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18-11-12 15:00来自 iPhone 8 Plus已编辑
秋冬又到了要强调保湿的时候,前几天一个胖友抱怨说,以后都不想做医美了,每次做完项目就觉得皮肤好干燥。
我??干燥不应该是很容易解决吗?怎么可以因为这个小小的问题放弃其他的保养呢。
根据她的经济情况和原有的护肤步骤,我推荐了黛珂保湿精华与Sisley舒活柔护日霜,把护肤步骤调整为:lp鱼子水-hera美白精华-黛珂保湿精华-Sisley日霜,保持了原有的功效性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款保湿精华并更换了更滋润的面霜。

如果出于精简与预算的考虑,个人更推荐直接把爽肤水换成保湿度更高的水,就能够达到接近的保湿度。
但这位胖友比较贪心不希望放弃原来在用的爽肤水,而且比较讨厌黏腻感,所以黛珂这款精华是比较好的补足,保湿好又不粘。
而Sisley舒活柔护分日霜和晚霜,实际上这两款的配方都不分日夜,都是早晚可以用的产品。这两款面霜的保湿滋润度都很高,非常讨好干皮,区别是日霜是油脂以角鲨皖、牛油果油为主,相比以凡士林比例更高的晚霜没有那么厚重,也相对不容易暗沉。虽然滋润度比晚霜低一点,但也已经很高了。肤感我个人也比较喜欢,柔滑滋润在干燥季节用很舒服,所以推荐先用日霜,如果依然干燥的情况再考虑换晚霜。

保湿其实很简单,确存在很大的误区,很多人觉得只要擦很多油或者面霜就足够了。对于不干燥的皮肤来说,确实随便用点保湿剂就够了。可真正的大干皮和生活在干燥环境的肤质,需要更持久的保湿能力,而非护肤接受后那几个小时的油润感。
个人一直以来的建议是:保湿应该是一个体系,除了足够的封闭性油脂外,需要配合水性保湿剂,水性保湿剂又可以分成三大类:
1.甘油、丁二醇、山梨醇、赤藓糖、B5等多元醇;2.氨基酸、乳酸钠、PCA、尿素等天然保湿因子;
3.透明质酸、生物糖胶、壳聚糖等大分子多糖。

三大类油性保湿剂:
1.神经酰胺、胆固醇等细胞间质脂;
2.角鲨烯、三酸甘油酯等皮脂腺脂质;
3.亚油酸和各种植物油 如甜杏仁油、橄榄油、阿甘油、玫瑰果油等不饱和脂肪。

基本上高油脂的面霜搭配含有大剂量的水性保湿剂就有较好又持久的保湿作用,整个体系中能够含有以上六类更为理想,但并不绝对需要六类,实际效果还与含量有关,建议产品组合中至少要含有油脂+多元醇+大分子多糖。

举个例子如:肌研浓润水+ILLIYOON保湿膏 。这个组合就是一个比较完善的保湿体系,涵盖了六类保湿元素。
肌研这款水含有多元醇:双甘油、甘油、丁二醇、山梨糖醇;
天然保湿因子:尿素;
大分子多糖:玻尿酸、紫菜多糖、淀粉水解物。

ILLI含有 细胞间质脂质:神经酰胺;
皮脂腺脂质:角鲨皖;
不饱和脂肪酸:乳木果油。

相信绝大部分干皮手上都有保湿面霜,缺的是一款保湿体系扎实的保湿精华/保湿水,在考虑皮肤干燥是不是要大量敷面膜之前,不妨先试试看在目前的routine中替换保湿度强的水剂,可能就能改善干燥问题。
其实敷面膜能改善干燥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含有大量的保湿剂,只要足量使用日常的常规护肤品是同理的,且不用担心加重屏障的压力。

另外除了护肤品的补足外,保湿还要注意的是:
1.降低清洁力,保留皮肤本身的保湿因子并维持屏障健康就是维持角质本身的保湿力。 选择更温和的产品、缩短洁面时间、晨间或不出门不化妆期间只用温水洗脸等等,都是降低清洁的做法。

2.干燥的环境一定要开加湿器!水性保湿剂的一大能力就是吸水,它们会从湿度更高是空气中捕捉水分,湿度越高,保湿能力越up。(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在不同地区使用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性)

3.避免使用有控油力度的防晒霜和底妆,例如 SOFINA、欧珀莱、ZA、雅诗兰黛DW,暂时可以都收起来了,换成没有控油效果的产品。

4.多喝水,从真皮层吸收水分到表皮层是吸湿剂的作用机理之一,身体内部提供水分加上外用产品提供保水能力才能更稳定的发挥保湿作用。

5.如果保湿水/精华+面霜的组合依然不够,优先考虑增加一款纯油产品,其次才是保湿面膜。

6.不要依赖面膜来充当日常保湿的角色,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而且如果日常保湿都是做不好,护肤是不及格的哦!

以下举例保湿水均为推荐,都是保湿力度优异的水剂,欢迎干皮胖友分享更多有效的保湿产品。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