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慢性肾病之——控“磷”到底怎么“控”?

微博 2022年06月16日

      来自专栏:杨医生的日常养猫建议

      共7篇a

      影响猫咪磷摄入的三大因素,不是抽烟喝酒烫头,而是……

      ​​而是:

      1、食物中磷的总含量

      2、食物中磷的化学形式

      3、食物中的钙磷比(钙:磷)

      磷在食物中,可以分为有机磷(organic phosphorus)无机磷(inoganic phosphorus)

      有机磷,通常来自于原生态的食材,譬如动物的肉和骨头,以及某些谷物(说是“纯天然”估计更好理解)。

      无机磷,通常的来源是食物中的风味剂、保鲜剂等等。

      换句话说,但凡是给猫咪吃一点加工的商品粮,无机磷是避不开的,不过是量多量少而已。

      拿人的食品添加剂参考大家康康:

大学化学, 2020, 35(11): 30-36 doi: 10.3866/PKU.DXHX202005070

      与食物中的有机磷对比,无机磷在消化吸收中的特点是:

      1、吸收更快

      2、生物利用度

      近年的研究表明,血磷升高速度快慢,其实对于肾病患者的矿物质代谢,也有影响(和餐后血糖升太快对健康不利有近似道理)。不过科研数据还没有办法很好的转化成临床指导就是……

      那么磷摄入高对于肾病猫猫的危害有哪些呢?

      高血磷会加速肾小管萎缩,诱发肾间质纤维化(纤维化的组织,就再木有功能了),肾间质矿化……

      目前,在美国饲料管理协会(AAFCO)的标准内,都是设定了犬猫食品的“最低”标准(譬如每兆卡Mcal的猫粮中,最起码要有1.25克的磷),却没有“上限”。

      于是犬猫营养学家们和宠物食品公司只能参照发表的文献,一起研究一个“合理”的磷配方肾病处方粮(这说的是肯做研发的公司。小公司按照配方指南,差不多配一配比例,你也不知道不是)。

      2020年美国兽医内科杂志JVIM,针对美国市面上的82种普通商品猫粮做了一个研究,分析了普通商品粮里的磷、钙和镁含量:

      在这项研究中,33%(27个品牌)的猫粮里,每兆卡(1Mcal=1000Kcal)的总磷(涵盖了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在3.6克及以上;而这27个品牌中,有7个品牌的总磷含量每兆卡(Mcal)的在4.8克以上

      不过,仔细分析,高磷食物,往往伴随着高蛋白含量。此外,在抽样的13个品牌中,食物的钙磷比<1(补充:钙磷比过低也是增加磷被机体摄入的因素之一)。

      研究并不能告知我们:普通的猫商品粮,是否会诱发肾病。嗯对,就是给大家看看数字……而且注意,这里是总磷

      换个角度说就是:由于猫咪商品粮中的磷含量是没有上限的,所以买一款猫粮,好奇的话,可以问问厂家。而厂家如果不给数据,那就……(谨慎点购买……)

      目前看来,一款猫粮里,无机磷和有机磷到底分别占了多少,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并不容易获得答案。目前,我们就先老老实实的,看总磷含量吧……

      商品肾病处方粮,实际上设计宗旨是:
      1、限制磷含量(这里没有特别指出有机磷和无机磷);

      2、限制蛋白含量(蛋白本身,还有蛋白本身含有的磷,都对CKD发展有一定贡献),但又要能提供高质量蛋白(就是消化吸收后就可以给机体使用,而不是穿肠过);

      3、高热量密度(减少CKD患者的肌肉丢失);

      4、低钠

      5、碱化体液;

      6、补充钾(?)

      总之,过去二十多年的各种研究,确实是指出了肾病处方粮对于延长CKD猫咪寿命方面的价值。但是,如我之前线上课上讲到的,过犹不及——过早限制磷摄入,譬如2020年的研究显示:部分CKD早期猫咪,当使用的食物每兆卡(Mcal)中磷含量小于1.2克时,又增加了猫咪高血钙的风险(当然因素之一也是处方食品里的钙含量得到了调整)。

      所以IRIS最新指南,也是建议:

      —— 在猫咪CKD 2期时候,要“考虑”肾病处方粮(我个人补充说明就是:如果换粮了,记得检测游离钙);

      ——  在猫咪CKD3期和4期时候,“推荐”使用肾病处方粮。

      目前市面上的肾病处方粮也特别多,最近AAFP的大会上,公布了一些数据,分别是皇家、普瑞纳、希尔斯等几个品牌不同品类的肾病粮,大家参考看(我把大家最关心的蛋白含量和磷含量都列出来了,可惜这里的磷也是总磷哦):

      到底怎么选,各位家长和主治医生,多多协商。

      毕竟,还有个更切实际的问题:猫不吃肾病处方粮,怎么办?

      混着肾病粮和普通粮可以吗?干粮混着湿粮可以吗?

      我认为,都“可以”。

      自制可以吗?

      在理想的世界里(营养配比均衡的前提下),那简直太可以了,谁不爱天然食材呢?

      问题就在于:自制食物,可能容易跑偏。生食的卫生安全隐患,也是一直被主流营养科抵制的理由,因此这一切就……

      全看厨子水平(不一定是小白胖子那个厨子)。

      我的个人感受是什么呢?

      我不敢说啊。

      譬如柳婶,有早期CKD提示,目前指标也就是一期和二期之间反复横跳。所以,目前的核心是:

      祖宗你想吃啥就吃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