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牛人”带出一群“牛人”

人民网 2024年06月11日 13:20

      杨莲,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10年度采油工职业技能竞赛金奖获得者;付江徽,集团公司技术能手,拥有8项国家专利;张峰,集团公司2012年度采油工职业技能竞赛金奖获得者;张宏,集团公司2015年度采油工业务竞赛金奖获得者;周文明,集团公司2016年度注水泵工技能大赛金奖获得者……

      这群“牛人”都来自中国石化江苏油田采油一厂。如果有心人再稍微统计一下,还会发现他们师出同门,有一个更“牛”的师父——江苏油田首席技师、采油一厂高技能人才工作室主管厉昌峰。

      “一人牛不算牛,能带出一群牛人才真叫牛。”这是大家对厉昌峰的一致评价。

      厉昌峰不仅精于技术,而且甘为人梯。10多年来,他带出40名徒弟,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7人被评为省部级技术能手,27人获国家级、集团公司级技能竞赛金、银、铜奖。

      厉昌峰一手创建的高技能人才工作室,汇聚采油、注水、集输、电气焊等专业技术高手,每年申报的创新成果20项以上,成功率达到90%以上。

      作为扎根一线35年,从油田第一位采油工技师成长起来的集团公司特级大师,他深知技能提升对员工成长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为了给员工技能“充电”,厉昌峰先后编写教案和案例600多个,主编《采油基本技能读本》和《采油工技能培训读本》两本总计21万字的采油工种训练教材,成为江苏油田技能鉴定指定教材。

      从2005年起,厉昌峰作为主教练,7次率队备战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采油工比赛项目。

      针对选手特点,他制定“一人一策”培训计划,并采用分步训练、视频回放、仿真训练等多种办法。一位好教练总能挖掘出选手的潜力。“他的训练不是机械式的,他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动作不规范,可以用什么方法改进,所以跟着他训练特别有干劲和热情。”张峰说。

      2009年,厉昌峰牵头成立油田首个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开始传技带徒。近年来,他所在的采油一厂加大投入,按照“七有”标准,建成500平方米的厉昌锋大师工作室。还开设“科技之光论坛”,开通经费和技术支持的绿色通道。越来越多的技能人才聚集到一起,先后有209人次加入工作室。

      厉昌峰的女徒弟杨莲说起她成长过程中一件记忆深刻的事:“我第一次搞创新时,设置了一个内置式取样装置的流程走向方案,师父让我至少提5~6个方案,我不禁牢骚满腹。师父耐心教导说,创新不是一拍脑袋就行,它是严谨认真的论证过程。在他的指导下,这个装置研制很成功,让我体会到了认真干活、执着做事的喜悦。”

      因为带的徒弟顶呱呱,2022年厉昌峰获得人社部表彰,被评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2023年他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