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eibo.com提供.
24-06-25 09:51发布于 北京 来自 HUAWEI Mate 60 Pro
#三天教授#早课
唐诗三百首长卷,今天写李贺南园十三首。
没写完,该出门了。

《南园十三首》或写景,或抒情,刻画田园生活的安逸,抒发韶华易逝、抱负难酬的感叹,语言清新,诗情隽永,耐人寻味。同时这组诗是了解、研究李贺居乡期间的思想和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诗人臧克家曾说:“毛主席在古代诗人中比较喜爱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这是众人皆知的。我看,他的创作也多少受到这几位诗人的影响。”李贺以诗歌格调独特、积极而受到主席青睐。在他心目中,李贺诗歌不仅“很值得一读”,而且也很值得一用。

毛主席多次在诗词中引用、化用李贺的诗句,而他的浪漫主义诗风也明显受益于李贺。主席的艺术情怀是豁达的,他显然摒弃了李贺诗歌艺术晦涩、消极的一面,而张扬了其独特、积极的一面。

《采桑子·重阳》是毛主席身处逆境时写的感怀之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起句“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短暂,而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则比较缓慢,不易衰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这里反用其意,以“天难老”反衬“人生易老”。

而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毛主席则将李贺诗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成句直接入诗。1964年1月27日,毛主席对英译者口头解释“天若有情天亦老”说:“这是借用李贺的句子。与人间比,天是不老的。其实天也有发生、发展、衰亡。天是自然界,包括有机界,如细菌、动物。自然界、人类社会,一样有发生和灭亡的过程。社会上的阶级,有兴起,有灭亡。”

毛主席引用此句,是说苍天如果有感情,见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也会深感愤慨、痛苦而变得衰老。接着一句“人间正道是沧桑”,深刻昭示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毛主席引用李贺成句,赋予其全新的蕴涵,使诗中的议论“含情韵以行”,达到情理交融、韵味悠长的艺术效果。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