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卷及答案

查字典文档网

      中学试卷

      2017年上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理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西周时期推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 汉朝时,在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的皇帝是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元帝

      3.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若国家进行一项公共工程建设,其执行机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

      4.元朝时,属于中书省直接管辖的地区是

      A.陕西 B.云南

      C.河南 D.河北

      5.某条约规定:“清朝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个条约应该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发生的主要战役有 ①平壤战役 ②黄海大战 ③辽东战役 ④威海战役廊坊战役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7.“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8.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

      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源头

      9.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⑤

      中学试卷

      A.内阁对议会负责 B.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名单由国王提名产生

      C.议会的多数党领袖由国王任命为首相 D.首相通过控制议会立法权实际上掌握国家大权 10.1871年,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德意志帝国建立 B.德国完成统一大业

      C.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D.德国跻身资本主义强国

      11.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孩子在外面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孩子采取的态度是( )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1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13.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的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安提丰

      14.下列关于启蒙运动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武器 B.对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产生了影响

      C.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D.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

      15. “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需要300张羊皮。”文中提到的技术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磁石 D.火药

      16.汉字演变的脉络是( )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甲骨文一金文一隶书一楷书一篆书

      C.金文一甲骨文一篆书一隶书一楷书 D.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楷书一行书

      17.下列成就中,表明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进步的是( )

      A.相对论 B.牛顿力学 C.经典物理学 D.量子理论

      18.以下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的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

      A.《民报》 B.《海国图志》 C.《新青年》 D.《资政新篇》

      中学试卷

      1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科技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农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岭南地区出现三季稻 B.水稻杂交技术及其在世界得到推广

      C.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 D.我国棉花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

      20.被恩格斯誉为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的是( )

      A.雪莱 B.雨果 C.拜伦 D.巴尔扎克

      21. 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2.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 )

      A.薄伽丘 B.但丁 C.米开朗琪罗 D.彼特拉克

      23.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24.下列关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排斥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D.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5.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30分,其中26题14分,27题16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宋真宗起,相权逐步得到强化,皇权反而受到种种限制。那时,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具体数字。

      ——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材料二 废除宰相制度15年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中学试卷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时期相权和皇权的关系如何?(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宰相制度是在何时被废除的?明成祖时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协助皇帝处理政事?(4分)

      (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6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27.(1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6年1月,在意大利出土了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

      崇为世

      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免罪。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子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意大利主要流行的社会思潮是什么?《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引起震动?(4分)

      (2)材料二标志什么事件开始?(2分)

      中学试卷

      (3)材料三中的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分别提出“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学说,请写出这两位思想家的名字。(6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关键词概括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4分)

      三、简答题(10分)

      28.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

      (1)简要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国家主权和国家政治体制分别作了怎样的规定?(6分)

      (2)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4分)

      四、探究题(1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

      材料二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这篇宣言中,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一是“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以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主义为主要内容,人民“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免诸权”。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材料三 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1)材料一中的“徳、赛先生”分别指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孙中山的哪一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思想的历史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