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易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m.163.com提供.

端午节婆婆和哥嫂来吃饭,提出要求:让我把女儿嫁妆借给侄子买房

华贵禅心
华贵禅心
2024-06-11 10:33·河北
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生活里,有很多父母都有“劫富济贫”的心理。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贫“的子女疼爱和多付出,往好里说是关爱;但站在“富”子女的角度看,父母就是“劫富济贫”,一碗水没端平。

成年子女经济条件的好坏,不应当依靠父母来平衡,自家“混”成什么样,是自己的事情。

若用父母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不仅容易产生家庭矛盾,甚至还会兄弟反目成仇。

深以为然!我叫李文霞,今年53岁,退休3年,每月4800退休金,独生女儿还在读研。

老伴比我小一岁,还有好几年才退休,现在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光。

公婆有两个儿子,我家老伴是老小,也是公婆最疼爱的“老幺”。

公公在世时,还能一碗水端平。自从公公过世,婆婆的心里就失去平衡。

我觉得她是“关心则乱”,太在乎大儿子的生活,认为一奶同胞,谁的日子好过,就理所当然地该为另一个无偿资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哥夫妻在企业工作,这些年经济下滑,受到不小的冲击。两个人都办理企业内退,每月两个人到手工资不过6000多。

老伴的侄子也参加工作好几年,谈了一个女朋友,一直没结婚,一是没房,二是没钱。

婆婆每次在家庭聚餐时,都会拉着我的手感慨,说我的日子好,要多帮扶哥嫂一下。

弄得我好像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学会了金蝉脱壳,把老伴喊过来,让他陪婆婆聊天,我去厨房帮嫂子做饭。

哥嫂对我们还过得去,每次回家,都不让我们进厨房,总说我们买食材他们出力就好。

其实,我觉得,能够成为一家人皆是前世的修行,今世的缘分。

平时老伴也会时不时地资助哥嫂,帮他们找工作,遇到事情也会出钱出力。

逢年过节也会给侄子发红包,给哥嫂拿很多礼物,带着我一起去哥嫂家做做。

这些落在婆婆的心里,都是我们做弟弟应该做的,“兄谦弟恭”是最好的家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哥在生活细节处,对我们尽心尽力,平时老公出差多,家里有个事情都是大哥帮我。

都说:最难处的是婆媳关系,其实妯娌之间相处,一点也不亚于婆媳关系!

我和大嫂之间,虽谈不上亲如姐妹,但应有的尊敬还是有的。只是,有些人会“演戏”,当面一套说辞,背后一套做法。

时间长了,总会有被揭穿的时候,我不说不代表我不知道,也不代表我好欺负。

最会演戏的两个人,就是我婆婆和大嫂,她们每次看到我,比亲闺女,亲妹妹还要亲热。

整的我这个不会“装”,又不会“演戏”的人,很尴尬,不知道如何回应她们,大多数都是以我的“逃”结束。

可这些行为落在婆婆和嫂子的心里,就是我看不起她们,说我清高,有钱了不起啊,还不都是我家老伴挣的钱,我也不过是个工人,有啥可牛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没有说啥也没有做啥,可落在指责你的人眼里,就是你的不对。

时间久了,婆婆嫂子越走越近。公公过世后,婆婆提出跟大哥大嫂居住养老。

让我家老伴签放弃书,婆婆把自己的房子卖了,给哥嫂家置换一套三室两厅的大房子。

大嫂曾说,有了这套大房子,我婆婆的养老有地方居住,将来娶了儿媳,还能让我婆婆享受四世同堂的福气。

每次大嫂这样对婆婆说时,婆婆都非常开心,忘记我还在一边,就对嫂子说:“要说起孝心,就数你了,可比老二家的媳妇强多了,她就知道过自己的小日子。”

嫂子看了我一眼,用手暗戳戳地捅婆婆一下,婆婆又戏精上身,转过身对我笑着说:“再孝顺的儿子,也不如有你这么个孝顺儿媳好。”

好话坏话,都让她们两个戏精说完,我只有尬笑,跟着一起尬聊,才让自己不至于被孤立。

端午节婆婆打电话说,她要和大哥大嫂一起到我家过节,还说不必去饭店,就在家里,大嫂张罗做饭,让我把食材准备好就行。

我计划着跟老伴一起出游几天,被婆婆的提前告知给打乱,只能尊重婆婆的要求。

开车到超市购买食材,还买了很多水果,以及各式粽子。想着她们走的时候,给她们多带点回去。

婆婆她们上午九点多就到了,婆婆和嫂子说她们一起去厨房做饭,让我家老伴和大哥下棋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可不能让76岁的婆婆进厨房,赶紧说我去帮嫂子,让婆婆坐沙发里看电视。

一个多小时的忙碌,加上先进的厨房设备,很快就弄好十二个菜,满满一大桌子。

老公和大哥也收拾好棋盘,大家洗手坐下,开始我们“端午安康”的节日聚餐。

婆婆说:“我是个有福气的老婆子,两个儿子都孝顺,也没别人家那么多杂事,先敬两个儿媳。”

听听婆婆的这番话,夸奖了儿子还赞美了儿媳,真的是会说话,弄得我还不好意思了。

几杯下去,婆婆端着她的饮料跟我说:“老二媳妇呀,我有件事要跟你商量,先敬你一杯,希望你不要博我的面子。”

来者不善,我是笑而不语。婆婆喝了一口饮料,看了一眼两个儿子,对我说:

“老二媳妇,志强(大哥家儿子)想结婚买房,手里的钱不够,我是这么想的。”

婆婆放下手里的饮料,停了一会儿,又看着我说:“晓燕(我家女儿)还在读书,结婚还有个几年,不如你把给她准备的嫁妆钱,先借给志强买婚房,怎样?”

我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又看看哥嫂,他们都用急切的眼神看着我,只等我点头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伴不等我开口,直接回答婆婆:“这不是借不借的事情,而是我们给晓燕嫁妆,存了5年定期,存折也不在我们手上,这事我们做不了主。”

我觉得老伴这个借口有点牵强,但他都这么说了,我啥也不说,只等婆婆和哥嫂的反应。

没想到,老伴的哥哥直接说:“弟弟,能否这样,你帮我们借30万,到时候,我们有钱再还给你。因为你有工作单位,也有稳定收入,别人肯定愿意借给你。”

我不等老公说话,直接说,这不可能,我们跟别人借钱,还是要我们自己还,银行可以贷款,为啥你们不去跟银行借钱?

憨憨的大哥来了一句:那不是要利息吗?

合着我们跟别人借钱就不给利息,不搭人情了。一句话,不可能,也不去借。

大家认为我做得对吗?遇到这样的亲人你们会如何做?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体验更佳
分享

热搜

热门跟贴

打开APP发贴
0条跟贴

相关推荐

回到顶部回到首页