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荣誉成为习惯

查字典作文网 2011年12月05日

      男子110米栏,这是一个令全体国人无比荣耀的项目,因为一个黄皮肤的国人——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出人意料的夺得冠军,从此享誉中国,成为田径场上,亚洲人战胜欧美的真实例子。然而2008年8月17日110米栏预赛中,昔日飞人却因病被迫放弃比赛,全场9万多名观众顿时哗然惊呼:“啊——?!”

      刚刚得知这个消息,我也不禁为此叹惋,转而一想,当另外一些并未得过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在预赛中被淘汰,我们似乎并未如此惊讶以致引起媒体的关注。事实上,从一开始刘翔的出现,所有国人便已接受这属于中国的荣誉,渐渐的这荣誉成了一种习惯。凡是有刘翔参与的比赛,金牌便非他莫属,这几乎成了所有人所公认的事实!然而,天真的我们并不知道,幸运并非只给与有准备、有实力、有经验的人,奥林匹克的记录与荣誉只是用来打破和超越,而不会眷顾任何一个哪怕是创造纪录的人。我们将维护荣誉的使命习惯的压在一个人的肩膀,或许是每个人的悲哀。

      当荣誉成为一种习惯,好比让沙漠中一滴水永存,美好,却永远无法实现。时光飞逝,岁月流转,或许牙买加百米选手的9。72秒,已如昙花一现般一去不复返,。奥运会维护和平,阻止战争的历史也永久存在于人类记忆中。然而就连承载着全人类荣誉的奥林匹克,也曾被战争所中断,又有谁能断定,百米纪录不会被刷新?荣誉,从一开始便知是人们为了梦想中的美好而做出的努力,而美好本身就没有极限,在竞技场上,最有实力的运动员也有失败的可能。或许这才是属于奥林匹克的魅力。

      相反,当荣誉成了一种机遇,成功却总能不期而至。陶渊明隐居南山,好读书,不求甚解,其淸逸的文字却带着南菊香,穿越千古,留在每个人士心中。李世民身居万人之上,依旧礼贤下士,悟得:“水可载舟,亦能覆舟”的真谛。尽职克终,一代明君,造就了全盛的大唐。如今的赛场上进入决赛的何冲,保持着一颗平常的心,每一次三米板上纵身一跃,都成了水立方最华美的乐章。刘墉有言“为善不求福报,福报自来;读书不求功名,功名自至。”每一个将过去荣誉看作机遇的人都有了比聪明人更简单纯朴的心,成功或许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力过,也无悔了。

      相信,每个中国人都将刘翔的荣誉看作2008年北京赛场上的机遇而非必须保住金牌以安慰心理的习惯。赛场上将不会是一声惊叹而是给一个尽力拼搏的运动员最热烈的掌声和最满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