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柳絮

查字典诗词网 2023年07月05日 00:20:36

      《临江仙·柳絮》,此为曹雪芹《红楼梦》中人物薛宝钗所作,为五首柳絮词之一。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舞,偶成小令。诗社就发起填词,每人各拈一小调,限时做好。薛宝钗写的就是这首《临江仙·柳絮》。

      【原文】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译文】

      东风卷起那被吹散的柳絮,在白玉堂前翩翩起舞,它那优美轻盈的舞姿像纷忙的蜂群和阵阵的蝶舞,飘扬漫飞。飞絮何曾随着那流水而逝去?又何必委弃在弥漫着花香的泥尘中。千丝万缕,密切复杂,始终不能够改变,任由它集聚还是分离。

      无限美好的春光莫笑那本来轻薄无根无绊的柳絮,频频凭借那吹残百花的东风,送我直上青云。

      【鉴赏】

      薛宝钗与林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对立的。作者让宝钗作欢愉之词,来翻黛玉之所作情调缠绵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写诗词吟咏上互相争胜,实际上这是作者借以刻划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种艺术手段。

      但是,作者所写的钗、黛对立,并非如续书中所写的那样为了争夺同一个婚姻对象而彼此成为情敌(黛玉对宝钗的猜疑,在第四十二回“薛芜君兰言解疑癖”后已不复存在。事实如脂评指出,贾府上下,人人心目中宝黛都是一对未来的“好夫妻”),作者也并不想通过他们的命运来表现封建包办婚姻的不合理。作者所描写的宝黛悲剧是与全书表现封建大家庭败亡的主题密切相关的。他们的悲剧是贾府事变的结果。

      细看词的双关隐义,不难发现“蜂围蝶阵乱纷纷”正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纷乱情景的象征。宝钗一向以高洁自持,“丑祸”当然不会沾惹到她的身上,何况她颇有处世的本领,所以词中以“解舞”、“均匀”自诩。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像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了。宝钗能“任他随聚随分”而“终不改”故态,所以黛玉死后客观上就必然造成“金玉良缘”的机会而使宝钗青云直上。但这种结合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宝钗和宝玉在对待封建礼教、仕途经济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宝玉忘怀死去的知己而倾心于她。所以,宝钗最终仍不免被宝玉所弃,词中的“本无根”也就是这个意思。

      【试析】

      柳絮词是大观园里女儿们最后一次办的诗社。《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作《桃花行》诗后,众人议定再起一社。后因贾政回家,必问宝玉功课,便将诗社拖延了。时值暮春之际,史湘云无聊,因见柳絮飘舞,便偶成一小令,调寄《如梦令》,自己作了,心中得意,便用一条纸儿写好,与宝钗看了,又来找黛玉.黛玉看毕,笑道:“好,也新鲜有趣.我却不能。”湘云笑道:“咱们这几社总没有填词.你明日何不起社填词,改个样儿,岂不新鲜些。”黛玉听了,偶然兴动, 便说:“这话说的极是.我如今便请他们去。”说着,一面吩咐预备了几色果点之类,一面就打发人分头去请众人.这里他二人便拟了柳絮之题,又限出几个调来,写了绾在壁上。

      这首《临江仙•柳絮词》是这次填词作社被众人拍案叫绝,推为鳌头的作品。薛宝钗在谈及创作意图时说:“众人所写的词终不免过于丧败。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比起林黛玉“缠绵悲戚”的《唐多令•柳絮词》“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和天真的湘云《如梦令•柳絮词》:“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对无限美好春光的留恋,表现出的伤感,这首词充满了乐观、积极,确是匠心独运,没有落下俗套。

      这首《临江仙•柳絮词》是薛宝钗的人生态度的写照,出生在事事趁心如意,富贵人家的薛宝钗,在白玉堂前随着那无情的东风翩翩起舞。暮春的春光既将逝去,歌咏那吹散柳絮的东风。可这东风又何曾不是那剪落了芙蓉,是摧残了百花,无情的东风呢?“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大观园诸芳流散,湘江水逝、落花化作了春泥,任由着她们,说什么悲欢愁喜,说什么为你解闷排忧,这种极其冷漠的淡然,也是薛宝钗对姐妹们之间的无情。莫笑东风无情“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词中最后一句,东风无情、人亦无情,这也是薛宝钗“圆滑、罕言寡语、装愚守拙“的处世态度,不正是她要入选宫中妃嫔,或入主贾府“宝二奶奶”的野心,这种功利主义,毫不隐瞒的表露出来了。借助东风将那本无根的柳絮吹上青云,却使得薛宝钗跌得越重。贪慕不长久的富贵和名利,事至运败抄家则金无彩。

      薛宝钗,这根断了线的风筝。

      【注释】

      ⑴白玉堂:这里形容柳絮所处高贵。春解舞:说柳花被春风吹散,像翩翩起舞。

      ⑵均匀:指舞姿柔美,缓急有度。

      ⑶“蜂围”句:意思是成群蜂蝶纷纷追随柳絮。有人以为是以蜂蝶之纷乱比飞絮,亦通。

      ⑷随逝水:落于水中,随波流去。喻虚度年华。以逝水比光阴。

      ⑸委芳尘:落于泥土中。喻处于卑贱的地位。

      ⑹“万缕”二句:意谓不管柳絮是否从枝上离去,柳树依旧长条飘拂。喻不因别人对我的亲疏而改变自己固有的姿态。

      ⑺青云:高天。也用以说名位极高。如《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诗人简介】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返回查字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