淡节日温情
传统节日“吃”字当先影响文化传承

    原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传统节日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中确实遭到了淡化和遗忘。传统节日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中国应很好地保护自己的传统节日,发挥传统节日在传承民族文化当中的作用。[详细]

传统节日必然要陷入名存实亡困境吗
中国传统节日需要“创造性转化”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不妨从放假开始

背后思考·休假权的民意表达

    必须明确的是:休假权只能是目的不能是手段。公民对自身合法休假理当拥有自由支配的权利,关于公民休假的制度安排理当以最大程度保障公民休假权作为第一要务。[详细]

    黄金周毕竟是一个强硬的法定假日,如果没有这项法定,身在企业的劳动者能够保障自己的休息权吗?就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就业环境看,谁敢保证“带薪休假”不会演变为“没有休假”呢?[详细]

·任孟山:带薪年假启动休假制度整体改革
·石子砚:取消黄金周须慎之又慎
·魏英杰:用带薪休假破解中秋假日法定化
·陈新焱:唱衰带薪年休假,网民在表达什么

 
往日专题回顾
5月
25
26
27
28
29
30
31

最新消息>>

视频报道>>

分析评论>>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About Sina|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网站律师| SINA English| 会员注册|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