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月历上的数字的奥秘》教案

查字典数学网 2015年11月09日

      有奖投稿

      教学目的:
      1.学生能够发现月历表上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2.学会月历表上九个数求和的简便方法。
      3.培养学生关心生活,能够从生活中找寻数学信息。

      课堂实录:
      一、引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认识他吗?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生:日历表、月历表
      2)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张2003年10月的月历表,你能从表上得到哪些信息?
      A生:我从表上可以知道一个星期有七天。
      B生:我知道几号是星期几
      C生:我知道10月份有31天
      D生:10月份有两个节日,10月1日是国庆节,10月5日是重阳节。
      E生:10月份有我的生日。
      师:你的生日是星期几呢?
      E生:星期五。
      师:其他同学能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几号吗?
      生猜,E生说对错。
      (这里设计观察月历表是想,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猜生日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反馈了几号是星期几,又增加了趣味性。)
      3)揭示课题
      师:月历表不仅有以上的信息,表上数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里面藏着许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探索这些数学奥秘吗?(挂出黑板:月历表上的数学奥秘)
      二、找规律
      1、学生发现规律
      师:请你们在自己的月历表上找一找,数与数之间有什么样的规律?
      师:找好的同学先跟自己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看看你们找的规律一样吗?
      (让学生自主探究规律,再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体现新课标下的学生方式的转变。)
      2、小组汇报
      师:你们找到了什么样的规律?
      生:我是竖着找的,我发现竖着相邻两数相差7
      师:能在你们自己的月历表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想一想,为什么竖着看,上下两数相差7?
      生:一个星期有7天
      师小结:说明无论哪张月历表,竖着看。。。。。。(声音变小,生接着说:上下两数相差7)
      生:我找到斜着的规律,相邻两数相差8。你们听懂了吗?
      师:想一想,为什么从左上往右下斜,相邻两数相差8
      生:一个星期有七天,再过一天就是八天。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出这个规律吗?
      生:无论哪张月历表,从左上往右下斜,相邻两数相差8。
      生:我找到横着的规律,相邻两数相差1。
      生:我找到了从右上往左下相邻两数相差6!
      3、总结规律
      三、运用规律,进行操作练习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

      11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

      ?

      18

      师:石老师这里有一张奇怪的表格,你能知道调皮的?后面是什么数字?
      在你们的练习纸上填一填。
      (略)
      (通过这一系列的练习,学生掌握了这四条规律,并且能够运用这四条规律解决一些问题。在最后一个练习的设计中,教师让学生自由的填写并不拘于一种解法,任意运用四种规律都可以找到答案。这道练习开放了学生的思维。)
      四、求和问题
      1)师:石老师有一个绝活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这里有一个大点的柜子能圈9个数,你们用这个框子到黑板的大月历表上圈9个数,老师就能一口报出这9个数的总和是多少?
      2)谁愿意来考考老师?老师再请二位同学,一位用计算器,一位帮他报数。
      (教师将答案写在小黑板上,快速挂出)
      (教师抓住儿童的心理与儿童展开了比赛,调动了儿童的积极性。)
      3)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算的这么快吗?
      A:有简便算法
      B:你事先算好了。师:你的月历表老师事先不好算吧!你圈9个数。你自己验算看对不对!
      3)你们想寻找这个简便方法吗?你们也来算算看。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2

      3

      4

      9

      10

      11

      16

      17

      18


      1、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请凑10的学生说一说
      3、变中间数的学生说一说。(师出示小黑板)

      3

      3

      3

      10

      10

      10

      17

      17

      17


      师:为什么变成了3?
      为什么变成了10?
      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16、17、18变成了3个17。然后怎样计算?
      生:33=9 103=30 173=51
      师:算的真快,同学们竖着看(慢、手势)能发现算的更快的方法吗?
      A:(17+3+10)3
      师:还能更快吗?
      生:109=90
      师:这9个数字都变成了几?(挂出黑板)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请你们猜猜老师是怎样算出9个数总和的。 中间数9
      师:下面两人一组在自己的月历表上也像老师这样圈9个数,一个人用中间数9的方法来算9个数的总和,另一个用计算器来验证,看看这种方法对不对?
      师:(面向全班问)用中间数9的方法算9个数的综合结果对吗?
      师:请你们小组向同学们汇报,你们小组圈的9个数字的总和是多少?
      请一个小组来报总和。
      请其他小组算一算这9个数字分别是多少?填写在练习纸上。
      师:请一个小组汇报。
      师:是这个9个数吗?
      (让学生之间合作证明中间数9的方法是正确的,然后请一组汇报得数,再反过来求出这9个数是多少?这样不仅仅反馈了中间数9的方法,还能够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和与中间数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