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

中国求职指南网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百度百科

      佳人译文

      逐句全文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她说自己是高门府第的女子,飘零沦落到与草木相依。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过去关中一带遭遇战乱,家里的兄弟全被乱军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官居高位又有什么用?自己兄弟的尸骨都无法收埋。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世俗人情都厌恶衰败的人家,万事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火。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丈夫是个轻薄子弟,抛弃了我又娶了个美丽如玉的新人。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合欢花尚且知道朝开夜合,鸳鸯鸟成双成对从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丈夫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浑浊了。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牵把青萝修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摘下来的花不愿插在头上,喜欢采折满把的柏枝。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天气寒冷,衣衫显得分外单薄,黄昏时分,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上。

      佳人注解

      1

      绝代:冠绝当代,举世无双。

      2

      佳人:貌美的女子。

      3

      幽居:静处闺室,恬淡自守。

      4

      零落:飘零沦落。

      5

      依草木:住在山林中。

      6

      丧乱:死亡和祸乱,指遭逢安史之乱。

      7

      官高:指娘家官阶高。

      8

      骨肉:指遭难的兄弟。

      9

      转烛:烛火随风转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10

      夫婿:丈夫。

      11

      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

      12

      合昏:夜合花,叶子朝开夜合。

      13

      鸳鸯:水鸟,雌雄成对,日夜形影不离。

      14

      旧人:佳人自称。

      15

      卖珠:因生活穷困而卖珠宝。

      16

      牵萝:拾取树藤类枝条,也是写佳人的清贫。

      17

      采柏:采摘柏树叶。

      18

      动:往往。

      19

      修竹:高高的竹子,比喻佳人高尚的节操。

      佳人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季。关于这首诗的作意,一向有争论。有人认为全是寄托,有人则认为是写实,但大部分折衷于二者之间。

      在作此诗之前,杜甫被迫辞掉华州司功参军职务,为生计所迫,携带妻子,翻山来到边远的秦州。杜甫对大唐朝廷,竭忠尽力,丹心耿耿,最后却落得弃官漂泊的窘境。即便是在关山难越、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仍始终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这样的不平际遇,这样的高风亮节,和诗中女主人公是很相像的。所以,作者借他人之酒以浇胸中块垒,在她的身上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清人黄生说:“偶有此人,有此事,适切放臣之感,故作此诗。”

      佳人赏析

      杜甫的《佳人》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寄托。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感人肺腑,能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是杜甫诗中的佳作。全诗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写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倾诉被丈夫抛弃的大不幸。第三段,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第一部分“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开头两句点题,上句写其貌之美,下句写其品之高。又以幽居的环境,衬出佳人的孤寂,点出佳人命运之悲,处境之苦,隐含着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以上四句是是第三人称的描状,笔调含蓄蕴藉。“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从此处以下转为第一人称的倾诉,语气率直酣畅。当年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兄弟们惨遭杀戮。官位高也没有什么用,他们死后连尸骨都得不到收殓。“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这里指长安。756年(天宝十五年)六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官高”呼应上文的“良家子”,强调绝代佳人出自贵人之家。

      第二部分“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这四句托物兴感,刻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宋代的刘辰翁评论说:“闲言余语,无不可感。”“转烛”,以风中的烛光,飘摇不定,比喻世事转变、光景流逝的迅速。“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写负心人的无义绝情,被抛弃的人伤心痛苦。在佳人倾诉个人不幸、慨叹世情冷漠的言辞中,充溢着悲愤不平的情绪。一“新”一“旧”、一“笑”一“哭”,强烈对照,被遗弃女子声泪俱下的痛苦之状,如在目前。夜合花朝开夜合,所以说“知时”。鸳鸯则多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第三部分“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这几句似悲似诉,佳人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洁端丽之意。同时,可见佳人居家环境的简陋清幽,生活的清贫困窘。在这首诗中,有多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或以新人旧人为清浊,或以前华后憔为清浊,或以在家弃外为清浊,或以守贞为清、改节为浊。还有人认为:佳人以泉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妇人为夫所爱,世人便认为她是清的;为夫所弃,世人便认为她是浊的。另一种解释是佳人怨其夫之辞。人处空谷幽寂之地,就像泉水在山,没有什么能影响其清澈。佳人的丈夫出山,随物流荡,于是就成了山下的浊泉。而她则宁肯受饥寒,也不愿再嫁,成为那浊泉。“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末尾几句以写景作结,刻画出佳人的孤高和绝世而立,画外有意,象外有情。在体态美中,透露着意态美。这种美,不只是一种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理想美。诗句暗示读者,这位时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经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劲节的绿竹,有着高洁的情操。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激赏,妙在对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仅凭“翠袖”“修竹”这一对色泽清新而寓有兴寄的意象,与天寒日暮的山中环境相融合,便传神地刻画出佳人不胜清寒、孤寂无依的幽姿高致。

      《佳人》是以其格调之高而成为咏美人的名篇。诗人以纯客观叙述方法,兼采夹叙夹议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个在战乱时期被遗弃的上层社会妇女所遭遇的不幸,并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更多

      杜甫的诗(共2275首诗)

  •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查看译文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查看译文
  •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查看译文
  •       《恨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查看译文
  •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

    查看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