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点梳理

语文网 2023年08月23日 01:00:40

      【文学常识】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音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赋直陈其事;比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关雎】

      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一、注释

      (1)关关:雌雄两鸟的和鸣声。雎鸠:一种水鸟,亦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2)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洲:河中沙洲。

      (3)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品德好。

      (4)好逑(hǎoqiú):理想的配偶。逑,配偶。

      (5)参差:长短不齐。荇(xìng)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略呈心形,浮在水面上,茎可以吃。

      (6)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捞取。

      (7)寤寐:这里指时时。寤(wù),醒时;寐,睡时。

      (8)思:语助词。服:思念、牵挂。

      (9)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10)友:亲近。

      (11)辗(zhǎn):半转。反侧:侧身。

      (12)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

      (13)芼:择取。

      (14)乐:同“悦”,娱悦。

      二、参考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伴侣。

      参差不齐的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参差不齐的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蒹葭[jiānjiā]】

      蒹葭(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①,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一、了解与积累

      (一)注释

      ⑴选自《诗经秦风》。秦,周朝时诸侯国名,在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一带。

      ⑵蒹葭(jiānjiā):芦荻,芦苇。

      ⑶苍苍:深青色。

      ⑷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为,……成……。

      ⑸所谓:所说、所念,这里指所怀念的。

      ⑹伊人:那人,指隐居的贤人,有人认为诗中人物收追寻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

      ⑺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一方,那一边,指对岸。

      ⑻溯洄(sùhuí):逆流而上。

      ⑼从:跟随,这里是追寻的意思。

      ⑽阻:险阻,(道路)难走。

      ⑾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

      ⑿萋萋:茂盛的样子。下文“采采”义同。

      ⒀晞(xī):干。

      ⒁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⒂跻(jī):升,高,意思是道路险峻,需攀登而上。

      ⒃坻(chí):水中小洲,小岛。

      ⒄未已:还没有完,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⒅涘(sì):水边。

      ⒇右:迂回曲折。

      ⒆沚(zhǐ):水中沙滩。

      译文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岸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二、基础知识过关

      (一)、文学积累

      ①《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时期的诗歌共有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②《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二)、默写过关:

      1、统领全文,运用起兴手法表达小伙子对心仪的姑娘热烈追求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雎》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表达小伙子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朝思暮想不能成寐的诗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的句子:“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统领全诗,运用起兴手法,既交代时令、环境,渲染凄清惆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又表达对意中人深深怀恋之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6.描写男主人公苦苦追寻之路艰险、漫长、困难重重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7.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8.《蒹葭》: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9.蒹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0.“一切景语借情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三、主要问题过关:

      1、《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以雎鸠鸟起兴,来写自己对窈窕淑女的追求。

      2、《关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全诗通过写主人公的思慕、追求、向往,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之情。

      3、《蒹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一个主人翁形象?意境有何特点?

      塑造了一个(痴情的男子即君子)的人物形象。

      4、《蒹葭》的写景有何作用?

      景物描写反衬出诗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蒹葭诗中描写的景物有:蒹葭(芦苇)、露珠、霜、河水、小舟。用了这些景物起兴,引出追求'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情感.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表达爱而不得的思念之情。

      5、《蒹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主人公追求、思念寻而无果的惆怅之情。(蒹葭表达出了一种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心情。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