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是一座“宝藏”城市——媒体达人、云端博主赞叹乌鲁木齐市魅力

新疆网 2024年05月26日 09:53

      核心提示: “看不完,看不够,乌鲁木齐真是一座‘宝藏’城市。”5月24日至25日,“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疆篇”专题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乌鲁木齐,探访了新疆中部合盛硅业、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自治区储备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国际大巴扎、新疆有色金属陈列馆、中国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新疆博物馆,沉浸式体验了乌鲁木齐的文化内涵和经济发展热潮。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郭玲 史传芝)“看不完,看不够,乌鲁木齐真是一座‘宝藏’城市。”5月24日至25日,“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疆篇”专题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乌鲁木齐,探访了新疆中部合盛硅业、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自治区储备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国际大巴扎、新疆有色金属陈列馆、中国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新疆博物馆,沉浸式体验了乌鲁木齐的文化内涵和经济发展热潮。

      各行业的媒体达人、云端博主等,用心感受乌鲁木齐的文化魅力,用镜头捕捉新兴产业的蓬勃生机,用笔触记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以国际化的视野、多元化的视角宣传推介乌鲁木齐。

      5月25日,“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疆篇”专题活动采访团在中国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装备制造组装车间参观。(全媒体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千万粉丝博主、头部达人点赞:乌鲁木齐工业企业向“绿”而行

      绿色转型事关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乌鲁木齐稳步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努力将绿色低碳这个“重要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利用上游的硅基产业优势,布局下游多晶硅和光伏产业链。随着合盛硅业光伏一体化全产业链园区的全线贯通,园区内“多晶硅—单晶切片—电池组件和光伏玻璃—光伏发电”等光伏产业链项目将逐一全面量产。光伏产业链建成后,还可以通过光伏发电和前沿的储能技术,解决工业园内工业用电,实现园区内绿色循环发展。

      采访团走进公司展厅、单晶硅拉晶车间、光伏玻璃生产车间,边听边看边询问。第一块下线的光伏板、一根就重达500多公斤的单晶硅棒、炉内温度最高1600℃的全氧窑炉、透光率更高的光伏玻璃……都是大家关注的内容。

      “我关注光伏产业发展20年,第一次走进生产车间,看到单晶硅棒拉制,看到光伏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很震撼。”抖音博主“关之檀”说,他多次宣传新疆的美,这一次乌鲁木齐之行,感受到乌鲁木齐从工业领域自主研发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资源优势正转化为产业优势,科技创新不断赋能产业转型。他将用好自己的平台,讲好新疆工业发展故事。

      在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中心控制室,这里除了可以全流程控制甲醇生产线和烯烃生产线,还可以实时监测废气、废水、固废、煤粉等排放物的实时排放值。企业在这个中心控制室“智慧大脑”接入智慧污水循环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后,不但实现了废水“零排放”,通过废水循环利用,还实现年节水45万吨。

      时评员、自媒体博主“孤烟暮蝉”在新浪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累计粉丝1400多万。她边走边看边听,在微博等平台通过图文形式实时推送观感,让更多人看到乌鲁木齐大力推进工业领域重点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孤烟暮蝉”在微博向粉丝分享:“新疆不仅仅有美食美景,还有大量的高新科技企业,体量大,技术先进!”

      被称为“现代工业基石”的有色金属,正在各领域不断“显色”。数据显示,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突破7000万吨。产量更高,成色更足,我国不断向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迈进。

      采访团走进新疆有色陈列馆,听着馆长贾新农的介绍,通过图、文、实物,从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历史感受新疆锂工业发展,大家深受触动。

      微博博主“斯图卡98”说,上世纪50年代,新疆锂产业开始发展,为我国工业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走进新时代、新未来,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传统矿业开发的宝贵经验与现代化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目标,积极推进智能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5月25日,“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疆篇”专题活动采访团在新疆有色陈列馆参观。(全媒体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导演、编剧、文旅博主力荐:深化文旅融合,乌鲁木齐展现“磁吸力”

      采访团走进大巴扎时已是傍晚,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派热闹繁荣的景象。

      采访团一行一边逛一边举起手机拍摄,观光塔下跳舞的市民游客、新疆馕主题馆、各类干果水果、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别具一格的建筑,都是大家拍摄的主角。

      “民俗、非遗、美食、歌舞……新疆所有的美在这里都可以看到,这是我必推的家乡旅游景点。”自媒体达人“新疆小古”说,新疆是一个自带“网感”的地方,景美、人美、历史底蕴足。她和团队会通过新技术辅助内容生产、创新内容形式、精准匹配用户等,讲好新疆故事,让新疆“美故事”收获“大流量”。

      “我想以有趣的方式,讲述新疆有趣的故事,让世界看到一个开放、自信、美丽的新疆。”“新疆小古”说。

      乌鲁木齐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为城市注入磁力,让乌鲁木齐成为更多人的旅游目的地。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伏羲女娲图绢画、天王踏鬼彩绘木俑……在新疆博物馆里,时间似乎变得厚重起来。

      体态轻盈的“楼兰美女”和“小河公主”静卧于透明展柜中,嘴角一抹神秘的微笑,仿佛依然在甜梦中。展柜四面是“逼真”的发掘场景:一片“黄沙荒漠”。这是在全国独一无二的新疆古代干尸展陈,也吸引了采访团一行。

      历史博主“以史为鉴”是第二次走进新疆博物馆。“博物馆一直都是奇妙汇聚的地方,历史长河中的一点一滴都在这里相聚,透过博物馆,我们能清晰地触摸这座城市的脉搏,感受到它的心跳与情感。”“以史为鉴”在微博向粉丝分享:“来新疆必须来新疆博物馆”“这些实物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青年导演、编剧孙渤涵每到一个地方,不仅看景,更看人。

      “我在接触到的眼神中,很少看到疲倦,大家的眼中充满神采。这是为生活奋斗的干劲儿,是城市的勃勃生机。”孙渤涵说,多积累好的故事素材,能让故事锦上添花。这一次新疆行、乌鲁木齐行,让他的积累更加丰富、层次也更多样。

      此次“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疆篇”专题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联合主办,乌鲁木齐市委网信办、伊犁州党委网信办、喀什地委网信办协办,新疆石榴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

      新闻门户网站、专业自媒体平台推广:好玩、够酷,来乌鲁木齐感受城市之新

      环球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等新闻门户网站的媒体记者,来到乌鲁木齐边走边看、边写边拍,多种角度宣传报道乌鲁木齐。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记者常新宇说,此行来到乌鲁木齐感受历史文化、城市更新、产业发展,可以说是看现状、看发展、看未来,认识了一个精彩有活力的乌鲁木齐。

      “酷玩实验室”是一家科技类自媒体,主要关注科技发展与产业升级。

      “酷玩实验室”总编朱紫辉此行来到乌鲁木齐,参观了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盛硅业光伏一体化全产业链园区后,感触颇深。

      这里是“多晶硅—单晶切片—电池组件和光伏玻璃—光伏发电”一体化产业园区,无论是高纯多晶硅,还是单晶硅,又或者是超薄膜光伏玻璃等,园区生产的光伏全系列产品已逐渐实现量产。

      从光伏一体化产业园区出来,朱紫辉就确定了一篇关于能源产业的选题。“众所周知,新疆是国家重要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风光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来到乌鲁木齐深入了解,更清楚这里的新能源产业链条完整、支撑力强,新能源产业的潜力无限。”

      乌鲁木齐加快开发“南风北光”资源,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追“风”逐“日”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版图。一台台风机转动叶片随风起舞,一排排光伏板在艳阳下泛起蓝光,风起电涌,电从光来。

      走进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化数字化提取车间,在提取、计量、浓缩、收膏、除渣等环节,不需要人员参与。生产人员只需要远程操作,就能根据配方管理,实现DCS控制系统的自动精确运行。

      棱镜Talk自媒体平台,侧重于用视频形式讲解时政新闻,视频时长一般在12分钟左右。

      棱镜Talk自媒体编辑何轩宇,不时用镜头拍摄、用纸笔记录。“我会用视频来讲新疆故事,会侧重于乌鲁木齐的产业集聚优势、交通枢纽地位,为大家讲解一个更清晰的乌鲁木齐。”何轩宇说。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四大经济走廊交会处,乌鲁木齐具有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乌鲁木齐以国际机场和乌鲁木齐站为“双核心”,以中欧班列发运为主要支撑,已形成承东启西、连通内外的空—铁—陆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以来,乌鲁木齐作为创新资源最好、产业集聚度最高和发展基础最优的片区,充分利用对外开放枢纽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创新资源优势,围绕建设联通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打造开放型特色产业体系,展现了蓬勃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