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

查字典中考网 2020年06月30日

      你一定也有过考场上试题做不完的时候。

      或者因为做题速度慢导致一些题没来得及细想,结果做错。

      有时因为做题慢,还会让你整个人特别紧张,平时会做的题考场上突然卡壳了

      据调查:中学生考试中,因为时间不够的问题,导致整个考试平均丢分30分左右(全科),再加上随之而来的紧张的情绪,影响更大。

      当然了,做题也不是越快越好,还有一个关键的准确率,又快又准才能得高分。

      ▼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

      首先,找到自己做题速度慢的原因。

      做题慢,离不开以下几点:

      1. 题目不熟练

      或是对知识点本身不熟悉,或是解题思路不熟悉。

      2. 能力不足

      比如,计算能力不足,写字速度慢,阅读速度慢,接受信息能力不足(即不了解题目表述涵义)。

      3. 性格原因

      比如马虎、粗心,比如急躁。很多同学读题时读得很快,却不了解其表达内容,或者是还没读完就开始写答案了,往往要反复回头,浪费时间。

      4. 做题习惯

      很多同学拿到题闷头就做,没有仔细读题的习惯,发现做错了才回头看。还有同学看到题目不认识,就心慌犹豫要不要先做,最终不知不觉浪费时间。

      以上,你做题速度慢都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呢?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可以用一些训练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速度。

      1. 做题训练

      我们都知道利用做题来提高做题速度,但有时却没有规划好。

      建议大家用简单题和中等题来训练。练习顺序可以从选择题开始,然后是简单、中等的解答题,然后是填空题,最后是大题。

      做选择题时,要减少死记硬算的时间,多用技巧解题。如特殊值的代入、选项的代入,多用直接法(直接理解)、排除法(选项逆推)等,尽量少去死算。

      选择题要秉持少算少错,多算多错的道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做选择题的准确率,也能大量缩短考试时间。

      对于中等题和简单题,即使是不同的题型,在解题思路上也会有太多的相似点。比如数学,大多只要你能正确的用式子或未知数表达出题意,通过补充题目和所求差距,或寻找问题成立的前提条件(正向推导和逆向推导),都能够把试题拿下。再比如理综的物理,几乎都是按照题目表述的步骤罗列表达式,然后联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2. 做题训练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量大且持续时间长

      这里的量指每一次训练的时候题量必须要足够,连续做题的时间要长,切忌浅尝辄止。这样更容易找到感觉,锻炼自己的思维速度。

      (2)掐时间

      控制好时间去训练,可以有紧迫感。刚开始做题的时候可以放慢一些,多训练解题思维。当有一定的总结后,要尽量缩短做题时间。切记快准狠。

      3. 关于能力训练

      针对计算、写字慢、阅读有问题的同学。

      计算能力不足是由于逻辑推导能力不足所导致的,这一点在短时间内只能通过大量的计算来提高。

      至于写字速度慢,也可以通过集中练习,比如有些多余的笔画,比如改掉一笔一顿的习惯,然后逐步加快即可。

      阅读慢的同学,平时多朗诵,多读适中篇幅的一些文章或题目,训练一目多字,甚至一目多行。

      4. 改掉性格的影响

      可以在平时训练时试着一个字一个字念题目(或默读),再有就是做题时强迫自己规范好草稿。不要东一块、西一块乱写,把草稿当作作业来写。

      如果好动的同学平时做题的时候可以强迫自己不断继续坚持做下去,短期内养成稳当的特点。

      5. 通过做题来养成正确的考试习惯

      做题时要讲究一看二想三动四回顾。

      先看清题意,再思考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关联,然后才动手,最后总结。

      当你习惯了这些步骤后,就能快速答题了。切忌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解题思维之前,一拿到题就闷头做。

      针对以上大家答题速度慢的问题,老师分享了一些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那么,具体在考试中,要怎样确保自己的答题速度呢?

      这几点要特别注意:

      1. 答题顺序:先易后难

      有些同学喜欢先做大题难题,比如语文喜欢先写作文,数学先解大题,认为前面题自己都会,如果能先把后面的题拿下就稳了。这样做,却可能导致难题上花费时间太多,到最后留给简单题的时间都紧张了,匆匆忙忙会做的没做对,得不偿失。

      其实,做题的状态不是一下子就来的,从基础题开始做,也是一种适应考场、活动思维的过程。

      2. 时间分配:避免头重脚轻

      很多同学前面的基础题因怕失分而花了太多时间,到后面的大分值题目没时间做了。

      一般我们考试中各题型的时间分配可以与分数的分配相当的。比如150分的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基础题阅读题和作文差不多对半,前者用足45-50分钟,作文用50-60分钟,其中作文一定要花5到10分钟用来构思。

      一定要有意识地控制时间,避免在考场一味地与时间赛跑。

      3. 遇到难题:千万别死磕,没思路就pass

      难题如果一开始做不出,比如思考了两三分钟还是没有任何头绪,千万不要死磕,待容易题做完后再来攻克。

      很多时候难题做不出,可能是因为一个概念一下子想不起来,也可能是因紧张而思路不畅,都是暂时性的,一味钻牛角尖反而没用。如果做容易题适应一段时间后,可能灵感就来了,思路就打开了。

      实在做不出的难题,也不要空着,试着蒙一个。

      4. 遇到主观题:大段答题,要先分点列框架

      不要一看到题目就下笔答题,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尤其主观题,最好先有个大概的框架,比如在草稿纸上列几个关键词作为答题要点,只要思路对了,你答题速度会很快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