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阿迈尔的生物多样实验室

阿迈尔的生物多样实验室

南京林业大学特聘教授,主攻动物行为学、生态学与动物保护学。个人网站:https://amaelborzee.com/ ,欢...
实验室新书出版!可从Elsevier获得。原文连接:O网页链接

《东北亚陆地两栖动物:起源、行为生态学和保护》是唯一一本全面汇编东北亚陆地两栖动物知识的著作。本书由研究亚洲两栖动物的权威专家撰写,在介绍东北亚两栖动物物种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东北亚两栖动物物种的生物地理历史、物种行 ​​​​...展开全文c
两周前,在海南进行野外调查时看到的新朋友,海南睑虎(Goniurosaurus hainanensis)​​​​
本周,作为实验室负责人兼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两栖动物专家组的联合主席,我参加了在北京大学The Conservation Ecology& E (environment/economics/equity) Lab的研讨会。
综合保护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全球环境的关注,跨学科的方法将提供重要创新的潜力。通过分析每个生物群 ​​​​...展开全文c
好可爱的毛绒团子——鼠兔!寻求中国鼠兔的分布图片!
原文链接:O网页链接

图1、图2均来自于原文 ​​​​
综合保护研究的兴起凸显了综合保护在提高全球问题方面的关键作用,使其从多个角度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人们对综合保护研究的兴趣普遍是积极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跨学科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创新性。人类目前的挑战是以一个一致且精简的过程组织研究结果,以有效地支持和影响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 ​​​​...展开全文c
与延边大学的彭玉玺和李颖老师的合作,在两栖动物栖息地连通性方面的新论文!对东北亚少有研究的两栖动物——爪鲵的栖息地适宜性和连通性的好奇我们开始了本次研究。 O网页链接

图1:研究区和用于建模的爪鲵记录点。样本数据的来源包括现场采样、已发表的参考文献和开放数据集。边界数据 ​​​​...展开全文c
本周,作为实验室负责人兼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两栖动物专家组的联合主席,我参加了在甘肃举行的中国大鲵保护研讨会。该研讨会由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绿驼铃”组织,并邀请了国内从事该物种保护研究的专家学者。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制定一套基于科学的统一保护计划,为中国大鲵的保护工作提供 ​​​​...展开全文c
我们很高兴与大家分享10月14日和15日举行的,为期两天的两栖动物生物声学线上研讨会圆满结束。本次线上研讨会由我主持,汇集了来自5个不同国家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两栖动物生物声学的迷人世界。来自我们实验室的Vishal Kumar Prasad博士,通过这两天的演讲,分享了他在这一领域独到的见解,研讨 ​​​​...展开全文c
非常荣幸能受到邀请参与此次纪录片的拍摄,希望能通过此类的纪录片帮助人们更加了解无斑雨蛙这一物种,更加明白为什么要保护它们,以及怎样做才能保护它们。不要让这一抹“无暇”的碧绿,在未来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以及书本的插图当中。
盆友们!!!我的人生第一部自导自摄自剪(甚至自演[doge])的野生动物纪录片<Immaculate/与蛙>的英文海报终于来了!!

去年当我怀揣梦想来到自然纪录片之都英国布里斯托学习时,我就希望我的毕业作品一定要拍摄一部关于中国本土物种的纪录片。而相对于那些自带魅力的物种来说,我更想借这个机会去讲 ​​​​...展开全文c
在食物链中通常都是青蛙在吃虫子,但相反的情况有时也会发生!上个月外出采样时,我们发现这种甲虫幼虫Chlaenius nigricans(大黄缘青步甲)正在吃一只Dryophytes immaculatus(无斑雨蛙),这是我们第一次记录到这两个物种的此类互动!
大黄缘青步甲的幼虫大部分时间藏在土里,夜里出来捕食, ​​​​...展开全文c
我们在动物保护方面经常会遇到难题,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两栖动物专家组的背景下,日本非盈利可持续发展组织Daisen向动物行为与保护实验室提出了日本大鲵(Andrias japonicus)在名和河流域“需解决”的请求。虽然耗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是我们成功的组织起了一支由16名成员组成的保护学研究团队去了那 ​​​​...展开全文c
实验室博后Deyatima Ghosh,在东亚生态学会联合会(EAFES)第十次会议上介绍了蝾螈的认知 ​​#生物##学术大会#​​​​
为什么对中华大蟾蜍的交易活动进行管控将会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卢旺达基加利举行的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ICCB)上,实验室的博士后Siti Othman详细解释了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生物#​​​​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