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复习知识点:海陆的变迁

查字典地理网 2015年12月18日

      

      地理学习

      学习基础

      查字典地理网初中频道为您整理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复习知识点:海陆的变迁,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和小编一起期待学期的学习吧,加油哦!

      1.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喜马拉雅山中方向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堤)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其观点是: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a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图P37)

      b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注:每个板块都是由陆地和海洋共同组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

      4.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板块的运动可以分为张裂和碰撞挤压两种运动。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板块发生挤压碰撞时地表会形成山脉、海洋面积缩小甚至消失如: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发生挤压运动)、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以上就是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复习知识点:海陆的变迁,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