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

语文网 2023年08月16日 01:56:50

      【本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把“想到的”写进句子使表达具体形象的方法,初步领悟“留心周围的事物”的要求。

      2.背诵三、四自然段。

      能力

      1.能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2.能说出把“想到的”写进句子的好处。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个性品质

      1.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雄伟,激发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2.大胆表达自己对语句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

      领悟“留心周围的事物”的要求。

      【教学难点】

      能说出把“想到的”写进句子的好处,了解把“想到的”写进句子使表达具体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POWERPOINT幻灯片、钱塘潮录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读准、读通了课文,好像让作者把我们带到了浙江省杭州湾,亲眼观看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大潮。这节课,我们继续让作者带我们观赏钱塘江大潮,好吗?

      一边播放录像,一边用课文的语句解说。(再一次整体感受钱塘潮的壮观,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2.学生谈观感。(自由发表见解,板书:天下奇观)

      作者为什么能用手中的笔把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丽的景观写下来,是怎么样写下来的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学习目标。现在,就让我们一块来学习课文。

      二、分层达标

      (一)自读探究,感悟词句,体会大潮壮观。

      1.出示学习提纲:

      (1)读课文,划出描写钱塘大潮壮观景象的语句。

      (2)读语句,“一边读一边想”,理解内容,体会大潮的壮观。

      (3)读语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读出来。

      请同学们按照学习提纲,先读读课文,把描写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的语句划下来。然后,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读这些语句,看自己从语句中理解到什么,体会到什么。最后,有感情地朗读,把你的理解、感受读出来。

      2.学生按照学习提纲先个体学习,然后小组交流。

      (二)汇报交流,引导精读,品味感悟。

      1.汇报划出的语句。(引导注意顺序)

      2.交流理解、体会,引导精读,品味感悟。(重点引导细读课后练习2的语句;在此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引导学生达标,熟读成诵。)

      (1)课后练习2语句的教学。

      1)在这些语句中,你认为最能够表现钱塘大潮壮观景象的句子是哪一句?

      2)学生汇报语句后,示填空,完成填空。

      3)自由读语句,注意填空的部分,思考这个句子好在哪里;小组合作解决。

      4)交流汇报。(重点引导谈出好处:想像部分能把大潮的形、声、推进的速度写形象、具体。)

      5)小结归纳:作者在观察钱塘江大潮来到时,做到了留心周围的事物,不但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用脑子想,所以课文读起来,让我们有如身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我们也要像作者那样做个有心人,时时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多看、多听、多想的好习惯。

      (2)其它语句的教学。

      1)江面很平静,……一层蒙蒙的薄雾。

      2)午后一点左右,……闷雷滚动。

      3)过了一会儿……出现了一条白线。

      4)那条白线很快……白色城墙。

      5)霎时,……两丈来高了。

      三、总结归纳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文,如同亲身观赏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深深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雄伟磅礴的气势。下一节课,我们也学着作者,展开想像,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退去的顺序,说说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如果大家也能像作者那样,用眼、用耳、动脑,多看、多听、多想,做到留心周围的事物,做到注意积累,就同样能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板书】

      13

      观潮

      天

      下

      奇

      观

      潮来前

      江面平静

      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

      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

      潮来时

      横贯江面

      白色城墙

      山崩地裂

      白色战马

      退潮去

      风号浪吼

      余波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